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国文
(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新疆 沙湾 8321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关节疾病,加快人体膝关节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膝关节失稳[1]。若需恢复膝关节功能以及保持关节健康就必须对膝关节内外软组织进行调节,我院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对34例(40膝)骨性关节病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34例(40膝)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畸形情况。男性26膝、女性14膝,年龄55~73岁、平均(63.4±3.7)岁,发病时间5个月至20年。34例患者经药物等治疗方式后效果不佳。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并已签署同意书。
对患者施以硬膜外麻醉或者联合麻醉,按照膝关节手术过程对其进行铺巾消毒处理,依据膝前内外标准对患者膝关节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术者对其膝关节软骨进行修整、钻孔处理,充分扩大其髁间窝,使患者腿部韧带及副韧带减张缩减呈平衡状态,切除其骨赘以及滑膜部分,再摘除游离体。术中灌注均使用生理盐水,伤口缝合后将透明质酸钠注入,并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固定。
观察34例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治疗效果、膝关节畸形情况。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差三项指标,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在SPSS 21.0统计软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4例(40膝)患者在手术后膝关节内外翻等畸形状况均有所改善,其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加区间在5°~110°。其中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90°为28膝,占比70.00%。
34例(40膝)患者中优良膝数33膝,优良率为82.5%;疗效较差膝数7膝,均为膝关节软骨下板脱落,属于关节置换适应症情况。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是由于膝关节负重力线的变化以及自然退化而引起的膝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会大大破坏膝关节平衡性及稳定性[2]。健康膝关节生理性外翻一般在9°左右,在其承重时,人体生理性膝外翻会增宽膝关节内侧间隙形成横向分力,加大生理性膝外翻程度。在此种反复产生横向分力的情况下,使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发生慢性持续损伤,临床表现以损伤性炎性反应呈现,随时间推移会使患处组织发生纤维变性及局部粘连[3]。正常情况下,此类粘连后的炎性物质均处于安静状态,一旦膝关节受到压迫或牵引时,此类物质在释放后变得尤为活跃,最终导致功能性障碍以及疼痛。患者为了减轻疼痛,会逐渐减少膝关节外翻,故而膝关节内侧孔隙发生变化,造成膝关节畸形,病症逐渐加重[4]。相关学者通过临床实验观察,调整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膝关节内软组织力平衡,能有将膝关节应力状态进行充分调整,最终使其关节功能恢复,取得了优质的治疗效果[5]。
关节镜手术是在镜下对膝关节病变者软骨进行有效修整及钻孔,清除软骨松软组织及碎块,清除内部骨赘以及游离体,修整或清除引发病症的硬化骨,取出已经破损的半月板或修整使其成形,将髁间窝充分扩大,将发生挛缩等变化的韧带实施松解,改变其皱缩紧张状态,再塑或还纳患者骨关节位置,使其下肢力线恢复正常状态,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保护维持膝关节稳定状态,并使膝关节内部韧带恢复,保持平衡状态,改变现阶段组织粘连及活动不便的情况,使膝关节稳定性强化。手术过程中要同时去除关节内部退化或病变产生的炎性物质,减少其对患者大脑中枢神经的刺激作用,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病症,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使其膝关节恢复正常功能及状态[6]。
关节镜手术是利用手术祛除患者膝关节内部致病组织,改善其内部失去平衡的组织结构,长时间处于病变状态的膝关节内部组织会发生粘连、挛缩、畸形等情况,手术治疗不能将其完全解决,则需后续对患者施以术后康复治疗,改善关节现存状态[7-9]。膝关节由于其自身动力结构性特征,其内部组织发生病变后或使得周围软组织受到一定影响。结束关节镜手术治疗后,要解决关节外肌力不平衡等问题,需要通过运动、按摩、舒筋等专业康复治疗,其中尤其需注意腘窝部位应由缓到急、由轻到重地按摩、揉捏,患者感受到轻微疼痛为宜,而“鹅足”部位揉捏需动作轻柔,使用滑揉手法,揉至后侧时力度可逐渐增强[10]。应注意发生病变后的关节要由自身肌肉力量来维持其稳定性与平衡性,术后要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的锻炼,增加其承重能力,促进膝关节恢复。
综上所述,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软组织平衡问题具有明显效果,若加入后续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主要目的是使得病变膝关节恢复正常力学平衡状态,恢复其关节功能,改善疼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