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珠芳,蔡 静
(1.诸暨市同山镇高城头村,浙江 诸暨 311808; 2.绍兴文理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同山镇地处越国故都诸暨,风景宜人,气候温和,特别适合于种植高粱[1]。同山墨秫酒是以同山特产的墨高粱,也叫墨秫为原料,采用传统古法酿造而成。千百年来同山人种高粱,酿高粱酒,形成了独特的工艺和配方。为了弘扬浙江地方传统文化,作者通过走访和研究家藏古谱,整理了同山墨秫酒的制作工艺,并探讨了墨秫酒的历史渊源。
墨秫酒可分为墨秫露和墨秫烧,未经蒸馏的浊酒叫做墨秫露,属于高粱黄酒;酒糟经蒸馏制取的高度酒叫做墨秫烧,属于清香型白酒。传统酿造工艺为:选料—浸泡—蒸制—做焐—发酵—蒸馏—着色。
选用同山本地的糯性墨高粱——一种呈紫黑色的高粱。
把墨高粱在水中浸泡 24 h,然后淘洗干净。
一般20 kg高粱为一蒸,慢火煮沸,直到高粱粒开裂起胶质,再小火保温焖1 h,此时高粱淀粉完全糊化,然后出锅,在竹席上摊凉冷却。
在冷却至室温的高粱中拌入小曲(白酒药)粉末,添加量为1%。然后放在箩筐或笸箩中进行糖化发酵,周围覆以稻草保温,谓之做焐。这种独特的方法既透气,又能保持一定的温度(约30~45 ℃),非常有利于根霉、米曲霉等好氧有益真菌繁殖,分泌大量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使高粱的营养成分分解成酵母能够利用的单糖、双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产物,从而保证酒精发酵的顺利进行。做焐24 h后有酒香溢出,酒露浸出,即可倒入酒缸进一步发酵。
酒醅进缸或坛后,先开放式发酵48 h左右,然后封坛无氧发酵,约3 d后可开封加一次水,约为原料高粱重量的0.2倍,加水后搅匀,再次密封,满1个月,即可蒸馏。
蒸馏前滗掉浊酒(墨露),将剩余的稠酒醪入甑加热,蒸馏出墨秫烧,弃去酒头,蒸馏酒度至50°~60°。
刚蒸馏出来的墨秫烧无色透明,盛入酒坛后,将0.1%的墨秫壳装入纱布袋,放入酒中浸渍,墨秫壳中的高粱红素就会逐渐溶出,将酒液染成赏心悦目的淡玫红色。
对作者用以上述古法自酿的墨秫露和墨秫烧进行分析,测定酒精度、pH值、总糖、可溶固形物、总酸和氨态氮、总酯等指标,测定结果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墨秫露的各项指标符合GB-T 13662—2008非稻米黄酒的规定,墨秫酒的各项指标符合GBT 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2]的规定。测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以去离子水溶解或稀释,所有测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
取样100 mL,采用Gibertini自动蒸馏单元DEEPV和VADE4系统蒸馏,再用Gibertini流体静力学电子天平和酒密度计Densimat & Alcomat 2测量酒精度。
采用雷磁pHSJ-4F室温测量。
采用斐林试剂法测定,参见GB/T 13662—2008 黄酒[3],6.2多糖。
采用105 ℃烘干法,参见GB/T 13662—2008黄酒,6.3非糖固形物。
采用氢氧化钠和甲醛滴定法,参见GB/T 13662—2008黄酒,6.6总酸和氨态氮。
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法,参见GB/T 10345—2007 白酒分析方法[4]。
表1 墨秫酒的主要理化指标
注:墨秫露总酸以乳酸计,墨秫烧总酸以醋酸计,-表示未测量。
经感官测定,所酿墨秫露色泽淡粉红色,略浊,入口醇厚,有发酵香,无异味,具有黄酒的典型特征。所酿墨秫烧澄清透明,淡玫红色,入口绵爽,甘醇,具有清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
绍兴地区酿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6 000~7 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陶盉、陶坛、陶杯等酒器,并有大量适于酿造的谷物。绍兴酒有正式文字记载的是春秋时代。《吴越春秋》记载“臣请荐脯,行酒三觞”[5],描述了群臣举杯送别勾践赴吴为奴的场景。公元前490年,勾践囚吴3年后,回到同山镇附近的越国故都句无山(勾嵊山)。为了恢复国力,报仇雪耻,实行奖励生育的政策,《国语·越语》记载:“生丈夫,二壸酒,一犬;生女子,二壸酒,一豚。”
越国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兵精粮足,勾践准备率兵伐吴。据同山民间传说,出师前,勾践为了激励士气拿出了从古都句无山带来的一竹筒墨秫酒,连竹筒(箪)带酒(醪)一起投入河中,刹那间河水也变成了酒红色,勾践与将士们同饮,士气大增,终于灭掉了吴国。勾践“箪醪劳师”的地方就是位于如今绍兴市越城区的投醪河。
高粱酿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6]。这里的秫就是高粱,说明在远古时期我国已经开始酿造高粱酒[7]。作者推测,吴越夫椒战役之后,越地稻谷欠缺,又要进贡吴国,所以,以产量较高,用来备荒和做饲料的高粱来酿酒是完全可能的,并且高粱很适合在越地山区种植,墨秫酒经过2 000多年的演变,形成了本地特有的墨秫露和墨秫烧(同山烧)。
高粱古称稷、秫稷、黍稷、穄粟、芦穄、芦粟、蜀黍、秫秫等[8],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本草纲目》记载:“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万历《绍兴府志》记载:“稷越人谓之穄粟,或云芦穄”。“越中甚少种,山边人间种之”[9]。高粱特别适合于酿酒,是因为其淀粉含量较高,而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其他谷物低,并且具有较高的单宁,不仅有利于抑制杂菌,保障酒精发酵,而且还有助于形成独特的芳香性物质[10]。
在古代没有蒸馏技术以前,同山人将发酵好的墨秫酒醪滗掉墨秫露后,加水再滗,直到淡而无味。一直到宋室南迁,北人移居同山,带来了蒸馏酒技术,墨秫酒才分成墨秫露(简称墨露)和墨秫烧2种酒。
当代同山烧是指同山镇所产的高粱烧酒,源于本地墨秫烧。虽然都是同山所产,但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一是从原料上来看,墨秫烧必须是本地特产糯性墨高粱酿制,而同山烧可以采用全国各地的红色系高粱酿造;二是从发酵工艺上来看,墨秫烧
发酵必须做焐,但同山烧一般不做焐,而是添加了高活性干酵母和糖化酶促进发酵,省略了稻草做焐这道工艺,拌曲后酒醅可直接进缸快速发酵,因干酵母发酵速度快,抑制了小曲中的产酸菌,使同山烧酒总酸含量偏低,酒体结构不平衡,口感呛辣;三是从蒸馏工艺上来看,墨秫烧是将墨秫露滗掉(不压榨),作为浊黄酒饮用,再用酒糟蒸馏成墨秫烧,而同山烧是将酒糟和浊酒一起蒸馏,因而产率更高一些。
[1] 谢小义. 同山烧[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2.
[2] 清香型白酒:GB/T 10781.2—2006[S].
[3] 黄酒:GB/T 13662—2008 [S].
[4] 白酒分析方法:GB/T 10345—2007[S].
[5] (汉)赵晔. 吴越春秋[M].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6]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M].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7] 王赛时. 中国酒史[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8] 霍伟. 高粱的起源与历史[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17): 25.
[9] (明)张元忭.绍兴府志(卷十一)[M].台湾: 成文出版社, 1983.
[10] 李永寿. 高粱是酿制白酒的最佳原料[J]. 酿酒, 1990 (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