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2018-02-10 10:47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交际因素语言

(贵州财经大学)

一、文化因素的渗透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表达和信息传递方式,是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英语教学就是语言教学,那么我们教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学习这门语言本身,还是为了学会使用这门交流的工具,或者仅仅是为了考试呢?从普遍的学习目的上来说,小学、初中的英语基础性教学,高中的重点知识教学,到大学的应用型教学,教学目的发生着从知识型到实践型的目的性的变化。特别是大学英语的学习,它建立在英语基础上,对听说读写能力的进一步加强,更加重视交际能力。而文化的这种渗透能够很好地帮助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大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他们接触的人和物也比较多,视野比较开阔,所以他们使用应用多过学习英语,这也是最好的学习境界。将文化因素渗透于教学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地交流这一目的,能够让大学英语的教学更有意义和实践效应。

二、文化因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

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是因为他们对英语不了解,还是在用一种汉式的思维学习英语。这就像是用了“碗”打水一样,要经过好长时间才能够将水缸打满,而我们应该使用的打水工具是“水桶”。汉式思维就像是那“碗”一样,根本就不是完成任务的工具。文化长久以来对人的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人的语言也对文化产生着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之间的紧密联系。特别是表现在文化差别、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这三点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

1.日常交际习惯不同对教学的影响。中国人在见面的时候,可能经常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或者是收入情况。而这些在英美等使用英语的国家是非常反感的,他们认为这是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他们更喜欢和别人谈论天气、自己的爱好,等等。这样我们在教学学生基本的日常对话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方面,给学生传输正确的交流方式。老师可以让学生之间来演绎这种基本的对话,或者是固定某个场景让学生练习。

2.价值取向不同对教学的影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中国人的观念是“天人合一”,是对自然的一种顺应,强调集体观念。而西方的一些国家,他们主张“天人相分”,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自然,更加强调个人主义,崇尚自我奋斗。在英语中一些提供帮助的表达一般都是非常委婉的,而且多数情况下都是问别人自己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别人替自己完成。所以老师在教学时不能将汉语的场景对话直接翻译成英语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应该将学生完全置于那种环境当中,去揣摩西方人会怎样对话。这样就加入了感情色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3.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教学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内在的东西,反应到个人身上就是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国家之间一定会出现不一样的文化。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文化中更加重视情感和直觉性,很多事情都是凭直觉做的决定。而在西方,他们更加重视逻辑思维性,他们会对事物做充分的分析之后再做决定。

因为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中国人比较重视经验,而西方人则重视规律,重视对事物特征的总结。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有较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意给学生建立一个先思考,然后总结,最后得出结论的逻辑思维方式。这样符合文章的思路走向,才能更好地理解。而且从阅读的文章的思路上,我们就能基本判断这是一篇西方人写的文章,还是中国人写的。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如果学生能够从教学中发现这一规律,那么英语的学习就差不多了。另外,在写作方面,老师要尽量指导学生向这种思维靠拢,从而可以写出比较地道的英文文章。

三、文化因素的渗透能够让教学更有活力

文化因素就像是给语言注入了灵活,让每个表达都是那么有活力,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英语对自己的号召。将文化因素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学生就不会再感觉是在学习单词或单板的句子,而更像是和英语交朋友,先相互了解,然后再一起“玩耍”。文化的渗透,使教学过程变得非常有趣,构建教学背景、营造教学环境、游戏化教学等,都将让课堂变得高效、丰富。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要注意文化因素的渗透,把课堂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全方位深度的思考,将知识背景介绍地更加清楚、透彻,让课堂显得更真实生动,让学生感受到其中包含的浓浓“深情厚谊”。

[1]王晓宁.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11).

[2]刘颖.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大众文艺,2017,(03).

猜你喜欢
交际因素语言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语言是刀
两块磁的交际
解石三大因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我有我语言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