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如何治国理政问题上,有两个根本对立的学说体系:一个是墨家的道德主义政治,另一个是法家的功利主义政治。在过去的研究中,学界对这两家政治主张的讨论很多,但大多支离破碎,不得真谛,也缺乏整体性的比较研究,对这两种理念的利弊得失也鲜见分析。有比较才有鉴别。本文首先构建墨法两家政治理念的宏观模型,然后对墨法两家政治理念的利弊得失予以对比分析。
关于墨家政治学说的根本性质,有学者说“墨子以为吾人宜牺牲一切以求富庶”,此乃墨家学说“根本之义”[1](P65-66);也有学者认为墨家学说是一个“专制主义政治体系”[2](P585);还有学者认为墨家学说属于“功利主义”[3](先秦卷,P452)。由此提出的问题是:墨家十大主张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其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这需要作全面的归纳和解析。
墨家政治理念的基石是道德主义。所谓道德主义,是爱人若己,崇尚平等,做好人善人。不过,墨家的道德主义是在神秘主义的表象下展现的。《墨子》中有《天志篇》和《明鬼篇》。从篇目看是两个主题,从内容看“天”与“鬼”大同小异,都讲鬼神的道德权威;表面上是宣扬鬼神,深层里是确立道德正义。
先看“天”。墨家宣称世上存在天神或上帝。针对一些“士君子”否定天神存在,墨子批评他们“知小而不知大”。[4](P175)但是,墨子未能直接指证什么是天神,而是援引古代文献为据。《诗经·大雅·皇矣》曰:“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4](P186)若无上帝,怎能“帝谓文王”,文王又怎能“顺帝之则”?“天”是道德正义的主持者。墨家说,“天”主持正义,厌恶邪恶。人间正义何来?来自于“天”。没有“天”,就没有世间道德。“天”兼爱天下,万物无不受“天”恩典。何以证明?日月星辰普照万物,春夏秋冬运化有情,风霜雨露滋润生命,没有“天”就没有这一切。“天”尤其兼爱百姓。何以知之?四海之人莫不祭祀上帝。若无上帝,人们怎会祭祀?杀害无辜遭受惩罚,实施惩罚者就是“天”。天神反对大国攻小国,大家欺小家。天神教诲人们有力则相助,有财则相分。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天子有疾病祸祟,必斋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天鬼,则天能除去天子的疾病。简言之,天神“兴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4](P182)。在世人心目中,天子至为尊贵。墨家说天神贵于天子,天子祈福于天神。《诗经》曰:“明哲维天,临君下土。”天下属于天神,天子应该顺天意,行义政,当圣王。天子应该祭祀上帝鬼神。墨家说,三代圣王禹汤文武莫不洁为粢盛酒醴,以祭上帝鬼神求福于天。
再说“鬼”。世人多谓无鬼,谁说有鬼,必拿证据。墨子曰:古往今来,乡里民间见鬼之形、闻鬼之声者大有人在。你没闻见,不等于没有。无鬼论者曰:自称听说鬼神之事者甚多,谁曾亲眼目睹?墨子答曰:周宣王无故杀死大臣杜伯,杜伯临死时说:我无罪被杀,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三年之际,宣王出猎,车数百乘,从者千人。中午时分,杜伯乘白马素车,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伏弢而死,随从者皆见,此事著录于周人史书。墨子还举例:武王伐纣,分祭品予诸侯。如无鬼神,怎分祭品?古代之时,赏于祖而戮于社,是因为圣王相信存在祖先神和社稷神。古代建都,必建祖庙,必设祝官。圣王治天下,先神而后人。古代圣王把祭祀鬼神之事著于史书,铭于钟鼎,以使后世子孙永志不忘。墨家认为,圣王殁后,天下大乱,诸侯相争,淫暴寇乱,以兵刃、毒药、水火相毒害。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妄自尊大,不信鬼神。墨家宣称:“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4](P201)信鬼神是表象,有信仰是本质。这印证了古今中外政治家的一句名言:信仰是社会道德的基础。
因为基于道德主义,所以墨家在国民教育中重视培养君子人格。《墨子》中有《修身》《所染》《法仪》三篇,专论人格培养问题。
《修身篇》讲述如何做君子。墨子认为,对一个人来说,行是本,言是末,做重于说。语不在多而在智,言不在文而在察。智者心明而寡说,力强而不居功。对于君子来说,是非之言无入于耳,非人之议无出乎口,害人之事无发于心。墨家主张志必强,慧必达,言必信,行必果,有财则分人,守道则必笃,明察是非。墨家宣扬君子之道:贫能廉,富能义,生能爱,死能哀,身能恭,口能顺。坚持始终,就是君子。儒家讲修身,墨家甚之。
《所染篇》讨论了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墨子见工匠染丝,顿生感悟。他说:纯白之丝,染于黑则黑,染于黄则黄,所染之色决定于染缸的颜色。君主人格的形成也是如此:舜受染于许由、伯阳,禹受染于皋陶、伯益,汤受染于伊尹、仲虺,武王受染于太公、周公,他们都得以王天下。士人品格的形成同于此理:朋友好仁义、守法令,自己身安家康、任官得理,段干木、禽子、傅说乃为其例。后来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5](P3),乃踵墨家学说之迹。
《法仪篇》进一步阐述了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墨子以工匠之事为例:工匠为圆以规,为方以矩,为直以绳,为正以悬,为平以衡,无论哪类工匠都离不开这些工具。做人之理仿此,也应该有仿效的模范。谁可为模范?若父母为模范,天下父母不仁者多;若老师为模范,天下之师不仁者多;若君主为模范,天下君主不仁者多。那如何是好?墨子的主张是“莫若法天”[4](P19)。“天”大公无私,普施万物,法天就应该兼爱天下,交利天下。儒墨两家都崇尚君子、圣人,都重视人格培养。学者多论儒家而鲜言墨家。其实,就思想品格而言,墨家比儒家更纯洁、更高尚,故《庄子·天下》谓墨子乃天下之好人。
因为基于道德主义,所以墨家在选官方面主张尚贤。《尚贤篇》专论尚贤。尚,就是崇尚、推崇。尚贤,就是主张选拔“贤良之士”治国理政。商周时代是宗族社会,实行世卿世禄制度。春秋时期部族组织逐渐瓦解,新的官僚机构孕育形成,在此背景下,墨家倡导尚贤。
根据《尚贤篇》,“贤良之士”主要具有两种品质:“厚乎德行”“博乎道术”。墨家尤其重视德行,认为贤人不贪私利,乐于助人,劝人为善。贤能之人乃道德楷模,夙兴夜寐,一心秉公,不谋私利。有了这样的官员,天鬼富之,诸侯与之,万民亲之,贤人归之。至于“道术”的内容,墨家没有明确阐述。从字面说,应该是从政的技术。但墨家政治是道德政治,墨家的政术只能是道德的从属,这可能是《墨子》书中未论“道术”的原因。
贤良是选官的唯一标准。墨家强调选官用人应该“不辟贫贱”“不辟疏”“不辟远”。如果旧贵族不贤无能,就无资格从政。墨子宣称古代圣王选官用人仅仅根据德行与能力,只要品行高尚、有行政能力,就任之以事,予之以爵。墨家疾呼: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能者上,劣者下。尧用舜,禹用益,汤用伊尹,文王用闳夭,天下大治。祖述尧舜禹汤之道,不可不尚贤。“尚贤者,政之本也。”[4](P44)落实尚贤,关键在于君主约束自己,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墨子批评说,君主们口称尚贤,却不落实;小事能为,选官则非。比如杀牛必索良宰,制衣必索良工,唯选官不然。
要让贤能之士有职有权。墨子说,任用贤能有三点:高其爵位,厚其俸禄,予之权力。若能如此,贤良之士必竭其四肢之力,有善则归之君,不善则归诸己。相反,若君主不能厚其俸禄,不给权力,则贤良之士不来,国家之事不治。夏桀、商纣之所以失国家亡社稷,原因即在此。
《尚同篇》专门讨论尚同。同,就是相同;尚同,就是统一国民的思想和行动。“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4](P68)尚同是政治的需要,没有统一就没有秩序。墨子说,圣王皆以尚同为政,故天下治:“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矣!”[4](P83)墨家的尚同学说具有如下内涵:
尚同是统一于天意。墨家的尚同,不是统一于暴君,而是统一于神圣的天意,统一于道德正义。墨子说,天子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墨子》有《天志篇》,专讲上天的品质:天是公平、正义、道德、良善的化身。政治符合天意,上天就奖赏,就风调雨顺;政治违背天意,上天就惩罚,就有暴风骤雨。
君主及其官僚机构是尚同的工具。墨家说远古时代没有国家,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人们以己为是,以人为非,六亲不和,天下相害,社会动乱,若禽兽然。危机之中,人们选天下之贤者以为天子,天子选贤建立政府。政府的使命,是为民兴利除害。古代圣人之所以成就大业,就在于能够尚同。墨子宣称:君主若要国泰民安、社稷长存,“当若尚同之不可不察,此之本也”[4](P82)。
各级官员必须遵守尚同原则。在墨家的政治设计中,各级官员都是仁者、贤人,从里长、乡长、诸侯到天子,都是道德模范。各级官员以身作则,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比如基层的里长,要向里中百姓发布政令:听到各种事情,无论好事坏事,都必须向上级报告,以上级的是非为标准。墨家主张惩罚不尚同者。君主应该善恶分明,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古代圣王制作五刑,就是为了惩罚那些不尚同之民。墨家主张君主应该爱护百姓,信任百姓,让百姓过上富裕生活。如果这样做了,想要百姓不尚同也不可能:“为政若此,唯欲毋与我同,将不可得也。”[4](P89-90)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天神代言人的身份。墨子以己之口宣称“天意”:“此之我所爱,兼而爱之;我所利,兼而利之。”[4](P177)墨子有时直言不讳地说“我有天志”[4](P179)。所以《天志篇》记墨门弟子说:“子墨子之有天之意也,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4](P188)就这样,墨子逐渐成了天神化身、道德正义的代表。理论上神灵具有最高权威,实践上权力实施者逐渐获得最高权威,这是墨家尚贤尚同的微妙之处。
因为基于道德主义,所以在生活中墨家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墨子》中有《节用》《节葬》两篇,申述其义。
首先,墨家批评了社会中的奢侈浪费现象。第一个表现是厚葬。商周时期,厚葬成风,贵族阶层尤为严重,棺椁必重,埋葬必深,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在墨家看来,这样的做法“靡民之财,不可胜计”[4](P169)。上行下效,庶民百姓也竭尽家财以厚葬。第二个表现是殉葬。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殉葬之残酷,违背兼爱精神,使劳动人口减少。第三个表现是久丧。按照传统,人们为双亲守丧三年,居于茅庐,寝苫枕块,饥而不食,寒而不衣。其结果,守丧者面容憔悴,手足无力,以至“扶而能起”“杖而能行”。[4](P158)由此而生严重后果:王公大人不能上朝理政,农夫不能耕稼树艺,工匠不能修舟车、为器皿,妇女不能纺绩织纴,社会生活受到严重冲击。国家贫困,人口减少,政治不稳,鬼神不祐。坚持厚葬久丧者说:丧葬制度,先王所立,不可违背。墨子说,古代圣王尧舜禹没有此种制度,圣王丧葬尚俭。
其次,墨家阐述了尚俭主张。墨家的口号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家认为,百姓生活贫困,应该让百姓生活富裕;国家人口寡少,应该增加人口。针对奢侈浪费现象,墨家宣扬节用。手工业产品够用即可,多余的不要。对于国君来说,赋税劳役凡不利于民生者,一律停止。吃饭是为了活命和强壮筋骨,过此以往便无意义,所以墨家主张“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4](P149)。穿衣是为了抵御风寒,保护身体,贵族阶层锦衣纹绣并无必要。人们建房也是为了生存,冬天御寒,夏天避暑。贵族阶层宫殿重重,没有意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因为基于道德主义,所以墨家在人际关系方面宣扬兼爱,在国与国关系方面主张非攻。
墨家主张兼爱,反对别爱。兼爱者,无差别之爱;别爱者,因人而异之爱。《墨子·兼爱》专论兼爱。墨子说,君主治国,应知治国之理。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之间别爱,别爱无异于不爱。人们只知爱己,不知爱人;只知利己,不知利人。于是强者执弱,富者侮贫,贵者傲贱,智者欺愚。为了自己之利危害别人,为了自家之利危害别家,为了自己国家之利伤害别国利益,于是天下大乱。墨子主张用兼爱代替别爱,把对方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把对方的家庭当作自己的家庭,把对方的国家当作自己的国家。他认为若能这样,一切冲突迎刃而解。如果天下之人能够兼相爱、交相利,则不忠不臣、不慈不孝之事皆去。如果人人如此,将会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反对者说:兼爱固然有益,但难以落实。墨子说:此事不难,上有所好,下必从之。晋文公好恶衣,臣民皆衣牂羊之裘;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越王勾践好勇,士卒赴汤蹈火。“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4](P98)大禹治水,以利天下。文王治西土,施行仁政。此类事情,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留后世,兼爱乃“圣王之道”。
因为墨家主张兼爱,所以反对战争。《非攻篇》对此有专论。墨子说,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某人偷摘邻居桃李,必受舆论批评。如果某人偷窃别家牛马,会受法律制裁。然而,自己之国攻人之国,杀害别国人民,不但不作批评,反而认为正义,此乃颠倒是非。《墨子》书中的工程科技,只有防守,没有进攻,根由在此。王公大人说:打胜仗对国家有利。墨家说,战争的耗费远比战争所得多。各国土地原本有余,土地再多而无益;各国人口原本就少,战争中死伤无数,人口更少。如此取有余而弃不足,非国家之利。反对者批评墨子:你反对战争,可是禹征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圣王都不反对战争。墨子回答:大禹、商汤、武王都是圣人,他们不是好战,而是伸张正义。三苗、夏桀、商纣,上失鬼神之祐,下失百姓之心,大禹、商汤、武王替天行道,他们的战争不是“攻”,而是“诛”。墨子说,古代智者顺鬼神百姓之心,于是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如今的王公大人则不然,倚仗坚甲利兵攻伐无罪之国,毁人城郭,杀其人民。杀人多者赏,不杀人者罚。这样的国家,上不得鬼神之心,下不得百姓之心。王公大人乐此不疲,岂不荒谬!
综上,墨家主张培养君子、尚贤尚同、崇尚节俭、兼爱非攻,这四大主张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道德主义。没有道德主义,墨家政治学说大厦便会倾覆。
关于法家学说的根本性质,有学者认为“韩非以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认识论为基石”[6],也有学者说法家政治思想具有“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7],还有学者认为法家“使法律制度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3](先秦卷,P605)。法家学说的理论基石到底是什么,法家学说的宏观模型如何,这有待进一步总结分析。
法家政治理念的基石是功利主义。所谓功利主义,是以自己为中心,一切从物质利益出发,很少考虑道德问题。法家主张利己,不讨论人性善恶问题,或者说,法家所说的人性,其实是人的动物性。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讨论人性问题,其实是思考人有哪些高于动物的品质。法家不讨论这样的问题,在法家看来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战国中期,告子与孟子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辩论,辩论的主题是人有没有人性。告子说,“性”这个字,表示生来就有的天赋心理,人性就是生来就会、不学而能的本能。告子认为,人只有两种本能:食和色。不食则亡身,不色则绝种。所以告子说:“食、色,性也。”[8](P255)孟子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质问:照你这么说,人与犬、马还有什么区别?告子没有回答,商鞅、韩非也没讨论这一问题。如果人类没有先天的道德禀赋,人类与禽兽之间便没有了本质区别。在法家这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通常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最亲密。法家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同样以利益为准绳。你看,在社会生活中,身为父母者生了男婴就高兴,生了女婴便叹气。为什么?因为父母有私心,把儿子养大娶妻生子,将来能为自己养老送终,而女儿则不能。在法家眼里,人人为己,这自然而然,天经地义。
人人为己,表现于社会生活中就是看重利益。韩非举了一个例子。有两个木匠,一个造乘舆,另一个做棺材。造乘舆者希望人们生活富裕,当官发财,如此一来他的乘舆就卖得多。做棺材者希望多死人,甚至期待天灾人祸,如此一来他的棺材就会卖得多。韩非问:哪一个木匠心地善良,哪一个木匠心地丑恶?他说这是伪命题,根本就不应该用道德观念思考问题。
因为法家认为人人为己,所以法家最讲法律。法家之所以被称为法家,就在于法家十分注重法律,强调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要求人们按规则办事,严惩违规者。法家的原则是“一断于法”[9](P3291),即法律是衡量是非对错的唯一准绳。法家不讲人情,绝不考虑行为动机。为什么?因为在法家话语中,人的天性是为自己。法家不相信世界上有好人,法家从不思考好人坏人问题。法家主张依法奖励。商鞅变法“立木取信”的故事,众所周知。商鞅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建立国家信誉,取信于民。秦国奖励耕战,建立军功爵制度,无论是谁,立了军功就给相应的爵位。旧贵族不立功就没有爵位。法家主张依法惩罚。法律绝不因人而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太子犯法,商鞅严格执法,惩罚太子之师。士卒戍边,必须按期到达,失期者斩,不讲原因。为了普及法律,韩非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李斯把这一主张付诸政治实践,在秦帝国全面实施。
法治的长处是公正。奖赏任何人,惩罚任何人,人说了不算,制度说了算。在这里,不容掺杂个人恩怨,政府官员无法徇私舞弊。法家反对平均主义,他们认为如果像墨家主张的那样,谁还肯卖命努力?在法家这里,奖赏必须有力度,力度越大社会进步越有动力,国家越有竞争力。法治的短处是不近人情。每个人生来天赋不同,体力、智力有异,这不是当事人的错误。弱者被无情淘汰,得不到同情与关爱。
因为法家认为人人为己,在君主制度下,国家是君主的私有物,所以在吏治方面主张以术治臣。术,是技术,各行各业都需要专门技术。在法家学说中,“术”是政术,术的使用者是君主,对象是手下的各级官吏。韩非所说君主之“术”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公开的层面,即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另一个是隐蔽的层面,目的是强化对官员的监管。所以韩非说:“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10](P381)
有人会问:法家讲依法治国,为什么又主张用术?这是因为政府官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手里有资源,在政治活动中有可能进行权力寻租。制度再详密,也无法面面俱到,各级官吏执法的时候仍有可能钻空子,损公肥私。怎么办?君主要用各种手段治理,使之恪尽职守,不敢谋取私利。韩非给君主出了很多主意,比如深藏不露、用人如鬼、装聋作哑、故意做错事等。韩非举例,卫国的国君派手下人假扮商贩去做生意,路过关卡之时,关吏故意刁难从而索取贿赂。事后,卫国君主严厉惩处。其他官员知道此事,诚惶诚恐,不敢为非作歹。
法家主张君主应该以势束己,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势,是权威、威势,是让臣民畏惧君主。韩非说:“势者,胜众之资也。”[10](P448)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注意到韩非强调君主必有“威严之势”,但忽略了势约束的是君主自己。这事出有因,韩非没有在这方面详细阐述。法家强调,君主要管好自己,约束自己。君主在政治上有权威,政治就有效率;君主失去权威,政治必定失去效率,甚至丢掉君位。君主应该紧紧把持权力,不可让大臣分享,大事独断,如大臣的任免、重要人犯的处决、重大的经济或政治决策等。
为了有威势,君主还应该有威仪。韩非说:“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10](P500)举个通俗的例子。秦汉时期皇帝佩戴冠冕,前后十几串旒。为什么佩戴冠冕?从功能看,就是为了约束君主的举止,使君主行为持重,示人威严。有人说冠冕是为了遮掩帝王面目,使其显得神秘。其实,冠冕的主要功能是约束,迫使帝王端架子。民间有“官架子”一词,因为政府官员有架子。没有架子就没有威严,没有威严就没有政治规矩和行政效率。有人说,势是落后的东西,应该抛弃。其实,现代公共权力部门通常有特殊的装束,各级警官、军官佩戴相应的等级标志,都是为了保持威严,这是广义上的“势”。依照法家学说,政府官员需要官架子。在帝制时期,君主还有独占性的称号、专门的用语,都与威严有关。
因为法家认为人人为己,在君主制度下,富国强兵符合君主家天下的利益,所以法家主张富国强兵。法家注重效率,既包括政治效率,也包括经济效率。法家强调,官僚机构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必须保持高效。
法家把不辛勤劳动却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视为社会蛀虫,极力贬低这些人的人格,甚至主张把这些人从社会中除掉。韩非著《五蠹篇》,他认为当时有五种社会蛀虫,即儒者、侠客、纵横之徒、私门之徒、商人。韩非主张限制、除掉这五种人:“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10](P490)为了提高社会效率,韩非主张去除一切社会冗余。法家的君主政治论是多么利于君主,多么的功利主义!
法家主张物质刺激,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奖有功而罚有过。奖励是诱饵,使人奋进努力;惩罚是鞭子,使人不敢怠惰。秦国实施奖励耕战的政策,规定凡是粮食丰收的农民,国家免除劳役和兵役;相反,凡是不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因懒惰导致贫穷的人,秦国规定罚没为官府的奴隶,严惩不贷。一个国民是富裕还是贫穷,不仅是个人的私事,也是国家的事情,国家有权干预。士兵杀敌多,国家给予相应的爵位,不但受到别人羡慕,而且得到物质实惠。战场上的逃兵,不但本人受罚,家属也须连坐。
法家承认商业有存在价值,不完全排斥市场。但是,商业是一匹野马,任其自由发展会侵蚀农业生产,导致国家实力削弱,因此必须限制。战国时期民间流行这样的谚语: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用当今的话说:想发财,当农民不如当工人,做实业不如做金融。可是,如果人们都在流通环节用力,实体经济萎缩,势必导致国家经济萎缩甚至崩溃。古人把农业称为“本”,把商业称为“末”,法家的政策是重本抑末。为了抑末,秦国征收很重的市场税和关税,不许商人贩卖涉及国计民生的粮食,商人的奴仆必须为国家服徭役。
综上,法家重视法律、以术治臣、以势束己、富国强兵,这四种理念的最大公约数是利益,功利主义是法家政治理念的基石。
墨家政治理念植根于道德主义,法家政治理念植根于功利主义,因而墨法两家的政治学说是两个根本对立的体系。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两种政治学说的可行性如何,各自具有哪些利弊得失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战国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墨家倡导兼爱,反对战争。墨子反战,四处奔波,止楚攻越,止楚攻宋,止鲁攻郑。出于墨家的名家也宣扬兼爱,反对战争。公孙龙劝赵惠王“偃兵”,宣扬“兼爱天下之心”[11](P1142),“说燕昭王以偃兵”[11](P1210)。就局部而言,这缓和了战争气氛,有利于百姓民生。但就宏观历史进程而言,墨家的兼爱和反战与天下统一大势相反,其学说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墨家尚贤,主张选拔以道德为主的贤良之士为吏,但在战国时代这一主张完全行不通,谁这样做谁先灭亡,鲁国是典型的例证。墨家崇尚节俭,推崇君子人格,这在物欲横流的战国同样寸步难行。当时的人们评论墨家说:“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12](P496)墨门之徒可做君子,但天下多数人并不接受,墨家政治理念在战国时代行不通。秦汉以后,社会发展进入常态,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但墨家学说仍未获得社会认可:墨家非礼非乐与既定的政治制度不合,墨家的兼爱主张固然高尚,却是空中楼阁。当然,墨儒两家学说有所契合,比如提倡做君子、崇尚贤良、教化天下等,墨家学说间接地发挥了作用。总的来看,墨家政治理念对中国历史进程贡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墨家政治理念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学说体系。
法家则截然相反。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各国的政治史,几乎就是法家理念风行天下的历史。从春秋时代齐国管仲变法,郑国子产“铸刑书”“作丘赋”,晋国“铸刑鼎”“作州兵”,到战国时代李悝制作《法经》,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李斯、韩非出于儒而入于法,秦国最终统一中华,这一过程就是法家政治理念不断实践、走向成功的历史。没有法家政治理念,就没有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也就没有统一的秦帝国。在社会变革、列国相争时代,法家政治理念是富国强兵的理论武器。但是,法家政治学说带有天生的弊端:利己主义瓦解社会,先有李斯、姚贾共同构陷韩非,后有赵高、李斯之徒相互厮杀;秦始皇、秦二世的独断专行,使政治危机不断加深;秦帝国法律过于苛刻,超过了人们忍受的限度,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政治活动中,君王过度用术,官僚系统内部彼此失去信任;君主肆意妄为,权力完全失控,以至兵临皇城而秦二世不知真相。由此可知,法家政治理念适合于社会转型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而不适合于常态、稳定的社会。
历史的经验表明,任何一种成熟的学说都是一个自洽的体系,都有一种主导的思维方式贯穿其中。两种根本对立的政治观,彼此之间难以取长补短、融为一体。不同的政治理念各有利弊,有一利必有一弊,不存在完全理想的政治学说模型。人们往往一厢情愿地期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就可以只取其利而不取其弊。遗憾的是,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存在这样的案例。因应时势,适时而用,此乃百战百胜、长治久安之道。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3]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林存光.韩非的政治学说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4,(1).
[7]周炽成.法家政治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J].学术研究,2006,(4).
[8]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梁启雄.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12]曹础基.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