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47)
古典园林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文化遗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江南园林的典范,江苏省常州市古典园林拥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精湛高超的造园技艺,是常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中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具有一定深度和高度的文化,中华民族有着5 000年的灿烂文明史,中华民族史创造了辉煌的器物文化,其在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典园林遗产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道德观念。
古典园林遗产以其独特的造园艺术和建造手法被世人所称赞,拥有技艺精湛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古典园林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保护古典园林遗产上升到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战略高度,不仅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而且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常州市古典园林众多。在明清时期,常州市古典园林鼎盛时拥有数百个,这些园林一般规模不大,少则0.20~0.33 hm2,多则几十亩,多为一些巨贾高官的私人府邸花园,属于典型的江南私家古典园林。近代以来,由于遭到战乱的破坏,常州市古典园林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现存古典园林数目不多。
常州市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有近园、未园、意园、约园四大名园。此外,还有半园、寄园、聊园、韵园、怡园、杨园、止园和暂园等一批曾经存在的古典园林。其中,近园位于常州市长生巷常州宾馆院内,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园位于常州市少年宫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意园位于常州市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约园,位于常州市兴隆巷的二院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1.1 原真性原则。保护古典园林遗产的原真性,即保护古典园林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原汁原味的真实性。古典园林的建筑物、人文景观、构筑物、假山、水池和亭子等是园林历史的真实反映,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在修缮古典园林时,需要保持其基本面貌的原真性,不能随便破坏其原貌。对于古典园林的整体风貌也需要保持其原真性,不能破坏古典园林周边的环境,不能建造与古典园林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对于古典园林的非物质遗产也要保持其原真性,不能破坏非物质遗产的文化环境。
3.1.2 文化性原则。文化性原则指的是保护中需要延续园林的历史、传承园林的文化,保护好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江南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常州市古典园林是江南古园林的代表,体现着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完美典范,其不仅蕴含着江南士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而且承载着后人的价值理念与理想追求。坚持保护古典园林文化性的原则,就是要不忘历史传统,充分利用古典园林的各种遗产资源,将其保护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反映常州市古典园林遗产的江南文化底蕴,提高广大民众的古典园林遗产保护意识。
3.1.3 地域性原则。常州市古典园林的形成过程是自然和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常州市古典园林所体现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等,常州市城市的人文精神也在古典园林中有所体现,如延陵季子的诚信守诺的优秀品格在园林建造风格中有所展现。具体来看,近园和未园的造园风格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位于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的意园,建有“望云水榭”,与原有的白云溪遥相呼应,体现了当时白云竞渡的历史景象。保护与创新过程中要坚持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完美结合,深入了解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将乡土景观融入古典园林保护中,从而体现古典园林的地域性特色[2]。
3.2.1 古典园林物质文化遗产。古典园林的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广泛,如近园中有“西野草堂”等建筑;未园内有长春亭、鱼乐榭、滴翠轩、挹爽亭、四宜厅和垂虹桥等园林遗产;意园内拥有建筑28进座,园内布置了明月廊、鱼池、云水榭、延桂山房等;约园原来建造有梅坞风清等24景,现存有一些建筑[2]。
这些建筑随着日月的侵蚀,很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修缮这些建筑的时候需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典园林的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对一些建筑风貌保存完好的需要重点保护,对其进行加固和定期修缮,派专人进行管理,定期面向公众开放;对一些建筑风貌保存较好的需要一般保护,定期进行修缮管理,在不破坏其原貌的前提下将其加以改造,发挥其价值功能,实现其实用价值;对一些建筑风貌较差、建造时间较短、历史价值较低的,需要予以改造,将其不协调地方予以拆除或者改造,使其保持古典园林的完整性。
3.2.2 古典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典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与传统工艺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曲艺文化和学术文化等密切相关,常州市古典园林体现的是常州市独有的文化魅力,其产生的历史典故、奇闻轶事、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均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保护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市古典园林的造园风格与其他地区的园林迥然不同,体现的是江南的建筑手法。这种造园手法独特、技巧娴熟,体现着造园艺人的高超技艺和精湛技术,需要大家传承和保护,让这门造园技艺传承下去。
此外,不同的园林建筑因为有其不同的典故才被命名,如近园的西野草堂是恽氏取得功名后建造的,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3]。常州市古典园林中未园、近园、意园、约园四大园林的命名都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典故,这些都是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强保护,将这些历史典故流传下去。
目前,我国古典园林保护与创新模式主要有苏州模式、扬州模式、北京模式、岭南模式等。首先,苏州模式。苏州市古典园林众多,比较有名的有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和沧浪亭等。苏州市古典园林是目前国内古典园林保护与创新的成功典范,在世界造园史上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崇高地位,建筑风格以写意山水为主,将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其中,代表着东方文明的杰出造园艺术。其次,扬州模式。扬州园林兴起于明清时期,大多是扬州市盐商所建造的,比较有名的有徐园、西园、何园、个园、棣园和秋声馆等。扬州园林大致可以分为湖上园林、城市园林、寺观园林三类,这些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独特、手法娴熟,体现着扬州市的深厚文化底蕴,体现着扬州市城市文化的兴衰,是大运河文化的集中表现。再次,北京模式。北京园林在全国是具有代表性的,其典型的皇家园林,体现的是皇家的辉煌气度,与小家碧玉的私人园林完全不同。北京市比较有名的古典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公园、大观园和乾隆花园等。这些古典园林一般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林的古建筑体型高大,建筑色彩富丽堂皇、炫彩夺目。最后,岭南模式。岭南园林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历史悠久,建造风格独特,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东莞可园、佛山梁园、佛山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岭南园林在建筑风格上受到西方和现代技术的影响,建筑特色上体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
常州市古典园林如近园、未园、意园、约园的保护模式上可以采取苏州园林的保护模式,将古典园林与其他资源整合开发,联动其他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将保护与创新协同推进,将古典园林遗产与文物古迹进行有机整合,对古典园林和文物古迹所属的地段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使之形成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典园林,创新规划设计手法与技巧,加大地域文化融合程度,使之形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