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云,李永胜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不了解、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34,深入学习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2]。因此,深度挖掘与系统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对于全党、全国人民理解其思想体系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认识并指导自身的实践,把我国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是我们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整体性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有普遍、根本和长远的指导意义[3]2-3。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决定观点和方法,有什么样的立场就有什么样的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3]3。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源自于他陕北七年的知青岁月。“为人民做实事”对习近平来说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被灌输的教导,而是在陕北七年里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时艰中油然而生、注入骨血中的信念[4]81。正是这种爱民情怀和坚定的信念孕育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就是永远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诚心实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伟业。”[5]21“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闪耀着科学社会主义和群众史观的思想光芒。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金标准”。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以人民为中心”是其始终不渝的价值取向。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19“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去。”[5]21这些思想都深刻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聚焦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着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益,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及补短板、增优势、强弱项的有力举措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些事实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价值力量与实践效果。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5]4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治国理政的评价尺度(标准)是从人民立场出发,把人民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价值评判者、裁决者,这就肯定了人民的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地位。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7]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些都深刻阐明了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与美好愿望,与中国人民的幸福追求、发展愿景、美好生活融为一体,是生活化的、接地气的、有生气的新思想。“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5]16。可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就在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目标。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标定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际诉求,使“为人民”的价值指向更全面、更具体、更真实,形成了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愿景。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其基本观点包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点;联系和发展、事物矛盾运动的观点;实践和认识辩证统一的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统一观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等,还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和科学社会主义观点[3]3。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涵盖面极为广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要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新时代的论断奠基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分析中国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运用矛盾原理和矛盾观点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方法;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结构原理谋划改革;运用群众史观原理提出改革的人民主体论思想;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提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论断,并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一观点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反映新时代客观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个实际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实际,是“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实际。“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意味着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变化,这是“变”;但是,由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所决定的新时代“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5]12,这是“变”中的“不变”。准确把握国情、把握新时代的实际是我们党提出科学理论、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2015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更好地符合客观,依据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9]。可见,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就是奠基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点,深刻分析和精准把握当前我国客观实际所做出的重大判断,既符合理论逻辑,又符合现实规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回忆与习近平的几次接触时这样说:“他是一位很有哲学深度的人,他会全面地思考问题。”习近平唯物辩证思维的大智慧植根于他陕北七年的人生阅历。青年习近平所读之书最多的是马列主义哲学。他下了很大功夫去阅读、思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尤其是唯物辩证法。习近平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较多思考。当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树立辩证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这与他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注重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关系[4]44。
其一,坚持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辩证法观点。当前,我国社会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对此如何正确认识呢?习近平分析道:“这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把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1]281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辩证法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统一的观点,闪烁着唯物辩证法智慧的光芒。“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及“四个伟大”亦是如此。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17因此,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但同时,将这一“重点”与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这又是“两点”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四个伟大”战略的辩证把握,彰显了习近平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大智慧驾驭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的高超领导艺术和卓越领导能力。
其二,坚持矛盾原理和矛盾观点。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9],首先要有全局的观点,要做到对各种矛盾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1]280。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据辩证法的矛盾观,主要矛盾在新时代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抓主要矛盾至关重要,解决主要矛盾成为党和国家新时代的重要工作和任务。
解决主要矛盾的前提是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构成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是人民生活的需求侧和社会生产的供给侧。需求侧具体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提出了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此外,还包括更高层级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新时代社会生产的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发展不充分;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生态环境保护不充分;民生领域发展不充分;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落实不充分。但是,当需求侧提出要求而供给侧无法满足时,矛盾就产生了。要化解矛盾就得解决供给侧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法的矛盾观点,认为问题是矛盾的外化和表现形式,勇于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各种突出问题(“两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的主要矛盾(“重点”),为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了榜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推进各项工作,要依靠实践出真知,理论必须同实践统一;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我们还要依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状况,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9]。这段话强调了实践对真知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强调了正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运动总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娴熟运用。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互动以及辩证统一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论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的主要矛盾对党和国家提出了诸多新要求的论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四个伟大”(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思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伟大复兴中国梦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等。当然,这种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5]20
其一,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结构原理谋划改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即从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的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的实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这个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11]可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实际(一个经济总量从低向高变化但仍处于量变状态的实际),即社会存在的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形式,五年来的实践证明了新时代中国改革方案的行之有效性和正确性。习近平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党性原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深化改革系统而全面性的研究运用了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的唯物史观原理。习总书记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10]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客观性的生产方式推动的必然结果,还要求改革要具有系统完整性。对于改革的系统完整性,习近平从生产方式界定的社会结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借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也即是说,社会大系统由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政治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态)三个子系统构成。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经济结构对政治、文化结构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此,政治、文化结构对经济结构具有反作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1]73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大体制的改革要点,十九大报告中从改革目标要求的角度将其发展成为:经济体制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政治体制要健全人民当家做主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体制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社会体制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体制要加快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些思想深刻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社会结构原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创造性运用。
其二,运用群众史观原理提出改革的人民主体论思想。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此为出发点必然逻辑地推出群众史观的结论——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唯有依靠人民才能推进改革;既然改革发展的成果是人民创造的,那么,这些成果也必须惠及全体人民。因此,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1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全面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而且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3]281。因此,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对于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相关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新时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19,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5]1。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各项工作都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可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等[3]3。习近平对科学发展观中所蕴含的辩证分析方法进行了阐释,他的新发展理念即五大发展理念也是娴熟运用辩证分析方法的典范。他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研究当今中国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并得出结论:中国社会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习近平对科学发展观中所贯穿的辩证分析方法进行了阐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必须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是充分贯彻和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它所强调的发展,是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关系的又好又快发展……是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关系的全面发展,是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特别注意掌握蕴含其中的辩证法,掌握得越全面、了解得越深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也就会越全面。”[8]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新发展的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协调是发展的方法,绿色是发展的方向,开放是发展的战略,共享是发展的归宿。这些都是对辩证分析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与拓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出发,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推动这一自然历史过程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矛盾或根本动力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具体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基本矛盾还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动力。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学技术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大动力。
其一,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中国社会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当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发生彻底变革、从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时,基本矛盾的性质就从敌我矛盾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就从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转变为同一阶级内部供求关系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初级、高级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不同历史时期(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时期、新时代),主要矛盾表现都具有差异性。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变化,尤其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发展状况。在新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总体上仍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而不是高级阶段的生产力),但是,初阶阶段又可以划分为诸多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说更小的发展阶段)。例如,新时期、新时代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组成部分,由于各自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差异性导致其主要矛盾内涵不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40年的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长期艰苦的量的积累获得了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新时期的主要矛盾得以解决,旧矛盾化解后,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又产生了,需要的内涵外延都拓展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新时代,着力解决生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则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2035年),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2050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那时,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得以化解,更新的阶段性主要矛盾又会产生,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的推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的部分质变的飞跃。
其二,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为,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5]21。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某些方面、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深刻体现了这一观点。
其三,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渗透性因素;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十九大报告中近20次提到“科技”,特别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五部分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段,短短300多字9次提到“科技”,5次提到“技术”,突出地彰显了科技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应对各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创造光辉而美好的未来,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发展中来、改革中来、创新中来。”[12]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5]31-32面对强国强军的新时代要求,同时还提出了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观点,要“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5]54。可见,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新时代的今天,科技不仅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而且对一个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组织形式之一的军队建设和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其四,立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原理,阐明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理想实现的现实可能性。“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的信念和信心。”[13]也就是说,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或者说对其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的认可是要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把握的基础之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客观性,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内在逻辑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实际上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新时代的具体化;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事物的发展在其动力系统的推动下都要经历过去现在未来的过程。回溯过去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和成就,立足新时代全体中华儿女在党的带领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在,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一历史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共产主义的实现必定具有现实可能性。
概而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以中国智慧给出中国方案、交出中国答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丰富和发展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