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杨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农机推广站,西藏 日喀则 857000)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努力的构建新农村,而农机安全管理正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方面内容。农机安全管理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农机工作人员要全面考量这些内容,既要抓住管理重点,又不能忽视细节问题,争取做到统筹兼顾,形成良好管理效果。[1]近年来,在西藏自治区和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各级农牧部门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明确责任,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农机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机具保有量、高新机具作业比重逐年稳步增长,但仍然存在着农机化总体水平偏低、机具配置不合理、农机登记和管理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
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日喀则市农机事业稳步发展,农机拥有量逐年稳定增长,机械化3项作业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截止2016年,日喀则农机总动力达192万kw,动力机械9万余台,耕整机械4万余台套,播种机械8万余台套,收获机械3万余台套,脱粒机械2万余台套,种子加工机械500余台套。
日喀则市农机推广站作为市农牧局下属单位,是当地农机管理和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负责各项农机工作地开展。该站属于全额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7人,其中领导1人、财务2人,技术后勤4人。主要工作职责有:农机技术培训、新型机具试验示范推广、面上技术指导、拖拉机登记管理、农资打假、扶持引导农机合作社发展等。
注册登记、管理和审验作为农机规范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当地农机化管理水平,事关农业生产安全,但受资金和人员的限制,日喀则市农机管理各项工作进展相对缓慢。拖拉机的注册登记工作已在桑珠孜和拉孜两县区进行了试点;拖拉机监理工作受执法权限制,现暂由该市交警支队执行;拖拉机驾驶人的考试、发证和审验工作受资金、人员、场地限制,现暂未实施。
日喀则市农机推广站作为当地的农机技术推广与管理机构,其农机技术和监理人员匮乏,无法正确履行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该市农机总动力现已达192万kw,动力机械9万余台,但该站现只有干部职工7人,专业技术人员4人,远远不能正确履行国家和自治区赋予的农机监理与推广服务职能。
农机具推广、培训、安全生产宣传等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大,刺激了农牧民的购机欲望,群众对一些大型高效农机具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日喀则市没有农机技术推广和管理专项资金,严重制约了农机管理、新型机具推广、技术培训、安全宣传、试验示范项目成果转化、隐患治理等工作的开展,致使农机结构不合理、监理不到位、新型农机具推广速度慢、农机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的实现需要合理的农机装备结构体系作为支撑,日喀则市虽然农机装备总量有了较大地突破,但农机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农机化发展未得到充分引导,以至于机械化水平总体偏低,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传统机械多、新型高效机械少,农机专业维修点少等问题的出现。加之农牧民群众对农用机械的使用及维修知识严重缺乏,致使农机有效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低下,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牧民收入的提高。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全生产工作抓得好坏影响到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把好农机“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这个关口,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管,减少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才能保证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才能更好地发展新农村建设[2]。截止2016年,日喀则全市农机具已达9万余台,拖拉机不仅是当地农牧民群众农业生产工具,更是出行、运输的主要方式,俨然已经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但全市制度化系统化农机管理规范、措施和准则不完善,农机注册登记和道路交通执法工作滞后,导致拖拉机违规操作、酒后驾驶、不遵守交通规则、违规载人、疲劳驾驶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农机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由于拖拉机结构复杂,安全设计标准低,运动部件多,工作环境恶劣,保养维护水平较差,所以其操作规程是相当严格的,我们的广大农牧民群众作为驾驶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操作机器作业或上路行驶。而在日喀则市,受文化水平限制,广大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极其淡薄,机具操作也较随意。
针对严重缺乏农机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通过培养、引进等手段,不断丰富农机人才队伍,特别是县乡级农机队伍,不断提升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在队伍中所占比重,从而进一步增强日喀则市农机管理工作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日喀则市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一个农机规模,且这一规模正在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长。而与此相对的是目前尚无农机培训、管理、推广的专项资金,以至于农机管理、监理等工作不能有效铺开,农机化处于无序、无监管的发展状态。建议成立农机发展专项资金,根据本市农机发展的方向和规模来确定具体金额数,以保证农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日喀则农机监理工作暂时由该市交警支队负责执行,随着小汽车地迅猛增长,市交警支队对农机监理工作的力度逐渐减弱,以至于拖拉机违反交规、违规操作和载人等现象层出不穷。本市应成立以农机技术人员和交警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负责拖拉机道路交通监管,以劝导、教育和惩罚的方式对违法违规现象进行制止。
成功高效的管理一定是和谐的管理,新形势下的农牧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也要求和谐,要及时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不能仅就农机安全监理变农机安全监理,要从围绕农牧业、农牧区经济发展,围绕农牧区的特殊性来考虑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定位、任务、措施、策略和宣传内容。[3]如果我们的农机监管工作不考虑当地农牧区实际情况和特殊性,盲目开展拖拉机监管工作,将得不到农牧民群众支持,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农机职能部门应针对本地实际和特殊情况,进一步加大农机培训工作开展力度,全面普及农机专业技术知识,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宣传农机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排查农机安全隐患,力争从源头上遏制农机安全事故地发生,力争最大限度地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农机注册登记工作已在日喀则的桑珠孜区和拉孜县进行了试点,取得了理想效果,农机管理工作得到有序推进。我们应以试点县区的成功经验为基础,迅速在全市主要农业县开展农机注册登记工作,为农机主管部门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引导农机化进入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抓手。
随着拖拉机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千家万户,在农闲时节便出现了许多以营运创收为目的的拖拉机运输队伍,而拖拉机驾驶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违法违规现象层出不穷,这就为拖拉机上路行驶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本市应结合农机注册登记工作的开展,着手建立农机驾驶人员培训、发证、审验工作制度和设施,逐步开展驾驶人员考核、发证工作,全面提升农机手安全意识、守法意识、责任意识,保障拖拉机运输行业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为农机助民增收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日喀则市存在着地广人稀的地理特点,而县乡两级作为农机最为活跃的地方,也是拖拉机违规违法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受地理条件和民族传统的影响,拖拉机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规载人等行为最为泛滥。县乡两级主管部门应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把农机监管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抓,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农机规模的盲目壮大。同时建立县乡级农机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制度和体系,以规范农机市场。
保险是农机具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在保险公司和农牧民群众之间存在着“保险公司觉得保费低、基数小、利润低不愿意承保;农牧民群众觉得保费高不愿意投保”的矛盾现象。根据本市实际,结合农机驾驶人员考核和拖拉机上证工作,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农机保险制度,针对“企业不愿承保,群众不愿投保”的矛盾关系,可以考虑“指定一家保险合作企业以保证拖拉机投保数量,增加效益,并要求其降低保费,让利群众”的办法来推开此项工作。同时区分机具作业性质,一是要上路行驶的机具,必须强制购买保险;二是只用于田间作业,不上路行驶的机具,可以不用购买保险,但要签订相关承诺书。
拖拉机管理工作关系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人身财产安全。作为农机管理部门,我们应充分考虑当地农牧区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切不可盲目蛮干,同时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因地制宜,加大宣传,加强引导,逐步规范农机管理工作,力争消除安全隐患,为日喀则的农牧业生产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