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书峰
澳门自16世纪中叶开埠,成为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有许多灿烂的文化成果。有关澳门的第一座广播电台,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它与香港一样,也是一些无线电爱好者作为业余爱好开办,后为政府所接收。实际上,澳门的广播事业不但早于香港,更与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息息相关。本研究在澳门现存档案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当年香港中英文报纸的有关报道,初步还原了澳门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4年7月13日开播的情况。这不仅将澳门广播的历史至少向前延伸了近十年(以当前普遍认为的1933年8月26日为坐标),更因其主办者奥斯邦E.G.Osborn的出场,将澳门广播事业与中国境内最早的无线电广播连接起来。
有关澳门最早的广播电台,中国内地广播史权威著作《中国广播电视通史》这样记录:“澳门最早的广播电台于1933年8月26日开播,是一些专业人士作为业余爱好开办的,呼号为‘CON—MACAU’,每天21∶00至23∶00用葡萄牙语播送新闻和音乐,后改为隔天广播一次。1937年停办,1938年9月恢复。1948年,该台归澳葡当局经营,隶属于新闻旅游处,播出内容只有音乐、粤曲和儿童故事等。”①《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对澳门广播的介绍起始于1948年,之前的情况没有记述。暨南大学对港澳新闻业颇有研究的谭天教授在《港澳台广播电视》中,提到“《澳门日报》1996年3月4日‘新园地’版《澳门图说》资料,1924年澳门中央广播局开幕,马交石无线电台启用”②。然而,或许由于作者并未找到更确切的原始材料,对这个广播电台是否存在的真实性并无把握,于是紧接着写道:“而葡文资料显示,1933年8月26日澳门第一个电台广播站启播,由一群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发起负责,地点就设在现时位于新马路的邮电司顶楼……用葡萄牙语广播新闻和音乐,以播放唱片音乐为主,其余是当天澳门葡文日报《澳门之声报》的新闻。这个电台广播站正是澳门电台的前身。”③同样把澳门最早的广播定为1933年8月26日。
在澳门通讯博物馆的历史展览中,对澳门最早的无线电广播有两处记载,同样均以1933年为最先:一是以大事记的形式,“1933,在总部大楼约500瓦特功率广播站落成”;二是较为详细的介绍,“澳门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电台与1933启播。它设于邮政总部大楼内,先后以CQN-MACAU及CRY-9-MACAU这两个呼号每天广播两小时,于1941年结束广播”。港澳地区目前尚未有专门的澳门广播电视史研究著作,香港新闻传播史研究者柯达群所著《港澳当代大众传播简史》这样记述:“澳门广播事业起步仅比香港迟了五年,始于1933年8月26日启播的一个私人广播电台。那是由一群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搞起来的”④,与前述《中国广播电视通史》的记载大体一致。
综上所述,澳门最早的广播有两个说法,即1936年说和1924年说。1936年说,因其有具体日期、创办人员、所有权归属、呼号、播出时间、播出内容等等,这一说法更广为人知;而1924年说,由于没有人了解具体情况,并不被重视。
1.开播预告与香港的关注
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广播是新鲜玩意。基于无线电(radio)技术,从电报(telegraphy)发展到电话(telephone)、广播(broadcasting),是当时的最新趋势。1923年,上海开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在香港,“1923年,几位无线电爱好者组织成立香港无线电学会,推动无线电广播,旋即吸引近百人加入成为会员”⑤。 《士蔑西报The Hongkong Telegraph》等香港本地英文报纸十分重视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报道,刊登了许多有关无线电技术发展、各地无线电进展的报道。
1924年3月,在香港注册的东方无线电通讯公司Radio Communication Company(Orient)向澳门政府申请建设无线电广播电台,准备播放音乐、演讲等节目⑥。经过澳门政府内部一番运作,1924年4月18日,澳门总督罗德礼(Rodrigo Jose Rodrigues)正式签署文件,允许东方无线电公司在缴纳5600元保证金后,于3个月内在澳门正式开设广播电台。⑦香港东方无线电公司立即着手建立广播电台,并赶在3个月期限之内按时完工。
近邻澳门准备开办无线电广播电台之事受到香港无线电爱好者的极大关注,香港多家报纸连续刊登有关消息,相关报道持续升温。1924年7月9日,香港《士蔑西报》于第六版刊文,预告了香港东方无线电广播公司在澳门建立的广播电台将正式开幕的消息⑧。《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也于1924年7月9日和10日在第八版和第七版相继刊登《来自澳门的无线电台》⑨《澳门无线电台》⑩两篇文章,内容与前述《士蔑西报》的报道相似,均介绍了该广播电台的基本情况,澳门政府的支持,该电台的发电、天线、传送、播音设施及播出计划等。据以上两篇文章介绍,该电台将于周日(13日)举行开幕仪式,并计划于工作日每天播出四次,第一次为上午10:30至10:50,播出汇率与股票市场开盘情况、天气报告;第二次为晚6:00至6:30,播出中国音乐与新闻;第三次为晚8:00至8:30,播出汇率与股票市场收盘情况、天气报告、新闻;第四次为晚9:00至10:30(包括周日),播出演讲、世界新闻综述、天气报告等内容。
澳门这一广播电台的开播显然对香港的无线电爱好者颇有刺激。《士蔑西报》《南华早报》在报道澳门即将开办无线电广播这一消息时,对香港政府在发展无线电广播上的迟钝和不负责任予以直截了当的批评。澳门的无线电广播事业走在了香港前面,这让香港的无线电爱好者们感到“羞耻与愤怒”。
2.澳门总督出席开幕仪式
1924年7月13日下午,东方无线电通讯公司在澳门开办的广播电台举行开幕仪式,澳门总督罗德礼及夫人出席。香港《士蔑西报》《南华早报》《德臣报The China Mail》以及中文报纸《香港华字日报》均对此进行了报道。
开幕仪式在马交石山上东方无线电通讯公司的指挥部举行,来宾除澳门总督罗德礼及夫人外,还有澳门各党派、军队的官员,以及各界人士,有的还来自香港。在开幕式上,负责澳门所有无线电事务的政府电器总工程师卡瓦略(A.Carvalho)介绍了东方无线电通讯公司在澳门多次成功的无线电试验,并代表澳门政府对该公司在澳门开办的这个电台表示认可。随后,卡瓦略向来宾介绍了该电台的两位主要负责人奥斯邦和弗拉沃(H.R.Flowers)。奥斯邦代表东方无线电通讯公司讲话,并介绍了公司下一步的计划。他说,澳门的广播电台是该公司在东方拟建造的一系列广播电台中的一个站点,接下来的计划是广州和马尼拉,他希望将来东方所有的城市都可以通过广播进行声音的传播。
奥斯邦邀请澳门总督夫人上台为整个电台打开电源开关,代表该广播电台正式开始运作。随后,澳门总督夫人接受了电台的复制品,为一“银制电制”,上刻“赠予罗德礼夫人,无线电通讯公司澳门广播站开幕式,1924年7月13日”。
随后,澳门总督来到演播室进行广播演讲,他说:“大家好,这是澳门广播电台。我向所有葡萄牙朋友及所有收听到这个东方首次建立的广播电台的朋友问好。”他还特别向正在香港西洋波会收听的葡萄牙飞行员和会员们致意。他说,这是澳门历史上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希望这是澳门成为现代都市的第一步。他在介绍了自己近期的安排后,表示澳门政府已经同意东方无线电公司建造一个15千瓦的高压广播电台,用于电话和一般无线电工作,政府将尽力推动这项工作。澳门总督演讲结束后,公司打开电台内各房间大门,邀请来宾参观电台,最后还收听了来自香港的EG D’Aqumo演奏的音乐节目。
澳门这个新建的电台位于接近市中心的马交石山上,建有两个158英尺高的天线塔,上有四个210英尺长的天线。而该公司当日的信号发射使用的是最低度的电压,使之并不妨碍来往的电报信号。
1.马交石山
马交石山位于澳门半岛的东北部,海拔49米,为澳门的名胜古迹之一,有花园、古庙,还有炮台、无线电台旧址,现澳门通讯博物馆就在马交石山下。据笔者2017年1月在马交石山上抄录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的介绍牌内容:“马交石山高海拔48.2米。其东北不远处的海中,原有一堆突出海面的石头,谓马交石,山由此得名;石头于填海后已不复存在。山的东北麓有天后古庙;山上有马交石炮台,二次大战期间(1943年)曾遭美国飞机轰炸。此山东端有空地一片,称‘海角游云’,绿草如茵,花树掩映,可供休憩,并由此眺望大海。”在王文达编著的《澳门掌故》中,两次提及马交石山有一无线电台:
据澳门市街名册:“马交石山,此岗位于自来水公司水塘,与渔翁街高段之间,即在螺丝山花园之东北。岗一部分为马交石炮台马路所环绕。在此岗内,有马交石炮台之遗迹,马交石无线电台,并有下列之地方:马交石炮台马路,马交石斜坡,玛利二世皇后眺望台。”
又,“马交石山之最高处,松荫浓密,澳葡藉其掩护,于此筑一小炮台,名为玛利二世皇后炮台……距炮台稍东,该山有一马交石无线电台。昔日此处,还有一所传染病医院,皆香港英资设立者。后来澳葡政府以一万七千元代价,将医院及电台机件等承购,合并为一所更完备之无线电台,而迄于今焉”。
2.技术设备
据当时香港报纸的报道,这个电台包括天线系统、发电室、传输室、播音室、电子真空管等设施。
马交石山上建有两个158英尺高的天线塔,上有四个210英尺长的天线。电台自设发电厂,设5千瓦交流电110伏的发电机,为双整流系统,可以发出1000至2500伏的直流电,使一组真空管运转,传输声音和音符。发电室中还有一套精细的充电系统,应对电池电压不稳的情况。传输室是电台的主要设备,里面的仪器大部分是香港生产的,只有少部分进口自加拿大和美国,在九龙自己的厂家里组装起来。
为了尽量把人声和乐器的信号完美的发射出去,播音室里装置了很重的能够吸声的布,地上也铺了厚厚的地毯。通过这些手段,高敏感度的麦克风不会接收到哪怕是播音室墙上或者地板上最小的回声。播音室中唯一的仪器就是麦克风,以及显现不同颜色的仪器,发射室可以通过这些提示知道艺术家们是否打开了电源开关、伴奏是否需要轻柔一些或者大一些,以及进行其他必要的调试。这个电台中最重要的仪器是电子真空管,这是当时东方最为主流和先进的技术,把声音和音乐信号从澳门发往各地。
1.通讯试验
澳门的这个无线电广播电台是香港东方无线电广播公司在澳门建立的,与香港进行无线电广播联系是其重要任务之一。7月18日,《士蔑西报》对该广播电台的通讯试验进行了跟踪报道。报道称,7月17日,香港东方无线电通讯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与他们在澳门的无线电台进行通信联系,为18日晚9:30至10:30将要举行的音乐会做准备。这个试验是有关消除干扰的,目的是确认这个强大的广播电台能够与商用无线电台近距离使用且互不干扰。澳门方面以110、250和360波长发射,位于港岛和九龙的两个接收站完美的接收了两个较低的波长信号,而本地使用高功率莫斯电码的军舰则完全不受影响。虽然静电或大气干扰极端强烈,但在110波长使用东方无线电公司特制的接收器未受影响。在海港里,可以清晰的听到来自澳门联合大厦阳台上扩音器发出的音乐。该试验还确认了另一件事,即在九龙的接收效果好过在港岛,声音更加响亮和清晰。这说明无论发射还是接收无线电信号,港岛都不是一个最合适的地点。报道同时还预报,东方无线电通讯公司将于7月18日在澳门首次播出广播节目,使用的波长为110和250米。
2.香港听众的反馈
澳门这一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开播受到香港无线电爱好者的关注,《士蔑西报》连续刊登了几封有关的读者来信。
7月16日,《士蔑西报》刊登一位署名AERIAL的读者来信,询问香港是否有其他无线电爱好者收听到了澳门总督在该电台开播时的演讲,他说:“那天下午2:30至4:00,我十分耐心的收听,但只是听到了其他爱好者进行类似搜索时发出的友好的反馈信号。”7月18日的《士蔑西报》刊登了一位署名DETROTOR的读者的回复,他提供了许多收听细节。他于周日下午2:15至3:45在波长100至500米之间收听时,能听到的是两个CW电台,分别是AB和TY。到晚8点左右,他与AERIAL一样听到了强烈的电外差信号,但却始终未能收听到澳门广播电台。他注意到《士蔑西报》有关开幕式的报道中说“香港西洋波会的会员们收听到了信号”,因此他希望“该俱乐部的成员能够确认此事并提供有关细节,比如调幅、信号强度、接收时间等等”。7月19日,《士蔑西报》再次刊登AERIAL来信,讨论澳门广播电台的电力输出、静电及大气干扰对香港接收其信号的影响问题。7月21日,AERIAL致信《士蔑西报》,介绍了澳门方面向他广播的情况。他说通过报纸作为媒介,澳门方面昨晚10:15分向他进行了广播。但不幸的是,他在收听过程中自己的机器出了故障,没能完全听到对方的建议。所以,他希望澳门方面能在周二晚9:30分再次通过广播与他进行联络。
根据以上《士蔑西报》刊登的几封读者来信,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第一,香港的无线电爱好者对澳门开办广播电台一事十分关注;第二,香港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并未收听到澳门广播电台开幕仪式上澳门总督的讲话,而且对《士蔑西报》等报道中所称香港西洋波会的会员们收听到此事表示怀疑;第三,7月21日AERIAL的来信表明,他后来在香港收听到了澳门这一广播电台的播音。
1923年1月23日,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正式开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在担任英国国有无线电局总经理期间,奥斯邦两次前往香港,为香港的爱好者演示最新无线电广播成果。1924年,奥斯邦成为无线电通讯公司(Radio Communication Company)的经理,由英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正式派往香港工作。1924年3月,奥斯邦在《南华早报》上介绍了无线电通讯公司正在澳门建造的广播电台,从文中透露的信息来看,正是7月份开播的这座广播电台。
奥斯邦在澳门这座广播电台的具体头衔和工作,香港中英文报刊记载并不相同,《士蔑西报》《南华早报》《德臣报》等英文报纸介绍奥斯邦为该台的两位主要工程师之一(two chief engineers),而中文报纸《香港华字日报》则将奥斯邦翻译为“柯士彬”,称其为“公司司理”,即经理。从奥斯邦本人在电台开幕式上的活动看,他既迎接来宾、主持开幕典礼,还代表公司赠送纪念品,这说明奥斯邦不仅仅是负责技术调试,也负责操办开幕式上所有礼节性、事务性活动,应为东方无线电通讯公司在澳门开办的这个广播电台的主要负责人,也即通常意义上的经理。
在7月14日《士蔑西报》《南华早报》《德臣报》等英文报纸的报道中,奥斯邦的名字错写为E.G.Osborne,多了一个“e”。这是因为葡文单词很多以a,o,e三个元音结尾,而在这个名字发音时,“n”读成“ne”符合葡人的语言习惯,是英文名字的葡文化。细读这些报道,会发现其文章构成、细部用词等几乎如出一辙,而《士蔑西报》和《南华早报》在开幕式之前的预告文章,其主要内容、文章结构也基本相似,据此可以推测,这些英文报纸很有可能采用了该公司在澳门葡语环境下成文的通稿性质的资料,将奥斯邦的名字集体写错。
据澳门历史档案室民政管理档记载,1926年2月18日,“本省总督购买设于马交石炮台的‘东方无线电有限公司’下属广播电台。”根据这一档案记录可知,该电台于1924开幕后至1926年期间一直存在,但该档案并未说明澳门政府购买此电台后的运作情况。
电台被澳门政府收购后的第二年,其母公司香港东方无线电有限公司在香港注销。
本研究所依据的资料,除澳门档案馆所藏的公司申请文件、政府批准文书外,无线电广播的细节主要来自当时香港的中英文报刊。香港澳门之间交通便利,两地居民交流甚多,澳门土生葡人有许多在香港生活工作,有获取澳门信息的巨大需求。在香港英文报纸中,亦有澳门葡人参与管理或担任主笔。另外,香港新闻业发展繁荣,竞争激烈,澳门市场虽小,但也在香港报业的辐射之下,是香港报业的竞争战场之一。不但如此,香港无线电爱好者众多,对全世界无线电广播发展的最新动向都十分关心,更何况澳门与香港一衣带水,电台的主办者还是来自香港的公司。因此,香港的报纸对澳门无线电广播的最新发展,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报道。
据李长森著《近代澳门外报史稿》和林玉凤的文章《澳门葡文报章的发展特点》,1924年7月至其后几年,澳门出版的报纸有《人民回声》《祖国报》和《战斗报》,均为葡文报刊。条件所限,笔者未能找到这三份报章。但现有香港的报章资料已经可以证明,澳门于1924年7月13日创办了信号覆盖港澳的澳门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该广播电台由香港东方无线电通讯公司创办,其创办人是曾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的美国人奥斯邦。
与上海不同的是,奥斯邦在澳门的这座广播电台得到了澳门官方的批准和认可,澳门总督还亲自出席了开幕仪式。澳门的这座广播电台推动了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传播了无线电广播知识,在中国广播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后人了解、铭记。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颜巧容老师提供葡文知识并翻译葡语资料)
注释:
①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新一版)》,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4年版,第459页。
②③谭天等:《港澳台广播电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页。
④柯达群:《港澳当代大众传播简史》,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244页。
⑤李少媚:《从1928年说起——香港广播服务何时启动?》,http://app3.rthk.hk/mediadigest/content.php?aid=1390,2013年7月15日。
⑥东方无线电公司申请书 澳门档案馆馆藏档案 档案号 MO/AH/AC/SA/01/09265。
⑦批准书 澳门档案馆馆藏档案 档案号 MO/AH/AC/SA/01/09265。
⑧The Hongkong Telegraph(1924).“‘Hello,Everybody!’MacaoRadioStationDescribed”9 JULY 1924.
⑨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924).“RadiofromMacao.OfficialOpeningofBroadcastingStation”9 JULY 1924.
⑩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924).“MacaoRadioStation.DescriptionoftheInstallation”10 JULY 1924.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