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瑞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其将景观和建筑融为一体,并通过合理地搭配植物,从而营造一个舒适、宜人、温馨的居住区环境。居住区景观环境不仅能够舒缓居民快节奏的生活气氛,而且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通过对居住区空间和城市关系的研究,来改善人们生活环境;通过对居住区通透性的研究,提高绿地率,为居民设计出层次感丰富的植物景观,并浓缩地域文化,结合区域地理、气候特征营建温馨的人居环境。
居住区大面积装饰性草坪布置缺乏立体空间层次变化,大多以禁止践踏为主,居民户外舒适性降低。草坪管理不易,应增加色块,改变视觉感受。
目前,居住区绿化已按国家标准执行,但项目实施中包含屋顶绿化及地下车库等,因实际不能实施等原因造成绿地面积不达标或基本合格,距离“园林化”“生态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2.1.1 以人为本。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本质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改造,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使得具体景观元素的色彩、尺度、材质等更加符合居民的基本生活习惯,同时也能给居民的心理活动带来比较良好的影响。
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对于居住区居民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居民的心情,而且关系着整个居住区的入住质量,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要关注未来、保护自然。
2.1.2 融合地域文化。从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角度看,人文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从居住区的历史文化和住宅区居民的整体家庭结构、职业类别、文化程度考虑,才能合理地设计出满足居民所需的景观环境,从而满足各个年龄段及各种文化层次的人们,文化是紧密联系居住区景观和人的要素,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环境。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融合地域历史文化,才能引申出景观空间的新意义,赋予景观空间层次性。
2.1.3 保持整体性。居住区中有各种区域形态,如经济开发区、老城区、新城区等,促使居住区向多中心、网状的结构发展,形成多样化的居住区风貌,这必然需要多样化的居住区景观。要根据居住区的自然地理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绿化设计。所以,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地域环境的整体风格,必然要受制于地域的空间分布,成为区域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整体性就是将居住区建筑和居住区景观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合理营造出优美的环境。而且必须遵循既定的规划,保证居住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2.1.4 重视生态性。在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中,仅从单方面增加植物种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更加注重绿植的生态性。尽可能选用能净化空气、吸收粉尘及有害气体的生态树种,如蜡梅、紫罗兰、常春藤、广玉兰等。在合理搭配植物的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生活习性,多种植本土植物,显现出植物的地方特色,营造生态性良好的居住空间。
2.2.1 使用和调和原则。尽量在较高植物的下方放置可以供人休憩和利用的景观小品,如布置汀步或座椅,提高植被的利用率,植物的种植和地面景观小品应相互协调、统一。当居住区内建筑之间的关系缺乏协调性时,可以用植物来突出某一些特定空间,如小区入口,同时植物可以作为背景来衬托主体。在植物的应用配置上尽量选择本地物种,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保证成活率,从而形成地方特色。
2.2.2 均衡和韵律原则。均衡指的是树木之间的大小、体量、高矮等应适宜,只有绿色植物之间搭配均衡,才能彰显出绿植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韵律则指的是绿色植物之间的距离要种植得当,比如,高大的孤植树木要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或者那些成片的灌木等相对孤植树木来说所需的生存空间很小,所以不用留有太大的空间。
实用亲切、温馨愉悦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沿居住区道路两侧以速生阔叶树为先导,以常绿乔木为主导,在空间比较宽敞的位置片植乔木、灌木和植物色带,形成景观色彩上的纵向与横向对比,从而达到统一和变化、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以点带线,以线连点,并在适当的位置放置景观小品,融休息、景观、观景于一体,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1]。
居住区中心游园区的设计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地域优势,设置景点,布局植物。要在布局手法上,多一点自然野趣和幽静。并将封闭的绿地进行开放,如草坪,让居民进入,可以在草坪上散步、嬉戏等。中心广场和居住区园路的周围可以种植阔叶乔木,如广玉兰、合欢等。夏季可以遮阴,冬季落叶后采光效果好。
在居住区空间较大的地方以起伏微地形作为骨架,以海桐、大叶女贞、珊瑚树为基调树种,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观配置,春季种植樱花,夏季种植石榴,秋季配置银杏,冬季种植梅花、蜡梅等。
居住区停车场尽可能铺设透气透水的植草砖,从而减少全封闭的混凝土地面,既可以种草,又可以停车,而且与周围的乔灌木协调统一起来,从而增加绿地面积,为居民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大环境。不仅停车场如此,坡坎也可铺植草砖,即可护坡,又可使其与草坪、树木协调地融为一体。
在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结合本地文化特色、满足人们各项需求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视觉感受,体现居住区景观的实用性、生态性,形成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景观和谐的居住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