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丽
从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贯道”到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文以载道”,中国文学一直都肩负着社会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高中语文课本作为中国文学精华的集萃地,自然也继承了这一责任。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因此既要“教书”也要兼顾“育人”。《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教学设计应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课程总目标第1条中也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建议第3条中也强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此可见,德育教育,以爱国教育为例,应该是教师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它不该只是教学过程的收尾,而应是贯穿整个教学的灵魂。教师可以以合适的教材内容为依据,结合学生的特点,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材内容俯拾皆是,但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教材,爱国情怀是辛弃疾诗歌里始终如一的主题。与其说他是词人,不如说他是武将,更是政治牺牲品。“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美芹十论》,漫卷兵书写尽壮志;《稼轩长短句》,满纸诗词书尽忧愤。他的人生理想,既不是如季鹰般洒脱归去,也不是许汜般求田问舍,而是“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这个理想从他少年时“登高望远,指画河山”便已萌发,直至人生将竟,犹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生于战争,却陷于政治。曾经率军千人,驰骋疆域的热血男儿却在大好年华,最豪情肆意的年华被迫抽身旁观。所以,哪怕,身在沧州,身在信州,身在江湖间,他的心也始终在天山。“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号为稼轩,可是心却不在田园山水。理想的激情与现实的无情总是交织缠绕于他的心间。因此他的诗作中往往充满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气。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这样一篇沧桑武将在现实碰壁后仍然执着的赤子之心的写照。
一千多年前,辛弃疾用手中的羊毫软笔代替钢刀利剑,书尽心中血泪。今天,战争已远,和平日久。对于从不知硝烟为何物的学生来说,如何走进辛弃疾,深刻感悟爱国情怀,是一大问题。史为鉴,照出今人样貌。
冯友兰先生曾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写道:“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少过磨难。前有周人“黍离之悲”,亦有“宋人虚愿”,后也有八年抗战。1205年,一位花甲老人,登上北固亭,却仍如初出茅庐的少年般神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和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他在沙场上风尘滚过,政坛上风云穿梭。时隔40多年,登临北固亭,北望远眺扬州,当年烽火笼罩的模样还历历在目,曾经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的少年已变成了满鬓染秋、貂裘尘暗的老者了。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挥洒在这片土地上,当这样一位从战争走过来的老者,面对曾经这片努力过的土地,他或许遗憾,更或者初心壮志犹在。但,他最不曾想到的是他人的遗忘。“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作为扬州人屈辱的象征,现在却无人记得它的来历。曾经烽火蹂躏过的土地,记载着人们与异族统治者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鲜血曾经染红过的土地,到如今已是风平浪静。而那些曾恨不能啖胡肉,饮胡血的人们竟然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在这祈祷祭祀。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此情此景,敌未灭、身已老、才弃置的辛弃疾心中又是怎样的百感交集?
南渡之悲,是宋人的屈辱。为此,辛弃疾四处奔走呼号,“男儿到死心如铁”一生不忘,眼见那些耽于安逸的人们开始渐渐忘记故土沦丧之辱,他开始着急,他想披挂上阵,重回故土。廉颇虽老,壮志犹在,可又有谁来问我一声:“尚能饭否?”江山依旧,英雄犹在,可是世人已忘,这才是最大的伤害。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近代中国南渡之悲,我们虽不曾目见,却也耳闻过。而今天,在经历过八年浴血奋战的中国,又有多少人还清楚记得那段无数先人为国家拼搏牺牲的历史?“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平静的生活,和平的年代,历史在有意无意间被遗忘。时光易老,但不忘来路,才能更好前行。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电影《二十二》也在以一种新媒体的方式向我们传达关于铭记的故事。记录片中的老人从开始拍摄时的32人到拍摄结束时剩22,到上映时更是只剩8人。这些亲历者在逐渐消失,这些被战争碾压过的人是整个民族曾经的伤疤,她们不该被遗忘。而这些记忆也不该是个体的,应是每个爱国者共同的。辛弃疾的心痛岂能再次上演?
以词为媒,让爱国主义精神从纸端跃入心间,让千年前的稼轩点燃今日师生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