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医学院)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的重要思想工作,在当前环境中呈现出诸多新特点。互联网进入高校教育以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了冲击,进入了新的教育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是影响其社会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以及其行为方式的重要教育内容,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度过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间,应如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以创新,提高其教育效果,是整个过度时期应解决的问题。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对高等院校的教学需求不断上升。在教育不断改革创新中,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仍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各高校也逐渐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逐渐从书本教育转向为学生意识培养与行为教育。另外,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提出了很多明确的规定,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占据网络,并积极建立网络教育工作体系。虽然不少高校积极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对教育内容进行了扩展和延伸,但从当前的总体教育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1.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互联网只是人们生活、学习的一个虚拟载体,人们可以用虚拟的身份进行网上交流与信息分享,但是由于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均是一种虚拟化的,没有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所以网络环境中出现言论虚假、造谣诽谤以及色情视频或信息恶意传播的情况十分严重。当前的网络环境处于一种鱼龙混杂的情况,而大学生对这些信息的辨别与拒绝意识较差,从而很可能引导学生误入歧途。在没有得到老师、同学或家长的正确引导下,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便会逐渐形成网瘾,不但会对学生学习与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还会使得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信任与责任感。
2.大学生的思考独立性增强
相对来说,大学生在网上花费的时间比一般的社会群众要多,且多是利用网络玩游戏、看视频、学习等,再加上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敏捷,对知识与技术的接受能力也较强,所以能将网络技术的价值发挥得很好。另外,利用网络搜索相关问题信息,既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还能很快获取最新的信息,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满足。只是,在学生知识面不断拓宽的基础上,受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理论质疑心理,其思考的独立性也增强。
3.大学生心理素质明显较差
各类高校安全事件的发生,给人们敲了一个警钟,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不少教育人士与研究者均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如果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只凭其从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肯定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实际上,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均处于发展时期,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与喜欢的元素时,不少学生会深陷其中,在没有得到外力的推动情况下,大学生会经常发生情绪波动较大,成绩直线降低,社会交际能力下降,且敏感多疑等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可能或出现厌世与迷失的心理。
1.创新和拓展教育内容
对于信息来说,互联网既是传播载体,也为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虚拟平台。随着网络的传递与流动,各种各样的信息接踵而来,让人难以对其真假做出及时的辨别。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将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教育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学生的阅读信息的选择,改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目的。另外,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学习改被动为主动,这种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准备和实施。首先,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知识基础,这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更需要大学生的努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同时,创新并拓展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与实际相符,更加生动,才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保持较高的区别,培养学生正确辨别虚假互联网信息的意识,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社会思想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身心发展与成长。2.创新教育模式与方法
想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创造一套与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相符以及提升要求相符的教育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并对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重点传授,帮助学生摆脱负面思想的影响;另外,教师应提高教学课堂的生活性与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除了课堂上积极创新,还应多利用互联网环境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和传递思想政治知识,推荐学生进入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观看视频或阅读文章,增强和拓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基础。教师可积极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思想政治学习状况,还可以通过交流平台来分享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1]曹越.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前沿,2017,(06) :38.
[2]陈赤华,姚芳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创新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6) :43+45.
[3]许蕾.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7,(05) :76.
[4]李影.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1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