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无法读书的时代?

2018-02-10 06:28刘永中
初中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报纸读书

文/刘永中

“这是一个无法读书的时代。”一位同事向我抱怨,“回家打开电脑,东点点,西看看;淘宝上购下物,手机上聊聊微信……一下子就到了休息时间,困了,倒头便睡。订的报纸杂志,都堆积了一尺多高,从没翻阅过;计划读的书只翻了前面几页;要写的文章还只开了个头。”

新学期开始时,检查学生们阅读任务的完成状况,学生们向我诉苦:“老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完成了语数外,还有理化生!”

这真是一个无法读书的时代吗?

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似乎从未离开过阅读。读书,如果真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喜欢。

喜欢读书,也许和自己小时候性格有些内向有关。别的孩子在一块跳绳、打野仗、过家家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书、写作业。遗憾的是,那个时候无书可看,家里仅有的书是爸爸用来看日子和时辰的农家历——一本手掌大的册子,封面是一幅财神画像,里面是挂历,写着每个日子、时辰的吉凶,譬如什么日子宜嫁娶、出行,什么日子忌安葬、动土等,同时还附着一些天气常识以及农耕知识。这本书我也照看不误。农家历看腻了,偶尔还能发现一两张旧报纸。那个时候,塑料袋还没有如今这么铺天盖地,农家包糖、包种子,都是用报纸。窗子破了,贴旧报纸;墙花了,也贴一张报纸。这些报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能让我看上好一阵子。若能看到一两个有趣的故事,我心里就高兴极了。

记得有一次,到亲戚家上厕所,看到他们家厕所里用来当厕纸的,是一本《隋唐演义》。我如获至宝,舍不得撕下来当厕纸,后来还鼓起勇气向亲戚讨要。亲戚笑着把那本已经撕掉了近一半的书送给了我。

因为喜欢读书,也理所当然地喜欢写写文章,还陆陆续续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字。要读多少书、读哪些书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呢?我很少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从阅读到写作,我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水满了,自然会溢出来;情到浓时,倾泻下来的就是文字。不过细细想来,关于读书,我还是有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善于“挤”时间读书

成年人要工作、打理家庭;学生们要学习,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们都很苦,各类考试、竞赛占用了大多数的时间,似乎都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不想读书的人,永远能为自己的不读书找到各种顽固的理由,爱读书的人却永远不会说自己没时间。一个优秀的人,其“业余时间”总是和读书挂钩,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读书,吸取养分。

2017年暑假期间,我家二宝出生,大宝也只有2岁多。要照顾两个小孩,我和妻子每天休息的时间都只有5个小时左右。可就是在换尿布、洗衣服、泡牛奶的空隙里,我仍坚持读完了朱永新的《致教师》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并做了3万字的读书笔记、写了3000字的心得体会。其实,读书无需分时间和场合,无论书房、教室、办公室、走廊、躲雨的屋檐下、回家的候车室,都可以拿起一本书。只要阅读,必有收获。

清朝的一位大儒龙启瑞说过:“人虽至促迫之时,亦必有一二刻之闲,可以安坐读书。”关羽于阵中读《春秋》;曾国藩打仗之时,亦不辍读;毛泽东在窑洞中秉烛夜读——他们在刀枪之下、生死之间读书,是多么的从容不迫。我们或许达不到这些伟人的高度,但至少可以用读书填满生活中的每个空隙。默默读书、静静思考、认真记录,这是多么纯粹和美好!

勇于读“苦”书

关于阅读,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叫做“悦读”,即快乐阅读。读书,获取知识,当然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但读书都是快乐的吗?譬如你读到我们中华民族被列强蹂躏的那段悲惨历史,你能不义愤填膺、悲伤不已?又如,有些经典的书,如四大名著,要真正读懂,就必须下些“苦功”,反复读、经常读。这些书所能给予我们的知识和启迪,是其他很多书都无法取代的。所以,有些“苦”也不可逃避。

网上流行一个最难读完的书籍排行榜,《红楼梦》排第一,《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都位列其中。当然,这些网络上的排行榜不一定可信,但这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读经典作品是很辛苦的。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同学在初中阶段把四大名著至少读三次;我自己每天也会挤一些时间来读《红楼梦》。我班上有个叫尹思嫄的同学,一个暑假都在读《红楼梦》。她说还只读了一半。她把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些精彩句子、段落抄写下来,字迹隽秀,有厚厚的一大本。这位同学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和“恒源祥文学之星”提名,并已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乐于读“闲”书

易中天说:“书分两种,一种是谋生的,一种是谋心的。谋生的书你去看它,可以获得利益,是‘有用’的;谋心的书是‘无用’的,但可养心。”

大部分人认为,读书就是给自己“充电”。的确,为了升学和工作,我们必须有目的性地大量读书,以获取知识和信息,譬如现在已经纳入考试范围的“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国学经典,还有各类应用文写作范本。熟读这些书,能让我们的学业成绩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然而,读书是一种乐趣,不完全是为“充电”。人不是机器;人有思想,有提高自己的自觉。读书是自我完善,是提高自己生命质量的途径,而不是为了维持某种状态。像我自己,除了读《班主任之友》《数学发展的世界之桥》《数学那些事儿》等与数学教学相关的书之外,也会读《诗刊》《散文百家》《动物世界》《博物》等杂志,有时还翻翻报纸,看看边角新闻。我有很多文章都是在这些“闲”书里找到灵感写就的。

因此,读“闲”书没有什么不好。一个人的阅读视野越广阔,获得智慧与灵感的渠道就会越多。

慎读网络上的书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读书”一词的内涵是广义的,既包括读传统的纸质图书,也应该包括从电脑、手机等载体去获取知识。但现在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各种网站、贴吧、空间里的内容,鱼龙混杂,很多是胡编乱造的,如果不善选择,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很容易被误导。

网络上的各种搜索引擎,给我们获取知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老师布置的作文,很多人竟选择从网络上复制、粘贴,放弃了自我思考和锻炼的机会。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给过美国高中毕业生这样的忠告:“你们所有人都成长在手机、电脑的世界里;你们敲一下键盘,就可以找到一条知识、一首歌或一个朋友。但是,有意义的成就、持久的成功,不可能瞬间实现。它们是每日努力的结果,是经年累月大大小小的选择和积累的结果。”持续地阅读,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读书滋养生命,给予生命成长必需的养分。那些伟岸的、闪烁永恒智慧光芒的先哲们,都是在读书中成长起来的。

刘永中:湖南洞口县文昌学校数学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在《湖南教育》《教师》《星星》《散文诗》《初中生》等报刊发表教学论文、文学作品多篇。提倡回归生命本真的教育,认为阅读与写作、运动与健康是初中生的生活重心。指导多位学生在“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在《初中生》等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编辑有40余万字的班报合集《如果时光会说话》。

猜你喜欢
报纸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