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8-02-10 10:09:36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小组长交流同学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一、搭配做好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要组织好小组合作交流,最重要的一环是组建好的学习小组。常见到的合作学习形式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组展开讨论,而现行学校课堂中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高矮次序、男女搭配而成的,显然是不合适的。如何组建好的学习小组呢?可以让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成绩优劣搭配,性格内向外向搭配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左右。教室要特别关注个别没找到组的同学,教师要细心做好工作,帮他找到组。这样合理搭配的小组更有利于有效的合作学习。

二、做好小组分工

小组组建了,一点要做好学习小组的分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合作学习时轮流发言,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要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这“领头雁”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小组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后,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利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三、发挥教师主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具备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是一厘米。由于生活中这个长度并不多,学生们思路没打开。这时教师主动引导学生想想生活中,妈妈的常用工具盒。这时候学生打开了思路,开始学生热烈讨论了。有的说硬币,有的说药片,有的说粉笔头,有的说糖块……教师及时发挥主导作用,解决问题,让小组学习真正有效。

四、开展小组竞争

各个小组开展竞争可以激发组内同学的合作意识。教师一定做好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定好合理的规则,做好评价。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运用恰当,能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很多,可采用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碰撞、对接、融洽、升华的较高境界。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交流是否投入,气氛是否融洽。教师要进行巡视,了解学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广度,合作学习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同学间的合作效能,我采用小组加红旗法、评选最佳组长、最佳合作奖、最具创新奖等,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形式,需要教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训练。有时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需要在教师引导、点拨。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有实效,是每个教师要认真探索的。

猜你喜欢
小组长交流同学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分餐小组长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