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琛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人对于自然光,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向往。没有光,眼睛就失去了意义,沉寂在黑暗中的建筑空间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吸引力的,对人们而言也没有任何视觉冲击和感染力。而自然光的加入,不仅可以让建筑结构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对于显现建筑空间,表现建筑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著名建筑师罗杰斯曾把建筑比作捕捉光的容器,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不论是白天抑或黑夜,不论是晴空还是阴雨,建筑在自然光的点缀下,每一个特定的时间都是独一无二的。路易斯康更是直言:“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光和建筑可以是一体的,它们密不可分,它们相辅相成,自然光如果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光和影交汇产生的与众不同的变幻效果,会使整个建筑充满生机,充满灵性。而这些年对建筑光学理论的进一步探究,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光的变化规律,处理光与体量、造型、色彩、材质等的关系,通过一系列虚实、强弱的对比变化,让自然光服务于建筑,为建筑所用,塑造出吸引人的独特的建筑空间。
下面笔者将结合近年造访或设计过的一些建筑来予以阐述。
如伦敦市中心的大英博物馆,那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古罗马柱式建筑。博物馆正门一字排开,设计了八根粗壮挺拔的希腊爱奥尼式圆柱,极具雕塑感。在阳光的映衬下,立柱和走廊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呈现出丰富的韵律,大尺度的柱,带来大面积的阴影,檐口和线脚等细部节点进行了精心处理,和浑厚的圆柱形成鲜明的反差,建筑的体量感呼之欲出。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上个月刚去的丰岛美术馆,远远望去,在大海、稻田和绿地之间,有一大一小“两滴水”交融其中。它不同于一般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建筑,入口不大,但里面的空间最宽的地方有60米,走进这个流线型的巨大空壳,头顶有温暖的阳光,从偌大的洞口一泻而下,在地上画出一个圆形的光斑,很梦幻的感觉。走到洞口下方,四周是一个流畅的空旷空间,屋顶两侧各有一处椭圆形洞口,从这里望出去,周边的美景一览无余,一个较小的椭圆洞口是面向山坡,望出去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而另一个较大的椭圆洞口是面向海边,望出去有湛蓝的天空和飞翔的小鸟。优雅舒展的体型与椭圆的采光口相得益彰,小洞口创造出大变化,这里已俨然成为旅友网红打卡地,让人不由得感叹:身临其境是一种多么棒的体验!
说到这点,不得不提光之教堂,笔者曾多次去安藤先生设计的建筑参观,受益良多。光之教堂其实非常小,大约只能容纳100人,去之前完全没想到那么小的建筑里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一个混凝土长立方体,一道15度斜插的墙,构成了光之教堂的主体,这道墙把室内空间分隔成礼拜堂和入口,三个球体镶嵌其中。中间的廊道贯通前后,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海面。顺着内部的地面台阶往下走,便来到了牧师讲台的位置,正前方是一面厚重的混凝土墙壁,上面设计了精致的十字造型,外部的自然光集束于此,以神秘的姿态,从15CM宽的玻璃缝隙里,静静地照向室内,显现出夺目的光的十字架。其他区域的亮度很低,黑暗压抑了希望,压抑了视觉,使人心理上对光产生更强烈的憧憬,而黑暗中的一道光明,在带来震撼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也把人的思维引入神圣虔诚的意境,引发共鸣。
同样的手法在台北的水月寺上也有应用,设计师在外墙上刻上了镂空的经文,从日出到日落,自然光从刻字的空隙投射到室内,映衬出光的字影,字影的位置随着时间变幻,室内空间到处是满满的禅意,光成为了空间的创造和再组织者。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在苏州金鸡湖畔参与设计的湖滨广场楼,当时这座全钢结构系统,17米高、直径10米,从建筑中心部位一层拔地而起,穿出屋面的圆锥玻璃塔成为整个建筑的焦点,自然光从尖塔顶部照进来,顺着玻璃观光电梯,横跨水面的玻璃桥,投射到内庭水景,波光与天光相映成趣,使内部空间充满活力,美轮美奂。
可能有人会问,自然光怎么会有颜色呢?我们可以通过窗玻璃的色彩,来获得有色彩的光线。大家知道欧洲很多教堂里都设有许多拱形透光窗,都是由彩色玻璃组成。自然光带着温度投射到窗上,轻轻地穿过这面彩色墙,室内就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光,而最别致的当属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教堂里的彩绘玻璃窗,彩色玻璃上不仅有形形色色的人物,还有故事情节,在自然光的映衬下,比起一般的彩色玻璃更具特色。神秘而艳丽的色调烘托出与众不同的超现实空间氛围,和教堂内部幽暗而神秘的气氛很是相配。
很多建筑师喜欢采用表面粗糙、未经加工的材料,比如天然石材等等,因为它们更朴实,容易给人以亲近感。从课本上的马赛公寓到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办公大楼,它们的外立面设计中,建筑师为了强化建筑造型的粗犷,独具匠心,设计让阳光投射在表面粗糙的混凝土遮阳板表面,厚重的阴影让建筑显得更加立体有层次。
最近去的南京科举博物馆,它的入口设计得也很有代表性,极具年代感。当我从狭长的坡道进入,左侧是用瓦块断面堆砌而成鱼鳞状的墙面,有着鱼跃龙门的寓意,而右侧是用竹简捆扎构成的竹简墙,象征着由古至今中国文化的传承,天光投射下来,在凹凸不平的墙面形成明暗的强烈对比,让人感叹历史的印迹。
不论光与建筑之间有着何种联系,不论光以何种方式穿过建筑的表皮,进入内部空间,只要设计用心,它就能给建筑带来惊喜。自然光在被建筑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建筑。自然光不是孤立地存在,它质朴真实,它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利用,使它与建筑更好地融合,赋予建筑一种令人震撼的独特魅力。自然光使建筑空间有了更多的可能,它对建筑空间的感染力功不可没,我们要做的就是准确地把握尺度,控制分寸,最大限度地发挥光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