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工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8-02-10 10:09:36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纹样手工思维

(山东省烟台高级师范学校)

一、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并指引人去获得对问题的新的解释,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应用于手工制作课程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将学生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通过改变手工材料的形态,制作出具有创新思维的手工作品。

二、如何在手工课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1.如何在手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观察力

手工制作课程是集手、眼、脑、心与一体的实践课程。如何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得以具象和丰富的表现,这需要学生们发挥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知力。了解事物的特征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多侧面的观察。例如,手工折纸制作一个青蛙、松鼠,等等,并不是仅仅知道他们的肢体和造型,而是要从审美角度,运用最合适的折纸技术表现动物最具特色的形态,侧面的兔子,正面吃竹子的熊猫,坐着的小狗,正在奔跑的野猪等。这些动态、神态都需要我们去细心体会,制作出的东西才能够脱离俗套,显得更生动,与众不同。这样手工课程能够完全在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观察当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观察中能够得到创造性思想的释放和展现。

2.如何在手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联想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发散思维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展开无限的想象,引导学生打破规则,跳出思维的条框,用不同的手段制作手工作品。

例如,泥工课程中我将陶泥压扁,做成饼状,将自己的手放在泥饼上,用牙签画出手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手的形状可以用来制作什么样的形象。有学生他将手指作山,掌心作水,在掌心绘制渔夫在水上捕鱼的形象。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其实我们可以在这个手掌形的泥土上添加一些内容。例如,将它当作一棵大树的树干,还可以将它作为一条金鱼的尾巴,等等。学生受到启发后会打破原有的传统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发散思维就这样在不断思考和不断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拓展和运用。

3.如何在手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表现力

首先,运用单一材料表现不同内容来实现创造性表现力。为了挖掘出单一材料的利用率和潜能,可以组织学生只运用一种手工材料表现不同的内容。比如,泥工手作课中制作泥罐,探讨为泥罐添加装饰可以使用牙签一类的工具在泥罐的表面勾画各式的花纹。泥罐上可以装饰的花纹又可以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抽象几何花纹,传统纹样花纹,记事纹样,等等。所有这些装饰的纹样创意,可以到中国瓷器发展历史中去采集。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采集创新素材的能力,而且可以积累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

其次,运用综合材料表现不同主题。运用不同的材料我们可以体会不同的肌理和色彩带给我们的美感。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综合各种材料制作作品。学生会运用易拉罐的拉钩环环相扣制作一个灯罩,既实用又环保。

三、创新思维运用于手工课程的重要性

第一,手工课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师范专业学生运用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好的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5岁的孩子是大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这时期的大脑记忆力和可塑性都非常强。人的创新潜能主要是在这个时期进行挖掘,进而可以将创新潜能发展为现实的创造力。尤其5岁以后的孩子会有很强的表现欲,能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制作完整较为复杂的形象。幼儿教师的创新思维对儿童手工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手工制作中的创新思维不但可以运用于学习,而且可以服务于未来工作和社会发展。幼儿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将来这些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会在学校工作中结合创新思维,为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在幼儿园和学校中创设更多更好的教学活动,营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提高学校整体的手工教学质量。陶行知把“双手和大脑”比作“人生的两个宝”,“创造富的社会,头脑里要装着科学,手里要掌着马力”。创造力对于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可以说将创新思维运用于手工制作课程不但能够扩大儿童的视野、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更加能够为社会培育出优秀的幼儿教师,对于国家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纹样手工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08
做手工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手工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44:29
袁飞纹样设计
湖南包装(2016年2期)2016-03-11 15: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