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利清
幼儿下肢骨折对幼儿心理及生体产生的影响很大,幼儿心智发育不成熟,依从性差,骨折后的幼儿因为疼痛和肢体制动会出现哭闹、紧张的情绪,严重影响后续手术治疗的进行,考虑到患儿的自身情况,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治疗[1-2]。七氟醚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起效快、刺激小等特点,在小儿手术治疗中安全性更高,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七氟醚应用于小儿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对幼儿生命体征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小儿下肢骨折手术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6.7±1.3)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5.8±2.1)岁,两组患儿经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医护人员在术前告知患儿家属手术的注意事项,遵医嘱对患儿进行禁食和禁饮,通过和家属的交流,为患儿家属讲解病情的基本情况,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对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术前30 min医护人员按照医师嘱咐为患儿服用制定药物,在患儿进入手术时候,对患儿进行安抚,将患儿安置于手术台上后介入多功能监护仪。对照组患儿采用潮气面罩吸入七氟醚,其实浓度控制在6%~8%,氧流量控制在8~10 L/min,一旦患儿睫毛反射消失,需要立即进行静脉注射,药物类别和剂量按医师嘱咐使用,后行气管插管并固定,连接呼吸机。诱导麻醉完成后改用七氟醚维持麻醉,剂量保持在3%~4%,术后进行吸氧处理,观察患儿的临床指标。观察组患儿采用面罩肺活量吸入七氟醚,用量方法同对照组一样。
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和患儿苏醒时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
所得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手术开始时患儿的HR平均为(106.2±7.5)次/min、SpO2平均为(97.8±1.7)%、MAP平均为(81.1±6.7)mmHg;手术结束时 HR平均为(108.3±8.1)次 /min、SpO2平均为(99.4±1.5)%、MAP平均为(80.1±7.3)mmHg;患儿苏醒时HR平均为(109.9±8.6)次/min、SpO2平均为(98.7±2.1)%、MAP平均为(82.1±8.6)mmHg。
对照组手术开始前患儿的HR平均为(124.2±10.1)次/min、SpO2平均为(99.7±3.1)%、MAP平均为(85.7±7.6)mmHg;手术 结束时 HR平均为(123.2±6.1)次 /min、SpO2平均为(100.1±3.1)%、MAP平均为(88.7±5.3)mmHg;患儿苏醒时HR平均为(119.4±7.1)次/min、SpO2平均为(100.0±0.8)%、MAP平均为(88.6±6.3)mmHg。
观察组生命体征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平均为(1.22±0.21)min、气管插管时间为(4.22±0.31)min、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2.75±0.31)min、意识恢复时间为(3.57±1.12)min;对照组麻醉诱导时间平均为(1.75±0.33)min、气管插管时间为(4.15±0.41)min、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4.01±0.22)min、意识恢复时间为(11.43±3.27)min。
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儿因为心智发育还未成熟,在下肢骨折后,因为疼痛感和肢体受限,通常会出现哭闹和紧张的情绪,依从性差,给医师和麻醉师造成了很大的困扰[3-4],不能及时的对患儿进行治疗,对患儿自身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如何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其味芳香,减少了患儿的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儿的痛苦[5-6],增加了患儿的依从性,不至于患儿出现哭闹和躁动的现象,有利于麻醉师准确的控制剂量和深度。七氟醚对呼吸道的刺激性比较弱,对血管的抑制能力较轻,可以有效的保护患儿的脏器,相比于其他的麻醉药来说,七氟醚更有利于机体的成长和发育。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潮气量吸入七氟醚麻醉的时候,麻醉诱导时间相对较长,麻醉效果不是很明显,并且容易产生并发症状[7-8]。肺活量吸入七氟醚可以增大单次吸入的剂量,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麻醉的效果,提升麻醉的诱导时间,使患儿可以顺利进入麻醉状态。
综上所述,面罩肺活量吸入七氟醚可以在不影响患儿的体征变化之下,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提高了临床治疗安全性。
[1]洪广辉,赵文财,张继红,等. 七氟醚诱导下连续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4):491.
[2]汪俊.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比较观察[J]. 医药前沿,2017,7(6):208-209.
[3]王小丹. 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医刊,2014,41(7):111.
[4]金吉成,罗曼,白雪松.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对比[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392-394.
[6]段慧. 连续与单次骶管阻滞在小儿烧伤麻醉中的运用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66-67.
[7]白波. 基础麻醉复合连续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77,100.
[8]陈淼岚,周瑞仁,唐小曼. 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J]. 微创医学,2013,8(4):45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