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星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二是对语感的心得和积淀。要做好这两方面工作,靠的是“重复”两字,我们所讲的“熟读”“背诵”靠的都是“重复”,重复是语言学习之母。其实,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靠的不单单是教师卖力地讲解分析,而是学生不断地熟读、背诵,这看起来办法很“土”,但这是任何高明的讲解分析都替代不了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部分也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附录部分还专门推荐优秀诗文的背诵篇目。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重视熟读背诵这个重要学习环节,否则,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将成为一句空话。
时下,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已十分普及,课堂知识容量大了,教师讲解分析的时间充裕了,教与学的节奏快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新鲜感强了。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不论是上什么类型的课,大家一般都热衷用多媒体课件,反复朗读的环节未引起足够重视,多的是对课文的分析理解,甚至多的是老师的“满堂灌”,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当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不能忽视熟读背诵这一重要环节。结果累的是老师,轻松的是学生。导致学生在青少年时代最强记忆的最好时光悄然流逝,语文学科强调通过熟读背诵对语言的积累沉淀也成了一句空话,难怪大多数学生“肚子里空空,无一点墨迹”,写起作文笔下空洞得很。
由于过细的串讲、繁琐的分析已占去了课堂很多时间,那么“熟读”环节怎么办?不得已只得挪到课外作业来处理,这无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至于“背诵”环节,是可以放在课后作业来要求,不过课堂上老师要经常检查落实。
在当下的教学中,熟读背诵被斥之为“死记硬背”而加以否定,是过时落后的作法。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他们强调的是分析理解,忽视的是熟读背诵;强调的是新颖时髦的课堂教学方式,忽视的是语文学科的特点。
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记忆力最好,背诵能力最强,而且他们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也比成年人来得强。因此,从这个时期开始着手对他们熟读、背功的强化训练,显得十分必要。
我国传统教学一贯重视一个“背”字。古代先辈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知识教育叫做“读书”,这个叫法非常古朴、通俗、明白,切中教学中的要害“读”字。这“读”就是“记”,就是“背”。天长日久,腹中渐丰,他们大多成为学富五车的名家。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年少时读书读到“口舌生疮”之地步,终成一代大家,人称“诗魔”;宋代文人欧阳修年轻时读书读到“昼夜废寝忘食,唯读书是务”之境界,遂成为大文豪……古人云“文选烂、秀才半”,讲的就是“背”功的重要性。
五四时期的读书人也像古人一样十分重视“记功”“背功”的训练。那个时代,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作家,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令人叹服,这与他们早期接受传统教学的“记背”训练,从中积累大量语言材料,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是分不开的。鲁迅先生小时候就把“十三经”等经典著作读到滚瓜烂熟,甚至倒背如流,为日后成为文坛泰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对典范的书面语言(文章)熟读背诵,即使所记的东西并没有完全的理解或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这也无关紧要,先“吞”下去乃至背到烂在肚子里再说,等到年龄渐大,阅历丰富、语言吸收和积累增多,终会逐渐明白,并逐渐化为己用。显而易见,熟读背诵典范作品早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
既然语文课堂教学中熟读背诵环节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学生熟读背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熟读背诵花的时间相对较多,特别是背诵,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又是一件苦差事。让学生在平时空闲时间能够自觉地、积极地诵读、背诵,这是最佳的办法。那怎么做呢?首先要讲明讲透道理。因此,我们要经常向学生讲讲古今中外伟人、名人、文学家青少年时代重视熟读背诵经典作品的故事,我们还可邀请班级、年级、学校或往届学生中语文成绩佼佼者谈谈这方面的切身体会。其次,每学期要定期举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种级别的熟读背诵经典作品比赛,以营造浓浓的熟读背诵经典作品的氛围。再次,老师要以身示范。我们可时常利用课上课下点滴时间背一些美文或经典作品让学生赏听,这样做的影响力、榜样示范作用也是巨大的。
第二,加强诵读指导培育语感。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例如授教《陋室铭》一文中的“导读环节”部分,我们老师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后体会韵律之美;接着赏读课文,享受画面之美;最后诵读课文,感受精神之美。“读”的形式有:默读、朗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这样通过一连串的“读”,我们可以将课文学习要点带出来,以达到教学之目的。
第三,传授一些背诵方法与技巧。我们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这时期他们记忆力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此时加强语文“背功”训练显得十分必要也非常适宜。但由于学生学习科目多,任务重,压力大,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除重视“背功”训练外,还得给学生讲些背诵方法与技巧。如:长文章一时难以记住,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先一小段一小段地背诵,然后合在一起贯穿起来加以背诵;有的篇章可以先理清一下写作思路后加以记忆。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巩固”这个环节,即在早读或课前三五分钟时间检查学生背诵或进行默写测试。
第四,提供学生识记材料。一整段一整篇背诵外,语文识记的内容有的还是比较零散的,学生也比较容易遗忘。对此,教师要静下心来替学生收集、归纳、整理、汇总几份识记材料,并提供给学生背诵。如:文学体裁常识、哲理诗句、爱国诗句、古诗词中意境相似的诗句等,学生手头上有了这些方面的识记材料,他们记起来背起来相对轻松,也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此外,我们还应该经常介绍或印发一些经典作品给学生朗读体味,甚至要求背诵。
总之,熟读背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使之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