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 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数字化环境对议论文写作素养提升的巨大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研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议论文局部问题的解决上,比如运用读书笔记解决素材陈旧问题等等,尚且缺乏利用当下数字化环境对学生议论文素材专题化积累方法指导的研究以及专题化阅读积累中写作思维培养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专题阅读及其对写作思维的培养作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利用数字化平台,将数字化学习环境与传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相整合,能更高效地促进学生对自己素材的丰富积累,对作文内涵的深入理解,对写作思维的主动探寻。
从实践上来说,数字化平台将满足每一个学生对作文素材多元化积累的需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内容广博、反应迅速、便于检索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优势,并结合自身的体验、习作的要求,从信息库中选择自己喜欢、为己所用的信息资料,吸收、内化,实现互动交流,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与提高写作兴趣,实现认知、观念、经验的重构。
针对素材浅薄低幼化现象,设计好主题性研读课型,利用网络平台,整合学生甄选的优秀作品,建构专题阅读数据库。
比如以文人风骨为主题,学生在网络平台广泛搜索,检索出大量高质量的现当代作品。这些文章有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王立的《中国古代文学“乐极生悲”主题略论》、流沙河《幸好还有庄子》、鲍鹏山《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王开岭《影子的道路》《鼠疫:保卫生活的故事》等等,广泛搜索让古今中外的文章汗牛充栋。这些文章中,不仅有学生急需的文人的故事素材,更有作家们对这些文学家的人格精神的深入剖析。这样,数据库的建立,首先促使阅读的专业化拓展;并且在阅读中以读促思,作家对文人风骨的精准点评也引导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生活实际进行观照,促其关注生活、思考社会,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写作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力度。
针对论证缺乏逻辑和思辨力等问题,在大量主题性阅读的基础上,整合其专题阅读体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并聚焦于专题类型化文章中呈现出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化为内在的思维模式,形成议论文分析问题的新的思维路径。
比如“文人风骨”主题群文的阅读,给学生带来的是作家们对文人的风骨精神的深入剖析,这剖析的角度和力度恰恰是学生思维的薄弱点。引导学生对有深度的文字点评,学生发现,作家们的写作思维往往有共性特征。
如阅读宋石男《宫崎骏:造梦师谢幕》,学生对这句话产生了阅读思考的兴趣:
宫崎骏曾说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相信世界终有一天会毁在人类自己手中。在某种意义上,宫崎骏是反现代的:他反对现代文明对技术手段的迷恋,政治对德性的垄断、自负理性对自然秩序的压倒性胜利,世俗对神灵的怠慢……宫崎骏大声反对这一切,却又身坠其中,忧心忡忡。
并作出如下点评:
科技时代,效益第一,利益最大化,因为利益,物欲膨胀,为了利益,信仰缺失,道德崩坏。更有甚者,是人对自然疯狂的掠夺。亵渎了自然,丢失了敬畏之心。世界成了物欲的时代。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的时代,亦是如此。而宫崎骏,因了他的纯粹,他看见了这社会繁华背后,无穷的隐忧。
学生总结,作者宋石男是由人性角度挖掘宫崎骏对当时社会物欲膨胀道德崩坏的隐忧。
阅读傅雷《塞尚》的这段文字:
他从特拉克洛洼及他的始祖凡威尼斯诸大家那里悟到了色的错综变化,从哥尔佩那里找到自己性格中固有的沉着,再加以纵横的笔触,想从印象派的单以“变幻”为本的自然中搜求一种更为固定、更为深入、更为沉着、更为永久的生命。这是塞尚洞烛印象派的弱点,而为专主“力量”“沉着”的现代艺术之先声。他站在他自己的时代思潮上为二十世纪的新艺术行奠基礼,这是他尊重传统而不为传统所惑,知道创造而不是以架空楼阁冒充创造的伟大的地方。
学生点评说:
尊重传统,这样的塞尚是沉着的。他不张扬,不骄傲,内敛谦虚,因而有所创造。他又是敏锐的,内心充满赤诚,用对艺术的一腔热爱之心,探索着前行的路。
学生总结,傅雷的思维角度是从人性的角度着手深挖塞尚所具备的精神品格。
学生在主题群文阅读中发现:议论的展开,往往可以从社会影响、人文因素、民族心理、审美体验等多角度综合分析。这样,针对学生论证缺乏逻辑和思辨力等问题,在大量主题性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其从人性社会、民族心理等多角度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此,便形成有效的议论思维模式。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借助数字化教学手段带给学生丰富的阅读素材,更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效促使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建模,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写作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