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境遇之反思

2018-02-10 02:24◆杜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5期

◆杜 伟

(广东省深圳市新华中学)

“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网络文化亦然。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基于信息传递,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活动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可称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相对于传统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而言,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和弱可控性,特征更加鲜明。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撞上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这两种生态的文化结合在一起,产生的共振对中学生的冲击不言而喻,这种冲击力源于网络文化自身的特征。

一、“以情动人”谈何易

网络文化的思想伦理情感异常复杂。农耕文明时代是“熟人社会”,传统的儒家文化耳濡目染,薪火相传,形成了庞大的道德场域,“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然而,网络文化的认知、情感、伦理、信仰四个方面都别具特色。

在认知层面,网络是知识和信息的海洋,道德认知是街道情感和道德实践的基础,网络已经打破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文化界限。

在情感层面,网络时代人们的情感获得了极大解放,“天理、国法、人情”“天理、人欲”等等道德判断在虚拟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演绎出了更多的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尽管那不是社会文化的主流)。

在伦理层面,网络向传统伦理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但与网络特性相适应的网络伦理尚未完全形成,这是当前网络上伦理秩序较为混乱的重要原因。

从来都不能轻视“亚文化”对现代社会的解构作用。经过华丽包装,打着“人文主义”旗号,以“科学”“宗教”的名义向未成年的中学生发射糖衣炮弹,宣扬和腐朽的人生哲学,这种诱惑不亚于亚当之于夏娃之恋。

网络社会信仰更加多样化,这折射出现实社会信仰的芜杂。匿名表达、超时空交流将现实社会深藏于内心,少显之于外的信仰充分展现出来,美其名曰“人权”“人性”“以情动人”的传统德育方法遭遇困境。

二、“文化传统”匿踪迹

网络文化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毋庸置疑,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因而这种文化是一种新事物。

网络文化在实践中衍生,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嬗变,这种文化多变,从不厚重,遑论积淀。

网络文化形式分散。网络技术丰富了文化生产与传播的路径,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使网络文化表现手法五彩纷呈,每个网民既是文化的载体,也可能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

互联网+时代,网民的言行心态既是网络文化的符号,也是网络文化的推手,“形于色”又“藏于心”。网络文化分布面广、表现形式多样。

网络文化日新月异。网络信息多样,人们利用网络信息的目的不一,文化消费“众口难调”,能够“独领风骚三五日”实属不易,为此网络文化的企业经营者唯有“快、新、奇”方可赢利。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快餐”文化,普遍价值不高。

在学校严厉的监管之下,中学生在教学时段基本能科学使用网络,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业服务。

校外教育一直当代教育体系的软肋,在无疆界的网络文化的浸淫之下,中学生畅游于网络世界,获取资源、发布信息,抑或是交往、游戏、购物、写作、实验、发明……,可是,伦理规范安在?

网络文化泥沙俱下,充斥其中不良“亚文化”宣扬感官享受,漠视理性思索,张扬个人主义,盲目西化等甘愿沦为西方文化霸权的奴隶思想肆意横行,这是十分危险的。

毋庸置疑,骨子里的“商业消费性”“娱乐消遣性”“媒介符号性”给网络文化打了“解构性文化”的烙印,无论如何华丽转身,网络文化的这些时代特征总是在传播一些价值观念,总是在不经意间实现对中学生的“逆向社会化”。

“信息化”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及时性和平民化特征,而开放、平等、多元、自由、个性是未成年中学生亲近网络文化的天然的理由。

现实生活中,传统的道德力量对网络文化的传播有一种天然强大的制约力量,对其纠错,使之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价值取向,推动众人类社会道德在“否定之否定”中螺旋上升。

三、“主体失位”埋隐患

互联网使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毫无疑问,科技应当造福人类社会。试问,人应当占据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占据“人”的生活与生命?

面对网络信息,无力或无暇辨别真假,仓促、随意或放弃选择而闭门造车,“不思考,已决定”或“被选择”,选择“此”即意味着放弃了“彼”,选择的何止是信息,决定的那一刻放弃的可能是助纣为虐,可能是颠倒黑白。这是主体选择能力弱化的表现。

无独有偶,互联网使“人机互联”,亲人和朋友,同学和师生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距离最近的陌生人通无线电信号传递信息,情感纽带焉在?其实,网络文化虚拟化、符号化的特点回避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混淆了“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体验。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及其反切的频繁性制约了青少年主体性的发挥,要么“自我膨胀”,要么“迷失自我”,突显出“道德主体”的失位。

海量网上信息常使青少年网民的注意力随信息的变化而转移,注意力很难集中起来,他们用“看”的方式来认知世界,排斥“想”,以为看到即真实。显而易见,这种情形对青少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会有相当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四、“德育实践”何所依

网络世界,全球同步、全民参与、个性十足。网络文化“客”味十足却又集大成。

网络文化是强势的文化,也是增大社会风险的文化。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当代中学德育的艰难的境遇之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0次互联网调查报告表示,目前中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经达到5800万人,占总网民比例的1/3(35.8%),近3/4的青少年学生网民都集中在城市。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一旦产生网络综合症,心理脱离现实,对虚拟世界产生依赖,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互联网兼收并蓄各种已有的大众传媒而且具有独特的优势。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信息的传播平台使广大“受众”升级为“制作人”,使信息流通民主化,家长和老师垄断信息的绝对权威被打破了。青少年不再热衷于读书、看报、看电视,而是习惯于从网络获得资讯,通过网络与人交流互动,获得信息资讯,做出评论,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

“人机对话”替代了“人际对话”“电脑”(包括各种智能终端)控制了“人脑”,德育的场域被异化了,传统文化的势力范围被侵占了。

中学德育遵循生活视角,道德取向,情态价值观立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道德评价四个基本环节无可替代。虚幻的网络世界,虚拟的身份,对于原本缺乏自律的中学生而言,道德实践的机会十分渺茫。

一言以蔽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生活实际和内在需求存在矛盾,立德树人与道德重建出现错位,道德高标与大众生活反差加剧,德育目标亟待明朗化,德育方法必须与时代发展和科技水平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