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创业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文化、军事、工业等急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主要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推行工业4.0即智能工业、物联网工程。各行业急需大量拥有创新力与决策力的人才以便与国际接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正大力提倡自主研发和中国智造,高素质和创造力越来越成为人才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软实力时代,软实力实际上就是讲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卡尔·马克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善于用深层而无形的思想去影响世界,并推动历史的车轮更快速地前进。这就是隐含在犹太人大脑中的“软实力”。通过培养非知识性的文化内容进而做到传承文化,适应,推进现代文化进展。国家的软实力建设也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例如,我国的电影及动画事业,《战狼2》票房大卖,实至名归。团队的认真努力和用心带给大家的不仅是刺激的感官体验,也是内心的感动,还有它所弘扬的主旋律——爱国更是引起国人热血澎湃的认同感。《战狼2》的成功值得我们思考。这种创造力,这种承受苦难的意志力,这种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是传统教育,学术研究所不能给予的。通过对学生非知识性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现自我追求奠定基础,为我国工业、国防等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非知识性能力指的是:除学术以外的综合能力,即创新能力,自我决策能力,适应社会能力,抗压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勇气。进而使学生成为创新型,领袖型,国际型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我国著名高校目前均着手于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并且每年会向社会输送大批量全能人才。这些人才目前工作于我国航空,互联网,电子信息以及工业3.0、工业4.0发展。
东京大学校长五神真在校长致辞中提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赋予学生适应新时代的能力。在坚守传统知识教育的同时,融入能力教育、培养亦不可或缺。”
2014年京都大学工学部毕业的田中英祐,他在成功完成学业的同时,作为棒球部的投手代表为京都大学在棒球比赛中胜出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被职业棒球队乐天球队选上,步入了职业棒球选手之路。除田中外,京都大学每年仍会有大量的学生通过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逐渐了解并进入到除学术外的各行各业当中去。
种种趋势表明,非知识性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生非知识能力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分别是提升学生接待事物的能力,提升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文化,自然,历史,人文的了解。下面,我将就这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1.培养学生待人接物、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狂热顽强的”以及“智慧的”两个形容词予以回答。
(1)关于“顽强狂热的”。关于顽强狂热,可以这样理解使大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离开虚拟,使其对现实的一切再次充满热情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观点有正确的认识与坚持,做到热情而又顽强。
武汉大学曾经对武汉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总共调查了50名同学,调查结果表明:在回收的50份问卷中,仅有11名同学没有自己的电脑,宿舍电脑拥有率高达78%。调查中,尤其是以大一下和大二以上的大学生的电脑拥有率极高,一般的大学寝室都是人手一台电脑,就算不是人手一台也是大部分的都有,或者是极个别的没有。调查的50名学生中,每天平均上网4小时以下的占46%,4~6小时的占16%,6~8小时占34%,8小时以上的均占4%。
这份调查报告能够说明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人手中持有电脑并且大部分学生网上时间较长,毫无疑问如果当代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虚拟世界中,将会脱离现实生活,对学习生活与日常的人际交往产生极大的影响。网络所构建的虚拟世界并没有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所传达的感情真实。而且远不及现实活动给人的“体验感”,待人接物与人际关系的建立,有时候很大程度上不单单取决于语言,还有对方说话办事时候的举止神情,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这些,而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的语言仅仅是文字,并没有任何的神情举止,就连最根本的语气都要靠学生自己来判断,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的失去所谓的“察言观色”的能力,故而丧失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以及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离开虚拟的网络世界,面对现实,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积极可以谓之“狂热”,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面对困难,要培养学生们一往无前的性格,此可谓之“顽强”,若做到顽强与狂热,在实践中学生自然会学习到如何与人相处,离开虚拟世界,锻炼待人接物的能力。
(2)关于“智慧的”。智慧的与聪明不同,我们应该培养做出善于采纳其他人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正确解读信息,并能够正确而又高明的选择的学生。
在日常生活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在耳边说着各种各样的建议以及意见,这个时候就需要培养学生睿智的进行听取,以及睿智的进行拒绝。如果学生不懂得听取采纳他人好的建议与意见,就会造成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局面。但面对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如果学生没有这种智慧,不懂得如何拒绝,这样便在社会交往中处于下风。甚至会丧失人缘,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可以算是“小皇帝”,由于父母的宠爱使得他们不懂得如何谦让,不懂得如何拒绝。可是社会是一个冰冷的熔炉,完全不像在家中有人宠爱。如果当代大学生不掌握如何选择建议以及听取建议、拒绝建议的智慧,很有可能会处处碰壁,以至于到最后“众叛亲离”。
2.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展开能够让对方理解话题、按目的达成协议的能力培养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动态的”“高尚的”予以回答。
(1)关于“动态的”。文化冲击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应对最新的文化动态关注,持开放的态度。应该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热点,乐于听取他人建议的习惯。只有关注热点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以至于在于对方交谈的过程中,当对方抛出一个话题时不会感到陌生,从而可以通过对方的话题引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上。这样不会让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显得过于生硬,让对方也感到很不舒服。而且学生如果做到“动态的”,就会变的才思敏捷,面对突发事件有更多的处理方式,以及对自己的想法有更多的解释,当对方不理解自己的话题或者达不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效果时,有更多种渠道来让对方理解,达到目的。
(2)关于“高尚的”。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近千年的传承也应使学生受到其影响,培养出高尚的品格和道德观。另外,继承这一传统的同时,培养出既能符合新时代需求又能领先于时代的精神。
根据长春理工大学宋昱霖关于大学生文明礼仪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50名学生中,非常关注文明礼仪的占17%,并不关注的占12%,偶尔关注的占71%。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礼仪程度:迫切需要的占77%,不需要的占0%,需要但不是迫切需要的占23%。以上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认识到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礼仪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层,并没有给予同等高的关注程度。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不懂得任何文明礼仪的大学生进入到社会中,当面对陌生人群时,连基本的礼节都不具备,又如何能让别人耐心的听取自己的观点以及接纳自己的意见呢?别人又如何能够与你进行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呢?
故而要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让中国的礼仪传承下去,同时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3.让学生对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文化,自然,历史,人文进行了解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国际的”与“走出去,引进来”方面予以回答。
(1)关于“国际的”。所谓国际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接触并了解他国文化,对于国际间文化持开放态度,增加对国际形势,历史渊源的了解。也要更加深化的了解本国文化。
当今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的普及,学生们将更加方便的可以了解到各国的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展各类的对外引进与交流项目。让学生们除了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概念上的理解,还可以亲身体验到异国风情,进而了解到别国的文化,自然,历史,人文。同时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使得学生不忘本国的文化,自然,历史,人文。
(2)关于“走出去,引进来”。在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培养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引进来即引进境外教师授课。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门,去企业实习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国(境)外夏令营和冬令营,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制定《学生赴国(境)内外交流学习奖励办法》(试行)截至目前创新实验班到企业参加的社会实践覆盖率100%,仅2017年创新实验班学生对外交流学生22人,覆盖率10%。
加强学生非知识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出更能适应具有创新力,实践力的新生代大学生,让高校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提升学生多维处理事物的能力,让大学成为向社会贡献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宋昱霖.关于大学生文明礼仪调查报告.2015-05-23.
[2]大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报告.武汉大学.2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