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氯吡格雷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心绞痛的疗效

2018-02-10 11:04:08胡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氯吡格雷

胡敏

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即急性心绞痛,这一病症有着预后差和并发症多、高发病率等特征。相关的资料显示,冠心病主要的一大症状即心绞痛,多是由心肌缺氧和血流量减少、血管狭窄以及心脏冠状动脉硬化所导致,患病之后,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为严重的一点是,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十分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5例。常规组:女22例,男23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为(62.4±4.5)岁。病程为3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3.2±0.4)年。实验组:女20例,男25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为(63.6±4.1)岁。病程为4个月~19年,平均病程为(3.2±0.5)年。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性别和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依那普利治疗,一次10 mg,一日3次,同时实施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一次100 mg,一日1次。基于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氯吡格雷治疗,用法是一次75 mg,1次/天,治疗时间为28天。

1.3 判定标准

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发作次数不见减少,持续时间不见缩短,甚至病情加重。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稍显好转,缩短了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减少了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常规组:11例患者治疗无效,20例患者治疗有效,14例患者治疗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6%。实验组:4例患者治疗无效,23例患者治疗有效,18例患者治疗显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

常规组患者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8±1.2)次/d,平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5.6±2.4)min;实验组患者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0±0.5)次/d,平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3.3±1.6)min,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心肌短暂缺氧的情形下,出现的一种疼痛情况即急性心绞痛,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极大[1]。贫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急性心绞痛非常重要的几大原因,而饮食过量和冷热交替变化、情绪激动和患者活动过量是出现这一疾病的外在因素。一般情况下,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会持续1~2 min[2],不超过5 min。在心绞痛发作时,患者会有胸骨后侧疼痛和左胸前区压榨性疼痛等临床表现,这一疼痛症状会逐步地放射大患者的左肩和左臂以及小指等部位,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威胁其生命安全以及健康[3]。

以往在治疗急性心绞痛时,常会用到阿司匹林肠溶片[4]、依那普利片等药物。从实质来讲,依那普利药物可水解于患者肝内,变成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而后转换成酶抑制剂,避免患者体内血管紧张素I实现到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使醛固酮分泌减少,使血管阻力降低,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并能够对血管扩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5],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类药物可对患者的心肌功能进行改善,确保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而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一种,可对人体内血小板聚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保障抗血栓的药效,通过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依那普利片,可起到一定治疗疗效,但相比于氯吡格雷,疗效并不显著。氯吡格雷噻吩吡啶类衍生物的一种[6],这一药物可选择性地结合血小板表面腺苷环化酶偶联的二磷酸腺苷受体 P2Y12,从而对血小板聚集继而血小板发生活化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7]。另外,相关研究者表示,通过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可起到一定协同作用,这样能够使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量得以改善,防止血栓形成,使患者心绞痛症状得以缓解[8]。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选取9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氯吡格雷治疗。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实施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此同时,常规组患者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8±1.2)次/d,平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5.6±2.4)min;实验组患者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0±0.5)次/d,平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3.3±1.6)min,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心绞痛的治疗当中,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次[9]。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应用于临床上急性心绞痛的治疗当中,临床价值较高,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1]王海霞. 临床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女性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4):171,174.

[2]薛厚君,徐琼. 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J]. 医学信息,2016,29(10):367.

[3]太来提·阿吉.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8):21-22.

[4]钟丽苑.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48例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9):35-36.

[5]徐则林,蔡虎志. 氯吡格雷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17,39(8):1109-1111.

[6]刘红阳,周雁花,王月香,等. 老年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62,63.

[7]杨敏.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3):220.

[8]乔锐,李茂辉. 氯比格雷在急性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3040,3041.

[9]贺大伟,李臻.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进展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165-166.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城市地理(2015年24期)2015-08-15 00:52:57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24
极寒与北极气压变动有关,持续时间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