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文学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高考必不可少的考试元素。而当二者同时出现,并且高考这面大旗要将文学覆于之下时,文学已然已不是文学本来的面目了。2018年4月初,我参加了我市举行的一次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听两位老师分别讲了柳永的词《八声甘州》,同一首词,不同的老师,自然有不同的授课风格与方式,但在这不同中,我却看到在高考应试下的惊人相同。
第一位老师:没有运用多媒体,没有黑板,整堂课老师只拿一本教材,因在阶梯教室,手中有一个小的麦克风。一上课老师先让学生齐读诗词,既而让学生看单元提示回顾了诗歌的七大类型,然后确定了本词为一首羁旅行役诗。然后老师就开始分析诗歌文本。在课前他已把学生分成了七组,让每个小组就自己的理解给这首词提问题。老师选小组发言是随机的。比如他选完一组之后,即选了第五组来发言。同学们提的问题还是不错的,自问然后自答,每组发完言后,老师有一个补充。我举一例:如第五组同学提的问题是:如何赏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学生自己做了一个阐释,借景语来写情语。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是要寻求解读文章的密码,陌生化的语言即看似不合常理的语句是解读的关键。一堂课在小组发言中结束了。老师在这节课中,根据学生的类似高考题的提问与自答中,强调了诗歌的情感、意象和手法。最后强调学生要带着情感去读词。
第二位老师:有多媒体辅助。一开课先听了一首《青花瓷》,由此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学生齐读词作,进而找韵脚,找领起字,明确了八声的由来。接下来分析词作,老师用多媒体摘录了诗词中典型的一些字词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整个教学也是有思路的,由景入情,旁征博引,力图由读到悟。
课后的说课环节,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呈现也再次印证了我们对两节课各自亮点的认可。两位老师紧扣知识点、考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第一位老师的有效课前预习让学生有了探究意识,会出题还要能答题,这可以说把学生直接从课堂带到了高考演练场,对于每天面对高考升学压力的老师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第二位老师,主体部分的分析也是以高考常考题目的形式来串讲词作的,而且颇具层次感的教学设计和极具亲和力的鼓励式引导教学,让我们也很受启发。我们一致认为这是实用性很强的两节示范课。
下午与会人员继续研讨。最后的总结发言是市教育局请来的教研员,这是一位已退居二线的老语文老师。老先生很谦虚,做了简单的总结亮点回顾后,最后他说到了他认为该如何处理这首词。我记得配备的话筒音响效果是较差的,但老先生充满激情的诵读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作品的魅力在激情朗诵中得到了体现,听之入心入肺,酣畅淋漓。
其实细思来,这不就是最传统的语文课堂吗?一切回归文字,少了那么多的预设、少了所谓的设计,只追求把最直接的感受还给学生,读一读,走进诗人世界,进而体悟诗人情感;技法也要讲,在美的感悟中,自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的情感切入是直接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完整的,而非支离破碎的。
从教15年,我带过近五届学生,高一高二的必修选修文本阅读分析,与高三的高考综合复习之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高一高二的课又该如何去上呢?这些也是我常在想的一个问题。有些学校为了直击高考,把与高考阅读题型不一样的文本删掉干脆不上,更有甚者只上古诗文;还有的用学案形式,把每篇文本当做高考题来训练。这些做法真的好吗?真的对学生长远发展有利吗?
还记得我带过的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这个孩子很会扣考点,尤其擅长总结答题技巧。每次考完古诗词鉴赏,要点涉及的点几乎都有,但却得不了高分,甚至偏离答案。究其原因,答题基本技能有了,却丢失了对诗歌准确的理解与感悟,而恰恰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选择与高考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因为没有一篇阅读是原文;但二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本为纲。我想高一高二的课程安排既是给高考做的范例,更应该是打的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不应该先是解题能力,因为这种能力高三会集训,而应是鉴赏能力、感知能力、共情能力、分析能力等等回归文本本身的感悟。因为文无定法,但我们会读了自然任何变化都可从容应对。所以我们不能把文学课上成了习题课。
在新课改下,追求出新,课堂改革发挥学生自主性,我觉得还有一个教学误区。我用作家曹文轩的一段话来说说这个问题。曹文轩在给张学青的《给孩子上文学课》一书写的序言中这样描述:我也诚心诚意地说,课讲的好的一般不是大学老师,而是中小学的语文老师,我说,他们让我领略到了“讲课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我也有许多疑惑之处,比如,一些老师不将一堂语文课当语文课讲,而是激情四射地将一堂语文课讲成了一堂人文课;一些老师过度使用图像而忽略了语言文字本身的无边力量,从而与语文精神相悖;等等。最让我感到疑惑的是,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在课堂上不辞辛苦地扮演一个递话筒的角色,不停的游走于课桌之间,眼见着时间在孩子们吞吞吐吐的回答中流走却听不见他的声音,坐在下面听课的人心中不免暗暗着急。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又一个极端,由“满堂灌”到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但老师一定要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的反应是我们在预设下生成效果的体现,也是我们有针对性的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托,这绝不等于课堂最后的生成。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把自己该交代的点要恰当的交代清楚,学生永远是课堂上最重要的人。老师对一堂课在时间的分割上要有一个很恰当地安排,既不一味独语,也不将时间全部拱手让出以致只剩下众声喧哗。老师上每堂文学课,都事先准备一份条理分明的讲稿,不时地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关键时刻,总有大段的华彩语段犹如璀璨的宝石镶嵌在他的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才是有趣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当文学遇到了高考,这两者其实不应该是矛盾的。但也许正因为我们面对高考这场大战,于是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多了许多冰冷冷的功利,而少了许多有温度的诗意与美妙。希望回归语文课堂的那份美好,让文学的魅力尽现,在这份积淀中让高考的能力也自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