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学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零五中学小学部)
就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目标而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能够在生活中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更好地提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拥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身体。基于这样的目标,构建生活化课堂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不但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真正让体育运动走进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教学其实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于课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持续性的锻炼身体,引导学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身体素养,但是小学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特点和小学教学的具体内容,灵活的调整教学的模式,真正的发挥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最大价值,仍然是一个比较重要和负责的问题。那么我将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浅谈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策略。
构建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必须要有一个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对课堂教学提出科学的指导,从而让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更加具有生命力。比如,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相对小学体育教学特点而言,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将教学理念设立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教师在锻炼学生的肺活量的时候,不再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完成机械的练习,而是让学生参与一些生活中常常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跳绳、长跑等贴近学生生活的体育项目。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些简单的训练任务,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组织上更加具有针对性,推动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所以在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真正的做好生活化教学、发挥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最大的价值,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理念方面进行调整,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解决好这一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教学进行整合,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用生活化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为了全面构建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必须要从学校所具备的硬件设施入手,能够为学生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器材,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运用这些器材来参与体育运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家中不常用的废弃材料带到课堂上来,可以是废旧的饮料瓶、旧报纸、自行车的废旧轮胎等。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带动学生对这些废旧材料进行改造,制作成简单的练习器材,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开放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材料开展有效的练习。再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丢毛巾的小游戏,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丢一人捡,捡毛巾的学生要在毛巾落地之前捡到毛巾。这样的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样的器材又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能够让学生在课余生活完成这样的训练小游戏,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器材,推动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原始资本,构建生活化课堂,必然也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并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理论知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就以走与跑的练习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走和跑的技能和动作,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逐条地讲解,很容易形成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比如让学生模仿通过红绿灯的行人,利用“红灯停绿灯行”的口令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在训练中能够知道走得直、跑得快的技巧,从而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敏度。融入了安全教育的理念,让小学体育教学与实际生活更为贴近。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体育的价值所在,将生活与体育有机结合。
情境教学法在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中有着显著的作用,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田径教学一直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练习长跑的时候,常常由于长跑练习中容易出现不适感,对长跑练习十分抵触。于是,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训练,克服长跑训练中的困难。小学生有着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样的教学工具,创设一个实际的赛会情境,学生仿佛是参赛选手,代表自己的队伍来争夺荣誉。面对这样的情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赛欲望,而当学生遇到了困难,一想到要为了荣誉而战,能够再一次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完成相关练习项目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与课后活动,对于提升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构建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就要为学生延伸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比如,教师在讲解“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踢毽子、做仰卧起坐的好习惯,从而锻炼身体的各项能力。并且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分享一些重要的学习资源,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的父母一起举办家庭运动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来比赛跳绳、扳手腕等小活动,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体育运动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课外运动,将体育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
总而言之,构建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让体育教学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有效地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从当前的新形势出发,深入课堂研究生活,努力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惠芳.“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02).
[2]周兰兵,葛永利.宁波市江东区小学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结果分析报告[J].运动,2010,(12).
[3]曲登科.中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进展及其国际借鉴[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6).
[4]尤传豹.体育教学的生活回归——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视角[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05):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