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奇
(深圳市第二实验中学)
俗话说,心若大了,事就小了。在苏轼的综合评价里,他总与走在“被贬”的路上有关,总与“豁达”的心境有关。走在被贬路上的苏轼是豁达的,这种豁达可以通俗地解释为“心宽”,苏轼是一位懂得用文学来“宽心”的政治家。然而,苏轼“豁达”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宽己心”,安慰自己,更在于“宽人心”,抚慰他人。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被贬黄州的第四年苏轼写就了《记承天寺夜游》,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月夜环境,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追本溯源,不如问问这种月夜之景是否有深层的含义?“欣然”“念”“闲人”等词,反映出了苏轼当时怎样的心境?
《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中的“课文研读部分”是这样论述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秋末冬初,寒意将浓,百无聊赖,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又似心有无奈:既然无法入睡,不如去欣赏这美妙月色吧!既已“起行”,又要寻同游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而起,“行”因“念”而延宕,文情也显得摇曳起伏。作者也许在想:究竟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至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寂寞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已定,似无迟疑,径直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下笔十分清淡,实则意味深长,又为下文张本。“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同遭际,相似处境,想来也是一样无眠,于是,一起到院中散步赏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庭院,清澈透明,竹柏的影子,映于地上,如同水藻、荇菜纵横交错。“积水空明”写月光的空灵清澈,“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庭中景物,浑然一体,不知月光化为积水,还是积水反射月光了。作者仅用18个字,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空灵的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夜常有,竹柏投影也是寻常景物,为何此次夜游令人印象深刻?只因为有我们两个“闲人”在欣赏啊。“境由心生”,景因人异,正是审美的普遍心理。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如此论述,不免给人这样的感觉:
月色美妙,苏轼兴致所来,便径直前往承天寺去寻刚刚被贬至此的张怀民,张怀民恰巧也未睡,因为二人同是被贬黄州有职无权、政治上不得志的闲人,所以共同在承天寺别院的中庭之中,赏月遣怀——苏轼被贬黄州这四年,苦心多悲,找张怀民的目的是互相慰藉的!
这样的论述,将苏轼豁达品格的格局说小了。
苏轼径直前往承天寺去寻张怀民,而“怀民亦未寝”,好巧啊,为何如此巧!
因为前文苏轼的“念”的内容省略了,这里不仅有月色的清楚,更有人情的照顾,考虑到张怀民初来黄州,正是被贬,也是暂时寓居在寺院。种种相似经历,让苏轼重回到四年前的那个月夜,那时的苏轼也正是初来黄州,正是被贬,正是暂时寓居在寺院——定慧院。
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在“缺月挂疏桐”的深秋季节;“漏断人初静”的深夜时分,独自慨叹“谁见幽人独往来”:月挂疏桐,冷月清辉,氛围孤寂,夜深人静,无人相伴,何人遣怀,黄州陌生地,初来独自伤。
月光下徘徊,寂寞中难耐,忧思正出神之际,“缥缈孤鸿影”之时,苏轼对自己那一刻的“惊起却回头”略有失望:孤雁突然飞来这片静伤之地,那一刻,有景物突然闯入自己的视界,本该回头,何来“却”?不该“却”吗?苏轼用了“却”,正能看出苏轼对自己那一刻“孤独心惊的软弱”是遗憾慨叹的。不该“却”,不该“怯”!苏轼本是胸中万卷书、笔下无俗气之人,故而自嘲一番,独自放逐不济,独自放怀天地!
“乌台诗案”中的苏轼危险多,“乌台诗案”后的苏轼委屈多。苏轼只能自嘲道,“有恨无人省”,孤愤只自知,故而深深地说了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中,究竟有多少“冷”?苏轼在月中,孤影伴孤鸿,人立江边窥天夜,月冷人心泣:如此秋冷,寂寞冷;如此水冷,沙洲冷;如此月冷,漂泊冷;如此夜冷,栖枝冷——孤寂中,人心冷;独自感伤,如何到天明……
初贬黄州的苏轼,寓居寺院而不得解脱,内心的“冷”“恨”“却”,无限的惆怅在那个深秋的月夜,正如此时刚刚被贬黄州,暂时寓居在承天寺的友人——张怀民。
所以,入户的月色提醒了“解衣欲睡”而心有不安的苏轼,因为四年前的苏轼不正是此时的张怀民吗,考虑到张怀民此情此景中应该是惆怅难眠的,于是苏轼在这个月夜执“念”——径直前往承天寺寻张怀民。显见了苏轼的“欣然起行”中的“欣然”是何其的了不起——为友人而担心:深夜中急切的身影在主动赶往承天寺,目的是借着清楚的月色,来照顾迷惘的人心——失落在仕途上的张怀民的那颗被冷落的正在寂寞的人心。
此月夜如何美妙?不过是朗照的月夜下树影在地面上来来去去,正像是水中交横的藻荇而已。苏轼也慨叹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此夜,不过是普通朗照的月夜罢了!
但是,这个月夜的不普通,就在这月光如水充满了承天寺院的中庭里,苏轼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来回散步,苏轼在为好友张怀民遣怀……一句“景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道尽无限哲理!这一句何尝不是苏轼在散步时,对张怀民所说的一句“警语”:人生的汪洋中,人总是在其中游走,其中有多少看起来难以摆脱的现实牵绊,正如这所谓的水中摆来摇去的藻荇,但那些牵绊不过是浮光的掠影而已,人在所谓的牵绊中尽可如履平地,自由自在,只要是想开了,就可解脱了。
在那一月夜,苏轼不仅再次“宽己心”,安慰了自己,更诚心实意地“宽人心”,抚慰了友人:既然仕途赋闲,何不就此做好“闲人”,不悲不喜,尽享这一夜的“自然之景”所带来的“天然之感”:仕途正不济,闲事何不安;闲适方自处,豁然可达观。
当竹柏树影扫过庭院,不留影,也未能扫去地面的尘埃。
可是,此时,人影在地,来回间,影中人,心事干净了许多——不为功名所羁绊,安生立命处自然!
在庙堂上,苏轼是快哉的;处江湖间,苏轼是浩然的。
这种身处逆境,依旧“豁达”的品格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豁达品格”的“情感内核”:不仅在于“宽己心”,豁达;更在于“宽人心”,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