,
(1.泉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2.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生态扶贫是指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将贫困地区的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使贫困地区消除贫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绿色扶贫思想和方式。生态扶贫思想是习近平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过程中面临日益变化的国内外新形势和新环境下提出来的,是习近平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是对扶贫工作不断思考、深化、与时俱进,最终形成的较为系统的扶贫开发新思路,是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的延续、发展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
1.源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本质要求
生态扶贫的奋斗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2〕生态扶贫的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大幅度提高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通过生态扶贫,绿色脱贫,科学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
2.源于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贫困特征以及环境变化的客观实际
目前,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已经越来越少,大量的农村贫困地区主要都是分散性的贫困状态,而且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地带,这些地区大多数分布在石沙区、干旱区、沙漠区,远离省会城市、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技落后、教育水平低,自然环境差,生产力落后。这些先天的不足使得贫困农民很难通过农业劳动获取足够的物质资料,从而极易陷于贫困状态,而陷入贫困后,贫困农民想要通过自身能力摆脱贫困就更困难了。因此,我国农村经常会有相对贫困以及部分人群转贫再贫的情况发生。农民自身脱贫可持续性很差,脱贫与返贫的交替现象很普遍,贫困者脱贫后其经济实力还是很弱,由于自身积累少,经济基础薄弱,经不起风险损失,一旦有家庭成员疾病或者自然灾害、市场因素、意外事故等情况发生,就有可能重新陷于贫困。因地致贫、因教致贫、因病致贫等所产生的贫困问题,短期内无法彻底根除。因此,要让贫困地区的贫困者真正摆脱贫困,在精准扶贫的同时需要走生态扶贫的道路,才能最终消除贫困。
3.源于当代国际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实践需要
长期以来,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社会公平问题,忽视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贫困、两极分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增长,许多国家因工业化发展,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的局部治理和污染输出的外部治理之路,这种发展模式给生态系统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甚至损害到其他国家的利益,最终造成全球生态危机。因此,反贫困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重点关注和从事的一项工作。国际社会组织以及各国政府普遍意识到贫富两极分化还在不断加剧,贫困已成为世界社会经济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和消除贫困成为各国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许多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贫富两极分化和生态问题都束手无策。生态扶贫开发思想为国际社会反贫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典范,为国际社会解决贫困、发展问题提供了启示。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多次强调,扶贫开发要实施生态扶贫战略,这是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生态扶贫的理论飞跃。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扶贫开发要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2014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生态扶贫这一思想,并将生态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之一。《建议》指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应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地区实行生态保护扶贫。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强调,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第三项工程是生态补偿脱贫,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把生态扶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2018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共同制定并印发了《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强调了生态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途径、任务实施及保障措施等内容。生态扶贫思想的内涵与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它是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的创新思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和生态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和反贫困理论,首先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与和谐发展,提出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照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马克思看来,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发展,“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4〕。因此,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也离不开人,需要人的守护和创造。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甚至保护自然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自然更好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两者不仅对立而且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类进行报复以及人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对自然界的掠夺的同时,又从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上探讨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发展中遇到的另一个生态困境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这种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分不开的,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物质财富层面上“神奇地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5〕。“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带来的不公平,却造成人类内部贫富差距的拉大,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生产商品,从中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不断积累、增殖,社会财富不断增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造成人口相对过剩,最终导致无产阶级不断被贫困化,因此无产阶级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和饥饿,无产阶级必须团结起来,建立自己的政党,以革命的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通过暴力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剥夺者被剥夺”〔7〕,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及与其相应的一套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应自觉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以合乎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合乎人类幸福生活和追求美丽环境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动态平衡。
生态扶贫思想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将生态环境优先性作为生产力发展必须遵循的前提条件与客观规律,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解放并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自然生态对人的全面发展极其重要。因此,生态扶贫思想在自然价值观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融共存;在社会价值观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人与人平等发展的价值观念,关心人类社会的生存状况和命运,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公平正义性,最终消灭任何形式的剥削和不公,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追求人的幸福实现与民生幸福最大化、满足现代人和后继人生活美好和幸福,保证各利益群体都享有社会进步的成果,确保现代文明生活的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
实施生态扶贫,打破生态恶化、避免陷入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这是扶贫开发的新路径,其最终目标就是要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习近平更进一步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为它们都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剥削和占有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因而必然引起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必然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贫穷,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与以往一切旧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生态扶贫思想的最终目标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民全面发展,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
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孪生兄弟,贫困落后往往忽视了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而只顾眼前的生存利益,一味地向环境索取而无力或无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结果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生态环境退化又将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效率降低又导致贫困落后,由此形成了“贫困—环境恶化—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这种怪圈在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中都出现过,或者是许多落后国家正在经历的现实。对此,习近平曾指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一对‘两难’矛盾,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9〕。应该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10〕。那么,如何有效地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共融共存呢?生态扶贫的核心要义是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通过生态扶贫妥善处理好这对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10〕。因此,“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要着眼当前,更考虑长远,承担起积极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任”〔11〕。
贫困地区发展生态产业,首要的是发展生态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健康发展,就没有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依托和支柱产业,也是第二、第三产业逐步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生态农业,包括发展中药材、禽畜、竹林改造,改造和壮大蚕桑、林业、禽畜养殖、高山蔬菜、烤烟、杂果等山区特色经济和产业,推进特色农副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化和农业发展生态化。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评论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国家的职能是为生态产业发展以扶贫资金与扶贫项目以及扶贫政策的形式给与配套,并为实现连片区扶贫开发提供保障。同时,应加大对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沙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工程的支持力度,加大生态补偿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特殊的生态移民政策和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借助生态工程的实施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生态产品的的开发。因此,国家先后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生态工程实施多年来,极大地保护了当地自然生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因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配套实施产业扶贫开发成为生态扶贫的关键。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只有进行生态保护,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才能消除贫困。因此,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走绿色、生态、科学发展之路。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不能只注重经济增长盲目求快,也不是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妄图一蹴而就地发展,而应当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我们既要GDP,又要绿色GDP”〔11〕。我们“强调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中最重要的非实体性要素是科学技术,因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劳动方式的变革,加速农产品的升级与更新,实现“生态农业—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生态扶贫开发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新技术、新方法,能减少成本、降低能耗和污染,改善自然、社会环境,提高生态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的有效互助,形成科技、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
习近平的生态扶贫思想关系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我国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各个地区的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开发作为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需由政府提供或由政府主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所在。首先,政府应该总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引导、政策优惠、扶贫资金援助、资金补贴等,在组织实施重大扶贫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投资环境优化、沟通协调、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其次,在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十分严峻且仍在恶化的状况下,单靠政府现有财政资源解决生态环境和贫困问题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和开发政府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拓宽扶贫资金的来源渠道,帮助招商引资,引进企业进驻,进行合理有效开发,并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企业、民间组织和国际机构共同参与的付资源动员机制。最后,公众参与,自力更生。生态产品的生产主要是在贫困山区,由贫困山区的人民来完成,由于生态产品生产的广泛性和分散性,公众参与尤其是农民的主动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应运用制度和政策创新等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经济杠杆撬动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4〕。因此,人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和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主体,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主体。应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发动当地人民共同参与,让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自己解决贫困问题,走上致富之路。
目前地球上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大多都地处偏僻、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中国更是如此,越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的地区越是贫困集中区。生活在生态功能区或江河源头的居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因此,实施生态补偿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对农民实施生态补偿,不仅能缓解当地贫困问题,而且能更好地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激发当地居民热情。因此,政府要调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尊重农民权益入手。农民自身拥有两项主要生产要素,即土地使用权和劳动力,所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当地农民劳动力作用,参与扶贫开发;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待他们的土地权益,对他们给予区域补偿和个人激励。贫困山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这是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为了降低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增加获利机会,需要政府为山区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应将生态补偿机制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提供基础设施是区域性的整体补偿,不能体现生产者个体在提供生态效益上的差异,所以必须实行针对生产者个体的激励措施,按照生产者提供生态产品的质和量给予足额补偿,以体现提供生态效益的个体差异和对多贡献者的激励。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内实施,既符合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同时又以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因而是一种有约束有规范、符合人类发展目的的必由之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贫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好生态补偿机制工作,最终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生态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内就能实现共同富裕,它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贫困地区大多是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山区、深山区、黄土高原区、偏远荒漠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区等。由于资金不足,贫困地区近50%的乡村不通公路,近一半的农户用不上电,97%的贫困县不同程度流行地方病,文盲、半文盲率高达35%,我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三四十年的反贫困实践充分证明,消除或缓解贫困、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要使贫困地区脱贫并赶上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不能把脱贫目标定得过高,不能搞政绩工程。对于个别扶贫开发项目如果不经过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就急于上马,之后又由于种种原因被迫下马,最终反而给国家、集体、贫困地区人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也不能为了急于摆脱贫困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生态兴则文明兴”,必须要有长远开发规划,对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战略性部署,并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目标明确,避免短期性、片面性和盲目性,少走弯路,真正让贫困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