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学校管理中的消费主义倾向①

2018-02-09 16:22王刚
中小学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消费社会消费主义

王刚

摘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由生产导向转为消费导向。人们的消费从对物的消耗转向对物所代表的符号的拥有。消费行为本身在带给人更多新体验和新满足的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多重挑战,如在教育思想、资源配置、师资管理、课程教学、个体行为等方面,呈现出某些消费主义倾向。要走出消费主义泥淖,需要唤醒人们的理性自觉,要基于人性合理诉求进行消费选择,坚持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采取经济、法律等措施引导消费,把人的满足从消费活动引向生产活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康合理地消费。

关键词学校管理哲学;消费社会;消费主义;符号价值;生态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7)10-0025-04

中国社会已经逐渐步入小康社会,并将在本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已经逐渐由生产导向转为消费导向。消费带来了新物品、新体验、新满足,我们得益于此,也常迷失于此,作为个体和组织领导人的学校管理者对此不可不察、不可不思。我们不仅要考察人们千差万别的消费观念,考察丰富多样、毁誉参半的消费行为,更有必要对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消费主义倾向给予足够认知与警醒。

一、探究消费及消费主义

在西方社会中,消费(Consume)一词的产生可追溯至14世纪,意同挥霍、消耗、用尽,本是一个贬义词。资本社会中,人们为了扩大商品生产,解决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必须摒弃此前禁欲苦行的新教伦理,将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甚至追求享乐的奢侈观念作为扩大生产的精神动力,鼓励全民进行消费。[1]传统的强调节约、简朴、自我约束和谴责冲动的价值体系被日渐消解,而消费、娱乐、休闲至上的价值观念逐步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2]消费逐渐变为一个中性词。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逐渐从对物的消耗转向对物所代表的符号的拥有,消费因此具有了不一样的旨趣与满足路径。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消费的对象不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更是具有符号价值的物,是对文化意义、对符号的消费。[3]物质消费变为美学消费,人们消费的不再是物,而是物所代表的符号意义,在物的消费中得到精神满足和人生的幸福感。消费作为界定人们的存在、个性、政治立场、价值观和文化定位的标志,成为塑造和表征人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主要因素。[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消费主义(consumerism)逐渐兴起于美国。消费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在现代社会里以过度消费为中心的人生价值取向和毫无节制地消耗浪费物质资源的社会行为,奉行的是把消费等同于生活和幸福的异化生活方式。[5]人们在以前的生产社会中更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关注如何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则把物质利益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作为生活的基本目标,更关注如何满足人的欲望;消费就是目的,而不是以从物品中获得的使用价值和快乐为目的;许多消费往往是快餐文化、时尚报刊、广告传媒刺激下的人云亦云的消费,是未必真正需要的、过度的消费。

二、消费主义带给学校管理的挑战

在消费主义日渐盛行之际,过度消费、符号消费带来了多重危机,如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人的迷惘等。消费主义带来的这些影响在教育领域内也有其特殊体现,如无论是在教育理念的表达上,还是学校办学条件和环境的打造上,乃至在人员管理和使用上,都呈现出一些“重形式轻需求”的不良倾向。

1 硬件投入:重规模档次轻師生感受

近些年来,国家在教育基本建设上投入巨大,大中小学的校园建设焕然一新、规整有序,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明显的消费主义建设倾向。

首先,在规模上,贪大求多。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固执地以占地面积和学生人数为指标来衡量学校的办学实力,因此学校规模成为校长或地方政府标榜政绩的消费符号。有些超级学校动辄几百亩,学生上万人。实际上,衡量一所现代学校的办学水平,不应以占有多少物理空间和学生的数量为标准,而应以师生在校园内的基本需要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情况为标准,以学校的教育性为旨归,在规模上不宜超出合理范围。

其次,在建筑设计上,求新求奇。学校建筑脱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现在社会上主流建筑的一些理念也迁移进校园中。但由于建筑师往往更懂建筑语言,而甚少了解或不愿了解教育语言,所以即便是某些建筑大师设计的学校建筑作品,也多是彰显了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理念,而不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服务。学校建筑成为彰显学校物力、财力的消费符号,而不是彰显其教育理念的符号。如某些学校设计的公共空间很大,但师生上课学习的教室很小,功能教室的设计不足,与师生的真实需求和教育改革方向无法契合,学校成为建筑师作品,而不是教育建筑。

再次,在装饰装修上,求奢求贵。许多学校在装饰装修上,脱离了“为师生工作学习服务”的教育建筑的本义,或炫富式奢华,或自恋式“创新”,或雅痞式精致。有些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交给第三方机构来做,有的机构就按自己的理解来“装饰”学校,使得一些学校看似颇有文化品位和艺术气息,实则与校外的楼堂馆所相近。学校貌似拥有了外显的文化符号,实则暴露了其文化根基的浅薄与苍白。

最后,在设备配置上,求高求尖。有些学校的生活设施堪比星级酒店,虽然多了舒适性但少了教育味儿。有些学校的教学设施追求高大上,但是明显超出了需求,如某些超级中学的实验设备比高校甚至某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还好,而实际上学生往往不需要用到这样高水准的实验设备,造成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

2. 概念使用:重表述翻新轻内涵挖掘

除了消费各种物质、各种商品,作为教育机构,学校更是在消费各种知识、文化、概念,其中不乏一些对概念的过度解读和滥用。如近些年来大中小学校关于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的讨论林林总总。尤其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每所学校都要对本校的办学历史、育人目标、办学宗旨、校训、校风、办学特色等进行梳理与明确,这种做法客观上的确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泛滥。追求外在表达上的“好看”“时尚”,不追求实践操作中的“实用”和“好用”,是在概念使用上的典型的消费主义倾向。endprint

例如:在特色学校建设中,许多学校都构建了自己的“某某特色”,但把各校的“特色”表达放在一起,发现其核心理念往往大同小异。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彰显本校独特性,不断翻新创造新词,有时连修辞与逻辑都未理顺,就开始向师生传达,向社会传播,贴在墙上,甚至做成造型摆在楼顶、挂在外墙,貌似堂而皇之,实则贻笑大方。这些表述看似“推陈”了,但实则未曾“出新”,仅仅是为新而新,换汤不换药,是典型的伪创新。真理是简单明了的,一些有效的做法是明白晓畅的,我们大可不必沉溺于引进甚至创造过多的理念,而是要基于教育基本规律,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研判本校师生需求,踏实持久地坚守与创造,才能为学校发展带来更多底气和机遇。

3. 人才引进与使用:重学历学位轻岗位匹配度

虽然目前中国教师队伍数量整体不足,城镇教师结构性缺编,农村教师总量缺编。[6]但在教育人才的引进与使用中,仍然存在许多具有消费主义倾向的问题,匮乏与浪费并存。如许多学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盲目提高人才使用门槛,使得一些优质人力资源被闲置或错置。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小学引进博士研究生,中学引进名校海归,已经不是新鲜事。高校中,即使是一些事务性的岗位,也基本要求是硕士甚至博士学历。虽然有一些岗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完全可以胜任,但許多用人单位出于多种考虑,仍然要求应聘者具有研究生学历。这些学校是以此作为其重视人才、实力强劲的符号标志。

这种做法固然彰显了学校办学实力,短期内也解决了岗位需求问题,但每个职位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是相对固定的,当一个员工在缺乏挑战性的岗位上工作时间久了,其自我效能感会明显降低,岗位的认同感下降,那么这一岗位的不稳定性也就增强,反而不利于岗位工作和员工自身发展。例如:某院校近两年离职的年轻行政人员不断增多,对相关人员深度访谈后发现,他们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存在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符、日常工作琐碎繁杂、工作价值感缺失等问题。究其背后原因,是学校管理者为了让师资队伍更加“好看”,宁可“超规格”引进高学历人才、过度消费高级人才,也不愿意量体裁衣地引进最适合者。

4. 课程与教学改进:重跟风引进轻校本对接

许多学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极力追赶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对各种新推出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办学模式都有兴趣,导致不停地引进各种教育教学方式,但每一种可能都未必真正消化吸收、落地生根。如某县一些学校在教育局领导的直接干预下,在一个年级内同时引进了至少五种教育改革模式,一种还没有研究明白,另一种又开始推行,领导教师疲惫不堪,改革效果反倒不明显。这就是教学改革中的消费主义倾向—不问是否符合师生接受能力和真实需要,只强调“什么都有”、“高大上”。

课程与教材开发中的消费主义倾向也较为明显。校本教材开发中,有些学校不以学生接受能力和基本需求为课程开发出发点,而以数目多少和品类是否齐全为开课原则。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虽然品类繁多,但学生选择和叫好的不多。如有些学校为了打造艺术教育氛围,开设戏曲欣赏校本课程,但实际上非专业出身的主讲教师对戏曲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准备都相对不足,授课效果一般,反而让学生对这一领域失去兴趣与好奇心。

5. 生活方式:重奢华享受轻人文底蕴

有些干部教师崇尚奢华,在个人生活中践行过度消费、高端消费的生活方式,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消费理念,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容易以符号消费为追求,以新奇、特异为标榜,而不考虑自然界的生态承载能力、社会阶层的隔阂与割裂、个人的时间与金钱的付出等。有些教师开着名车、拎着名包、穿着名牌服饰在校园里活动,忽视其他师生的消费能力和心理感受,使校园内弥漫着浮躁和不安的气氛,影响良好学校文化的形成。

三、走出消费主义泥淖

目前人们对如何解决过度生产、过度消费这个问题还远没有达成共识。如何避免学校管理中的消费主义倾向,还需要我们共同的探索与努力。

1.基于人性合理诉求进行消费选择

学校管理者要有自己的消费定力和消费选择,从而有效避免办学中存在的消费主义误区。

首先,明确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对于学校文化,有多少理念是推陈出新的,又有多少概念是繁复冗余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多少是为了学校教学需要引进的,又有多少是为展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而“超规格”储备的?在高标准的消费中,有多少是学校发展真正需要的,又有多少是为了展示炫耀的?在人口、资源和生态的层层重压之下,我们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教育投入?

其次,满足符合人性需要的正常消费需求。师生正常的真实的合理的消费需要,具有价值合理性和道德正当性,在道义上应该被满足。如人性中希望便捷、舒适、自由,那么学校用电子白板取代传统黑板,更换更符合人体力学的课桌椅,为师生提供动感时尚的休闲空间等,都是合理的消费需求,我们应给予理解和支持。而对一些高标准的、过度的消费则应理性拒绝、摒弃诱惑。

再次,唤醒师生的理性自觉:“较少地消费,更好地生活”。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根植于资本生产方式的异化消费,非但没有使人们获得预期的幸福,反而破坏了人的健全发展,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7]因此,对当代人来说,“少而好”也许才是当前和未来的生活原则。

2. 坚持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

高兹主张在消费中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消费要符合生态伦理原则,对个体而言,个人的消费要与自然的承受能力协调发展;同时,个体的消费水平应居于与自己的收入、社会地位、生活习惯基本相称的合理区间,让消费为我服务。[8]对于学校而言,我们主张根据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学校发展规划,基于师生发展的正常需求,适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盲目求新求好。

我们需要对师生进行财富伦理教育。[9]我们要引导师生“把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方面置于控制之下”,要抵制浪费资源、挥霍财物的奢侈型消费,鼓励文明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如教育学生不购买过多的学习用品、个人生活用品,不盲目追求时尚产品等。我们需要规范学校管理行为,不生搬硬套生涩理论,不盲目过多引进外来的教育教学模式,避免课程建设中的低端重复现象,杜绝每个环节中的奢侈浪费现象。一些产品和消费,如学校使用的许多一次性产品虽然为师生提供了方便,但与生态理念相悖,也是应该避免和弃用的。endprint

3. 采取经济或法律措施引导消费

在资本统治的现阶段,仅仅通过社会、个人的合力去除一些过度的消费,也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数人的需求是理性的,其需要属于基本真实的需要,但是合在一起依然是过分的,并且造成了巨大的危机。我们需要一些经济的措施、法律的措施、行政的措施来引导乃至限制我们的消费。如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相关规定,合理调控学校办学规模,科学划拨办学经费,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校理性办学、有序建设、可持续发展。

4. 把人的满足从消费活动引向生产活动

为了彻底摒弃消費异化,就要把人的满足引向生产活动。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10]科学技术减轻了人类的劳动强度并缩短了人类的劳动时间,劳动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成为表现其个人能力和本质属性的方式。人的满足最终在于丰富的、创造性的、非异化的生产活动,而不在于以广告为媒介的对商品的无休止的消费活动。师生的满足也不在于学习环境的高规格,不在于某些耀眼绚丽的新概念,更在于事业的真正发展和学业的真实进步。学校要把师生精力引导到学与教上来,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提供更好的助推剂。

5.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康消费

人的价值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追求之一,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把内在价值充分展现,在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体力、智力和能力,确证自身的价值,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寻求物质享受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不是人成为人的本质需求。我们要警惕消费主义倾向,健康合理地消费,最终将人从物质欲望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璐.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00).

[2] 史娟红.关于鲍德里亚“消费与浪费”的伦理考察[J].学术论坛,2016,(1).

[3] 韩玉霞.鲍德里亚对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5]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J].江海学刊,2005,(5).

[6] 王定华.涵育大国良师: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之进展与走向[J].中小学管理,2017,(6).

[7][10] 陈永森,朱武雄.更少地生产与消费,更好地生活—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析解[J].贵州社会科学,2010,(1).

[8] 王雨辰.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2).

[9] 马洪宝.物化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注释:

① 本文系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专项基金资助课题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费社会消费主义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人造凶猛
最高衣橱
美国消费社会是怎样“炼成”的
社交媒体受众商品化的两种路径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试论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消费情况的研究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