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鸿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基本延续了自去年末开始的,持续并快速的升值。2018年初以来中间价已累计升值近4%,引发国内外市场舆论的密切关注。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包含美元总体走弱、美元指数下行的被动因素,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总体水平也在升值,这种人民币走强趋势是否会延续整个2018年?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主基调又应该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是正常的,但是强势升值趋势很难持续2018年一整年,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实体贸易和投资基本面,都不支持人民币单边过快升值。
人民币汇率波动符合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总目标,之所以有些媒体大惊小怪,还是计划经济思维在作祟。现代经济是个动态平衡、动态管理的系统,比起人民币汇率的绝对值,更值得注意的是汇率政策的导向和出发点。现阶段,中国银行体系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不是问题,应避免的是汇率市场化单兵突进式的改革。
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金融问题,汇率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也不应是虚拟经济的波动,而是如何通过人民币汇率,服务转型之中的中国经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行。
社会上针对人民币走势的解读和预判,很多分析视角局限在房地产和金融领域,为吸引眼球,过分强调房地产泡沫风险、金融严监管和去杠杆等对汇率的影响,却忽视了如何服务进出口、服务制造业升级的实体经济,都是脱离实体经济去谈汇率问题。
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出口依然是保障改革“稳中求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17年我国按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大幅回升至7.9%,今年1月出口继续增长了11.1%,好于市场预期,为保障经济转型做出重要贡献。因此,我们并不希望通过货币贬值拉动出口,但是要强调汇率稳定促进实体贸易稳定。
在推进“一带一路”投资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民币短期波动相对稳定、中长期坚挺的走势,能够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预期,提升人民币使用意愿,推进人民币的贸易结算、贸易信贷和相关跨境金融服务等,增加人民币在储备货币中的权重。使人民币真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备货币。
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强国已经成为国人共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同行业国际先进企业和技术,需要更加国际化的人民币、资本市场服务以及稳定预期的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政策要服务“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
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汇率政策更应为出口、“一带一路”投资和制造业海外收购提供稳定的预期,最终为促进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在资产价格层面,国内房地产及股市等价格波动、美联储加息、美股波动等虽然纷繁复杂,但是都属于虚拟经济层面,不应干扰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的制定。▲
(作者是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国际论坛版文章除社评外,均不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