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敏红
现今的人正在走向和平对话的时代,对话已经成为如今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人类都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解决问题。那么,当涉及到教学问题时,教师与学生也会倾向于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解决学习问题。从而为“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指导。
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地位一直都是教师高于学生,一切问题都是由教师所提出,一切的答案也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在教学关系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教师面前,学生只有服从,这样的教学形式是不可能让师生之间形成真实的对话交流关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步深入到教学领域中,随着网络对于教学的深入,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爱好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因此,“对话式”阅读教学便成了重新构造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
就东方而言,“对话式”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就采用的是“对话式”教学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先由孔子或者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学生去思考,等到学生达到第一个疑惑点时,孔子则给予学生点拨一下,然后学生经过孔子的点拨再继续思考,等学生到达第二个疑惑点时,孔子再给予学生一点帮助,最后学生便能够对问题豁然开朗。再从西方来看,最早谈论到“对话式”教学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中,着重强调了在师生之间使用对话式的形式进行教学。而柏拉图的学生苏格拉底也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就是通过与他人交谈,在交谈中连续不断地向其他人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地把人引入到更深入的问题中去,让学生在问题中不断地去思考,最后得出结论。
在我国,“对话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专家都发表了自己对于“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的看法,并做了相应的一些针对性研究。其次,目前许多沿海发达地区都逐步在进行课堂改革,对原有的课堂形式进行“对话式”课堂的转变,“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普及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还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的中心仍然是教师,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而展开的。学生仍然是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缺少对问题质疑的能力。
课堂分组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每个人都能够在讨论中充分地展示自己。但实际情况确实很多学生对于分组学习并没有积极性,很难形成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和习惯。
如今的教学方式太过于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经常更新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审美疲劳,对课堂产生厌烦心理。
“对话式”阅读教学主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都不是教学的主导者。在这种关系中,学生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也能够更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极高,学生对于教师的话只能够听之任之,即便自己是正确的,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但通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方法,教师的权威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又不至于导致学生对教师过于畏惧而不敢发言,从而帮助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与关心,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在新时期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学生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由原本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到学生教老师,师生互助的学习方式进行转变,使得教学活动充满更多的可能性和色彩。
新时期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是符合时代变化与要求的,而“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则代表着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未来方向,它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高中学生语文成绩和文学修养的形成,更为新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了有效措施。“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最大化地释放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高中语文教学充满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