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古代春节诗词 品传统文化魅力

2018-02-10 00:53孙桂香
中学语文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教材

孙桂香

中华传统文化属于语文学科所载之“道”的一个重要内容。课堂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和主要渠道,引领学生赏春节诗词,寻文化基因,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提升了学生品鉴诗词涵养的能力,更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传统节日在中华文化中的代表性旗帜,而春节更是古韵古香且极具中国代表特色的节日。身为语文教师,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有责任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课本中、从熟知的诗词作品中、从文化类综艺节目中赏析古代描写春节的诗词,从中汲取营养。

一、依据课本赏春节诗词的古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语文学习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各版本语文课程内容的一致取向。教材里承载传统文化的古诗文一般都占到教材的50%左右,其中的古诗词,更是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这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打开语文课本,描绘春节的诗词丰富多彩,这就赋予了春节独特的文学气息和人文价值。

古人描写春节的诗词自小学到高中,学生熟记了很多,这些精选的诗词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可以从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甚至是课外读物中探寻描写春节的诗词:这里面既有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孟浩然的“客行随处乐,新正柏酒传”这些举家欢度春节、遥寄新春祝福的热闹场景;也有吴文英的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戴叔伦的“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些背井离乡于爆竹声声中思乡思亲的叹息;更有白居易的“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苏东坡的“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些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强烈感叹。今日读来,仍有醒世警人的现实意义。

让学生了解了解传统文化不能抛弃已有的教材,另起炉灶。在教材文本中追寻古人过春节的情怀,让学生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品鉴诗词古韵的能力,唤醒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味,何乐而不为呢?

二、依据古诗词寻春节蕴含的文化基因

古往今来,人们视春节的繁华热闹为天下太平的象征。因此春节贴春联、燃炮竹等具有中华特色的风俗被保留至今,成为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重要形式。历代文人雅士亦发挥他们的妙笔之功,为后人留下了光辉不朽的诗篇。

于是笔者便带领学生在唐诗宋词的海洋里探寻熟知的诗人描写过春节的诗句,找寻数千年来根植于我们心间的文化基因。我们找到了杜甫的“守岁阿咸家,椒盘已烦花”,白居易的“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中对除夕“守岁”民俗的描写;我们记住了卢仝的“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苏辙的“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中的过年要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阖家欢饮屠苏美酒的风俗;我们知晓了梁宗懔的“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陆游的“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中古人用桃木板画二神于门上,以驱鬼避邪的风俗;我们体会到了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中的祈求神灵除灾降福,并急切地等待新年到来的美好祈愿;我们清楚了吴曼云的“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中的“压岁钱”习俗的由来:因为“岁”与“祟”谐音,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压住邪祟。这种种风俗被我们延续至今,给我们每个人的最原始记忆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共通的文化印记。

不管我们走到哪儿,只要你是中国人,当你过春节时,你肯定会贴春联,燃炮竹。因这些习俗,春节给了专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一种表达体系,让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的精神空间取了最大的公约数,这个公约数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基因载体。所以面对今天这个时代,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传承下去。

三、依据文化类综艺节目品春节诗词的文化魅力

我们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和视像时代,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之下,每个人的感知方式、认识方式、思维方式都在被重新塑模。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认知结构与认知习惯是决然不同于传统时代的,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经典的态度常常只停留在感官的刺激上。引领学生品春节诗词也遇到了一些尴尬和困惑。如何解决这些困惑,“中国诗词大会”给了很好的引领。

丁酉新春,“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风靡全国。笔者发现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学生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把诗词大会引入课堂,同学生一起观看,跟着董卿答题,引发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其中,最受学生热捧的环节无疑是“飞花令”。为了使学生提高背诵效率,笔者也把“飞花令”拓展到“春节”这一主题上,以“春”字出题。学生在活动中踊跃发言,精彩迭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学生们的激情碰撞不仅是机智的表现,更是智慧的开悟,他们领悟到诗词和语文学习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些语文活动改善了古诗词教学的整体氛围,减少了学生的背书之苦,他们真是带着喜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除此以外,举办春节诗词默写比赛,春节诗词接龙,以“背诵打擂台”的方式,将春节古诗词背诵常规化、趣味化,以加强学生对课内外古典诗词的背诵,这应是我们古诗词教学的常规手段。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轻松应对课标规定的背诵任务,还可以实现精细化背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华传统节日和诗词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和特质文化,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语文课堂为立足点,以语文教材为基点,为学生普及蕴含春节风俗的诗词文化,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和道德修养,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教材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爱古诗词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