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诵读精准发问
——《将进酒》教学设计

2018-02-10 14:00仇小红
中学语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万古愁将进酒儒家文化

仇小红

【教学创意】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成就《将进酒》的原动力是孔子早已给中国古代文人定下的精神信仰,儒家文化核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2.以“劝酒”为线索,探究诗人狂放豪饮的原因。

3.体悟中国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对李白等文人的深刻影响,并由此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

2.圈点勾画法;

3.问题驱动法;

4.小组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提到李白,人们立刻会联想到诗与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学们,提到李白与酒,你们会联想到他的哪些诗句呢?(生答)《月下独酌》《客中行》《行路难》等。这些都是表现李白汪洋恣肆的才华和潇洒疏狂的饮酒之态,那么他在与朋友宴饮时又是如何劝酒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仙李白的《将进酒》。

二、初读文本

1.劝谁喝酒

学生浏览诗歌和注释。

设置问题:

文章题为《将进酒》,结合注释,找出谁劝谁喝酒?谁是这场宴会的主人?

【明确】

李白劝岑勋、应元丹丘喝酒,元丹丘是宴会的主人。

【设计意图】整节课围绕诗题设置问题,逐层深入,所以从释题开始,激疑设问,让学生在好奇探究心理的支配下进入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究。预设学生一时认识不到李白“反客为主”的独特劝酒方式,所以在释题时板书,提醒学生注意元丹丘是主人这一重要信息。

2.怎么劝酒

一诵诗歌:请一位学生诵读全诗,学生诵读结束后,其他学生进行评点,同时完成正音和对重难点诗句的理解。评点结束,老师范读一遍,再请学生评点。

【设计意图】

学习诗歌离不开诵读,预设学生诵读虽有激情,但由于对重难点诗句还不够理解,特别是尚未掌握诗歌诵读的技巧,不能把握李白悲欢愤狂的感情变化,所以安排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点评这一活动环节,顺势完成对诗句的理解。安排教者诵读,除了让学生学习通过朗诵的语速疾徐、声调抑扬等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外,还可以卖几个破绽,引导学生点评,以便让学生加深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体悟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设置问题:

李白是怎么劝人喝酒的?与一般人相比,他劝酒的方式有何不同?

【明确】

“会须一饮三百杯”,一次喝三百杯——喝得多。

“将进酒,杯莫停”,一杯接一杯——频次高。

“但愿长醉不复醒”,以酒买醉,逃避现实——沉醉乡。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效法古人,纵酒酣饮——酒兴浓。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典裘当马,反客为主,不拘形迹——酒态狂。

李白的狂放表现之一是反客为主,这一点除引导学生从释题环节中发现外,还可从这一环节中的对“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诗句赏析中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乎令人不知谁是“主人”,疏狂之态跃然纸上。学生赏析李白劝人怎么喝的诗句时,可引导学生配上动作神态,加上语气词,添上后缀“喝!”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李白的狂放之态。

三、再探文本

3.劝酒原因

再诵诗歌:播放朗诵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聆听模仿中除掌握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外,还要进一步体悟李白在诗中塑造的酒中诗仙的狂放之态。

【设计意图】

这段视频中,朗诵者用他自加的语气词、反复吟咏和动作神态,形象地表现了李白饮酒时的狂放之态,极具感染力,观看、聆听这段视频,便于学生理解把握诗中李白狂放之态和复杂情感。

设置问题1:李白为何如此狂放地劝人喝酒?

【明确】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可见诗人之悲——年华易逝,人生苦短。

“人生得意须尽欢”“烹羊宰牛且为乐”,可见诗人之欢——既然不能跟命运抗争,只能及时行乐,暂且快乐。

“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可见诗人之愤——有济世之才却无济世之命,渴望兼济天下却只能独善其身。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可见诗人之狂——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

设置问题2:李白为什么要举曹植的例子?

【明确】

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

四、合作探究

4.“万古愁”原因

三诵诗歌:学生自由朗诵诗歌,要求学生模仿朗诵者自加语气词、反复吟咏自加适当的动作神态,再次理解把握诗中李白狂放之态和复杂情感。

【设计意图】

每个学生对诗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一,自加语气词、自配动作神态,自由诵读便于学生个体理解李白的狂放之态和复杂情感。

设置问题1: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才华横溢却郁郁不得志?他们为什么要把“济苍生、安社稷”作为他们的最高人生信仰?

【明确】

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给中国古代文人定下了儒家文化的典范态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以中国读书人的骨子里,更多是向往入仕的,他们大都觉得自己有“济世”之才,“学而优则仕”就成了他们唯一渴望选择的道路。从陶渊明的“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到李白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到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都表明儒家思想已注入了古代文人的血液。

设置问题2:为什么这些文人都喜欢喝酒?

【明确】

酒是浇愁的麻醉剂,从陶渊明的“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到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到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面对流逝的时光和壮志未酬的现实,无可奈何的自然规律排解心中忧伤的麻醉剂。深入骨髓的儒家思想——“济苍生、安社稷”又使这些才华卓越的文人把一切悲哀不仅放在自己身上,更是扩展到比他们更痛苦的人民身上。所以他们的愁不再是个人的愁,而是“万古愁”。

设置问题3:徐增评价“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古今无双。”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

5000多年的饮酒史,与4000多年的诗歌创作史,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史,在大唐由盛转衰之时与豪放飘逸、才气无双的李白碰撞,碰出了一个诗仙,撞出了千首诗章。对于李白,《将进酒》唱出了万古忧愁,而对我们,《将进酒》却留下了万古光辉。

【设计意图】

这一步骤是最具深度的一个环节,预设学生一下子难以达到酒文化和儒家文化的高度,应该从“天生我材”之“材”“皆寂寞”“万古愁”这些关键词切入,找到李白矛盾心里的源头逐步找到儒家文化这个核心思想。

五、小结

六、作业布置

查阅李白的生平资料,结合其他文人的经历,深层思考为什么才华横溢的李白得不到唐玄宗的重用?

【设计意图】

基于第四环节的分析过程,让学生学会深层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设疑、自主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万古愁将进酒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越王楼夜听琴记
游睢县北湖(新韵)(外一首)
将进酒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将进酒》解读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冬日读易安词有感
《将进酒》朗读教学之五境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