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8-02-10 12:24林建胡李文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21期
关键词:工科人才工程

林建胡 李文芳

莆田学院教务处 福建莆田 351100

自2016年提出新工科建设后,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了行动路线,从而拉开了工程教育创新改革的帷幕,加快培养新型工程人才。虽然教育界对新工科等诸多问题仍在探索,但是,为迎接新一轮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挑战,基于地方高校进行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开展新工科建设已迫在眉睫。

1 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重大战略发展,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必将推进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大规模的改变。吴爱华[1]阐述了新经济发展对工程人才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有了全新要求。新工科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2],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陆国栋、林健等文章[3,4]则指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的工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目的,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含民办)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0.8%[5],如此庞大的地方高校研究如何推进新工科建设发展对于高校工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社会模式对新型人才的要求。特别是随着新经济发展的深入,由于办学基础和教育理念的制约造成了地方院校现有较为传统的工科教育体系与地方产业需求的不相适应,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本科办学历史较短、教育传统理念制约着地方高校对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的认识,摇摆的教育观念问题将无法捕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导致学校的内涵发展、办学模式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第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灵敏度不高,无法同步对接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6]。新经济社会模式对专业布局的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要素与过程有了全方位的要求。只有及时部署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产业之间的战略对接,工程人才培养才能服务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

第三,学科专业建设无法满足知识有效共享、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学科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没有遵循工程学科的发展规律进行及时调整,致使人才产出导向与产业结构的脱钩,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能力较弱[5]。

第四,校企互动机制不够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跨界性,单纯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无法培养高质量、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不能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与科研成果转化。很多高校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地方企业工程师的参与,参观企业存在“走马观花”、实习报告流于形式的不良现象。校企之间的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质量评价等互动机制较为薄弱。

第五,多数新建本科地方院校的工程教育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一方面,师资队伍来源单一,缺乏参与社会实践,过分强调科研突出是评定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途径,忽略了人才培养产出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另一方面,引进的年轻教师虽然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培养为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仍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成长。此外,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导致校企之间的创新技术、智力资源无法双向流动、共享。

2 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思路

2.1 教育理念是新工科建设的前提

首先,地方院校要积极摆脱传统的本科办学理念,主动邀请教育同行、企业一线优秀工程师到学校就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观点、政策等进行指导。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地方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新动态及时对人才培养目标、新工科专业结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的同步对接,从源头上避免人才培养与业界需求的脱节。其次,树立全周期的工程理念[7],注重培养学生对产品从构思设计、过程制造及应用服务全周期的工程观。最后,教师需明确自身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和职责,树立正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多学科知识为核心,面对未来变化突出综合能力培养。

2.2 学科专业是新工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专业建设是有效对接产业需求和反哺人才培养的基础。地方本科院校需要遵循工程学科发展规律,依托现有专业、硬性教学资源进行专业改造或设置对接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首先,积极探索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在背景学科基础上交叉融合其他的工程教育知识技能,彰显学科专业的实用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特征。其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突出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开设的课程与岗位工作紧密对接,以实用、够用为标准。此外,由于自身薄弱的教学基础,可以与知名高校、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新工科专业联合培养基地,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点,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工程教育专业改革和知识生产模式创新,补给地方新兴行业工程人才的缺口,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未来产业发展。

2.3 培养模式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

随着新技术与新经济的变革,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随之也发生改变,侧重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体系的制订上。首先,需要制订新工科专业相对应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要求、培养过程以及培养质量评价等,构建未来产业动态发展、多元化人才需求与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机制。其次,在制订教学体系上,注重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优化实践培养体系是深化、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必要手段。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提升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紧贴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校企产教融合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和长效机制,重新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整体设计,探索“模块+平台”的课程体系,打造校内外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摆脱“填鸭式”理论知识传授模式的弊端。最后,采用柔性化、多样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成立产业班、卓越班、创新班,深化“完全学分制”改革[8],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职业规划自主选择课程,实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2.4 产教融合是新工科建设的抓手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要求“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意味着产教融合进入新阶段,拓宽企业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办学途径。地方高校应该与行业企业联合构建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调整与培养目标适应机制,建立人才培养需求与产出导向、企业参与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通过建立校企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共享、互补双方优势资源,共建实践实训基地、技术创新研发中心等,协同开展产业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建立科研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孵化机制。实践过程培养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注重项目式、案例式、订单式等市场化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技能的高层次、实用性的复合型人才。

2.5 科研创新是新工科建设的支撑

掌握前沿的科研成果与创新技术才能把握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从而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工科建设发展。利用各种新技术建立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平台是新工科实践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9]。这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与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共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为一体的实践创新基地,将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教学成果、技术创新与产业市场化的对接,提升科研创新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推动新工科建设与地方产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提升教师自身科研创新能力,把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带进课堂教学,丰富项目式、案例式、订单式等市场化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全周期参与产品开发的兴趣,实现实质性的科研成果反哺并支撑工程实践教学。

2.6 师资队伍是新工科建设的根本

满足当前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实施国家一系列重点战略,迫切需要新工科人才支撑,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具有工程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师的教导。地方高校应加大外引内培力度。首先,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师资队伍实践教育能力。其次,积极开展业界人才选聘协同教学工作,打通企业行业人才的引进通道,支持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进一步完善兼职聘用、柔性引进等机制。此外,学校应做好专业团队建设,实施教学共享、知识互通的教育观念,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发展。

2.7 管理机制是新工科建设的保障

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教学环节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关键环节,学校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质量管理监督,确保输出高质量的工程人才。首先,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专家指导、资金支持,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制订实践教学体系,并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或升级校内外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其次,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监管部门,一方面,参与实践环节监督,避免学生的实习报告、毕业实习流于形式等;另一方面,对师生反馈的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组织院系开展学科专业结构研究,整合改造现有学科专业,加强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

3 结语

随着新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新知识的急剧更新,地方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发展已迫在眉睫。教育理念、学科专业、培养模式、产教融合、科研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是地方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实践的重要方面,将直接为地方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猜你喜欢
工科人才工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人才云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