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美丽乡村环境设施设计生态化发展研究

2018-02-10 18:07:55何小溪
乡村科技 2018年28期
关键词:信阳市生态化设施

何小溪

(信阳农林学院规划与设计学院,河南 信阳 464100)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绿色发展观理论应运而生,在这个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对于美丽中国建设质量和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究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现状,特别是对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设施设计如何促进美丽乡村生态化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针对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缺乏内在发展动力及同质化严重问题,针对性地找出问题的根源,切实有效地培育出更优质的生态文化,积极探索培育生态经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推进和助力信阳市美丽乡村建设。

1 信阳市美丽乡村环境设施设计现状

我国大部分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规划,在环境设施生态设计方面逐步摸索,逐渐探索出独特的发展理念。针对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产业同质化、内生力量不足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所对应的经济产业化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持续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优化,紧抓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并逐步迈向新的台阶。

信阳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在建设特色乡村上下功夫。不断在规划和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逐步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乡村[1]。

与此同时,信阳市是革命老区,楚豫文化并存,除了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外,也更希望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来延续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但造成产业同质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传统村落保护、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已基本落实,宏观角度建设力度已达预期,却在环境设施设计方面放缓了脚步。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注重生态方面的设计,突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这个重点,将优势定位在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上,贯彻落实“首先保护美、然后创造美”的思路,以旧村改造为有效手段,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以此来达到保护先行、传承为本,方可达到绿色发展目标[2]。因此,信阳市美丽乡村应加强环境设施设计,推进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美丽乡村环境设施设计生态化发展的措施

2.1 科学编制规划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信阳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投入较大,如美丽乡村郝堂在建设初期,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了群众走访和实地调研工作,有针对性地结合相关单位所精心设计出的项目建议书,并与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等多机构深度跨界合作,编制出《2011—2015年信阳市平桥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此举不仅为信阳市美丽乡村建设方向提供了目标,推动了该地区绿色发展建设,而且为郝堂村后续的环境设施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策略。

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上要充分考虑环境设施的初步设计,要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与其他优秀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相结合,科学有效地制定目标,取长补短、趋利避害。并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以专业化视角为指导,统筹规划,推进整体生态设施建设,强化重要景观节点的主导性,并加强信息设施、休闲设施、交通设施、服务性设施的设计,使其充分体现美丽乡村的场所精神。

针对信阳市美丽乡村环境设施设计生态化发展,所遵循的规划原则主要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①切实有效地维护原来村庄田地的原始形态,确保在维护村民正常生活状态的同时,又不会破坏乡村的特色,使相关环境设施建设能够服务于居民,并且满足乡村旅游的需要;②服务性设施的建设尊重原本的农村居民传统的居住方式,在每个乡村新房建设和旧房改造中,维持原有的乡村散落式居住形态,使服务性设施建设于民居之中,或者建筑的外观和村容村貌保持一致,完善和优化住宅内部功能;③对乡村情怀和文化传统保持密切的关注,尤其要通过信息设施中的导视系统体现出乡村原本的特色和面貌;④在重视和突出生态环保理念的同时,引入共享设施、人工智能设施,充分利用共享化、智能化的环境设施,力争将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与城市发展水平一致[3]。

2.2 创新发展理念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进行调整和优化,继续巩固和完善原有的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公共广场等一系列相关的旅游和公共基础设施,引入人工智能设施,打造“智慧乡村”。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各个村庄给排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公共交通路网、共享设施等建设,要考虑到旅游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构建低碳环保水循环良性发展模式、共享交通和共享智能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2.3 优化环境生态化

信阳市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切实有效地提出“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同农民一道建设新农村”等一系列乡村建设理念,倡导把自然生态、有机环保、可持续发展作为主导方向的新农村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充分利用各个县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充分尊重和维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新农村建设更具有特色、有自身的亮点和优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工程。

通过调研发现,信阳市新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文化,弱化景区之间的围合,并重点建设传统村落与县城景区之间的联系,整体区域规划设计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宜建则建、宜改则改。例如,新县杨高山村在确保维护现有建筑体系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构建起“一房一景、一宅一色、一户一品”的社区风貌,具备豫南民居风情和特色,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与旅游者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乡村情节高度契合。

信阳市以革命老区新县作为典型和榜样,起到十分显著的引领带头作用,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个性十分鲜明的休闲度假村庄,而又充分保障原生态传统民居,确保各个住房环境设施设计都体现出原生化状态,做到风格迥异、别具一格,集合村落中的土墙、篱笆、柴堆、石磨、小桥和流水等生态要素,在石板路和田埂路上,根据自然形态,设计出适合山区攀登的漫游路,特色民房内部的农具、老物件、县区具有特色的银杏树等,都按照自然的形态设计出极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勾勒出和谐统一的生态图景和美好画面[4]。近年来,新县加强旅游区信息设施设计,为打造旅游区名片提供了保障。

2.4 倡导人文生态化

在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把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在美丽乡村环境设施生态设计过程中,以乡村旅游为引导,充分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与社会发展有效平衡的科学发展理念,努力构建一个乡村建设和旅游发展相互适应、有效补充的美丽乡村。各项设施建设都体现出生态化原则,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共融。

深度发掘和传承区域传统文化,通过环境设施设计向受众传导当地文化、生态传承,加强信息设施建设,通过建筑形态的修复、历史沿革的挖掘、导视系统的引导、标识性信息化设计,将美丽乡村设计成为一张城市的独属名片。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信阳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设施设计现状的调研,提出环境设施设计生态化发展的策略,将信阳市作为样本区域深度研究,并将区域内的具体项目作为示例为其他地区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同时,信阳市要以绿色发展观下的时代背景为契机,着力提升美丽村庄环境质量,把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加完美,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化、生产规模化,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培育生态文化,把美丽乡村环境设施生态化建设当作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来做。

猜你喜欢
信阳市生态化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信阳市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绿色中国(2018年11期)2018-11-06 07:16:26
信阳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7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信阳市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