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区域发展中农民增产与增收问题研究

2018-02-10 18:07:55敬志红
乡村科技 2018年28期
关键词:农作物农药产量

冷 峻 敬志红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1 农村与区域发展中农民增产与增收现状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再加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所以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以保障农村的发展,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以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有限度的。尤其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发展的落后性特别明显。目前,我国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而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将规模化生产、区域化生产发展到了极其成熟的程度。在机械化生产方面,我国人力劳动强度仍很大,机械化技术和设备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尤其是大型机械。在土地利用方面,我国土地利用率普遍偏高,土地容易固化,没有推广轮耕、休耕等制度,土地肥力不断降低。在生态方面,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农药残留也会为人们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再加上人多地少,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日益紧张。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农业产值不高、增产难度大等。鉴于此,在新时代,我国应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区域化和机械化程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农村与区域发展中农民增收与增产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生产模式落后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小农经济亦称“个人农民经济”,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存在许多弊端,比如,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条件十分有限[1];经受不起严重的自然灾害,创造不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且严重阻碍了农村与区域的发展。目前,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在农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很难得到改变,这与新时代的农业发展要求有着极大的矛盾。

2.2 农业生产工具落后

生产工具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机械化程度不高,那么农业生产效率便无法得到提高。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多都是祖辈智慧的结晶,在古代是非常先进的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工具已经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而目前这些传统的农业工具的使用程度仍然很高,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另外,由于大型机械设备的价格较为昂贵,农民一般不愿意且无能力购买,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进而导致农业发展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2.3 自然灾害预防意识不足

我国地域广阔,处于季风气候与大陆气候中,自然条件多样又多变,经常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在农业生产中的阻碍作用尤其明显,如洪涝、干旱等,这些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但是,农民对这些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并不强,如果没有防灾的准备,农作物的产值必定得不到提高,从而影响我国农村与区域的农业发展。

2.4 农村劳动力不足

农业产值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产积极性得不到提高。现在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员大多是老人和妇女,相比田间劳作,青壮年更倾向于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不足已成为很严峻的问题。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农作物的需求极大,如果农业产值得不到提高,农民的收入更低,生产积极性将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阻碍我国农业发展。

2.5 缺乏资金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农民的收入较低,仅仅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所需,这就使得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农民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不敢大胆尝试新技术,从而制约了农业的创新发展。

2.6 生产力不足

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使一些年轻人迁移到了城市谋求更好的出路,从而导致农村缺乏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减少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7 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肥力缺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如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也日益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随着土地的长期使用,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农作物的产量难以得到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开始依靠大量的肥料和农药投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满足防治病虫害的需求。虽然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但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使用农药和肥料产出的农产品带有化学药物残留,人们食用后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2.8 耕地面积减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因此许多耕地被侵占;还有对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土地沙漠化严重,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必定会使用大量的土地,从而使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耕地的减少导致农业产量降低,从而影响农民的收益。

3 促进农民增产与增收的措施

3.1 改变农业生产模式

生产模式决定着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如果转变了农业生产模式,就可以改善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对于我国而言,需要由“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转变为合作化、规模化生产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参与合作的农民获得最大化收益。

3.2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应重视农村与区域农业的发展,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保障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例如,国家可以召集具有专业知识的知识分子来推进农村转型发展,农民可以积极向知识分子学习生产技术,以便应用到日后的生产中,从而取得更好的收益。另外,政府可以出台一些补贴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2]。

3.3 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影响,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灾害、低温灾害等,人们应提高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工作。例如,天气较为干燥时,要做好储水准备工作等。当灾害发生时,农民要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政府也要提供一定的帮助,帮助农民共渡难关,把损失降至最小。

3.4 加大机械设备的应用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大机械设备的应用力度会直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国家要加大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力度,并积极推广与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促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3]。

3.5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人们意识到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避免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只有发展农业经济才能使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改进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技术,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争取培育出无公害的农作物。还可以实施土地休耕,保持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

4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养活了13亿人口,还做到了将农产品出口至全世界。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及农民收入。

猜你喜欢
农作物农药产量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军事文摘(2024年6期)2024-02-29 10:01:50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9:08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1-12-05 16:31:48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42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1-26 0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