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淑松 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更加关注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教学应该是教和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对教师而言,这也是一个提升专业水平的良机。《礼记·学记》中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历史必修3》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在介绍火药时,着重强调了火药武器对西方产生的巨大影响:“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1]每次讲到这个知识点,学生经常会提问:既然资产阶级可以使用火药武器攻击封建主,那封建主为什么不使用火器攻击资产阶级呢?由于没有查阅相关资料,我只能含糊应付一下,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思考这个问题。最近阅读了厉以宁先生的《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和马克垚教授的《封建经济政治概论》,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认识。在此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
马克思将西方社会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476年前后,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从此西方进入中世纪,也就是封建社会时期,一直持续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前后。
西欧封建社会是一个封闭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在封建社会早期,国王把土地和农奴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将土地和农奴分封给小封建主。通过层层分封,建立了封建制度,也称“采邑制”。通过封建制度,西欧社会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大小封建主构成了社会的统治阶级,农奴处于金字塔的底端。无论是封建主,还是农奴,身份是不能改变的,而且世代沿袭。整个社会是封闭固定的,“水平流动(居住地或职业变更)受到很大的限制,垂直流动(等级的升降或身份的变更)几乎不可能实现。……这是一种僵硬的制度,或称为刚性体制。”[2]
西欧封建社会底层,一般实行庄园制。庄园主要由封建主和农奴构成。封建主是庄园的统治者和管理者,农奴是庄园的劳动者,他们向封建主缴纳劳役地租。庄园基本能够满足生活需要,“成为自给自足的社区。庄园主们拥有磨坊、面包房、酿酒作坊,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的铁制工具、皮革制品、日常用品和织物都由农奴制造生产。”[3]封建主将农奴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农奴不能自由迁徙,固定在份地上,封建主担心农奴份地的转让会削弱封建主的力量”[4]。
西欧的庄园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还是政治和法律实体。封建主在庄园内设立法庭,行使政治和司法权力,处理农奴的案件。虽然封建主有权处死农奴,但一般采取处以罚金的方式判决。因为农奴是劳动力,处死农奴得不偿失,而且罚金可以为自己增加一笔收入。所有的农奴都依附于封建主,没有人身自由,封建主可以在庄园内作威作福。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是以封建制为主,但商业依然存在。封建主为了获取税收,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允许人们在自己的领地内设立集市。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人口越聚越多,集市所在地就形成了城市。11世纪时,西欧城市开始出现。到12-13世纪,西欧城市已经普遍设立。[5]正是因为集市的主体是商人,因此西欧城市“一开始就具有经济中心或商业中心的特点,以后,随着城市的不断成长,城市作为经济中心或商业中心的作用就日益显著”[6]。
城市中最早的居民并不固定,一般是获得封建主许可外出经商或从事手工业的农奴,还有一些有人身自由的职业商人,“西欧封建社会中城市的兴起同商人、手工业者的经营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商人成为集市上最活跃的分子,商人同手工业者又往往是不可分的。”[7]城市中自由的环境,吸引大量农奴从农村逃往城市。按照惯例,如果农奴在城市中居住时间超过一年零一天,他就可以获得自由,成为市民,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从中世纪农奴中产生了初期的城市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8]。
越来越多的农奴逃入城市,希望摆脱封建主的控制,引发了社会横向流动,削弱了封建主对农奴的控制;同时,集市贸易奉行的自由平等原则,冲击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体制外的权力中心。“封建主不愿放弃对城市的管辖权,不愿丧失自己手中的各种特权”[9],因此封建主对城市进行重重限制。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征税,在商路上设置关卡,征收通行税。同时,他们严格控制有利可图的商品,比如食盐和酒类,压缩了商人获利的空间。城市和封建主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城市和市民为争取自由、生存和发展而同封建主展开斗争。
城市想摆脱封建主,实现自由和自治,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用钱向封建主、国王或主教赎买,二是武装斗争。[10]只有很少的城市通过跟势力弱小的封建主谈判,通过缴纳赎金的方式,“赎买”自由。大封建主拥有军队,不想轻易放弃对城市的控制和勒索,双方必然要进行一番斗争。为了获取自由,城市组建军队,购置武器,与封建主进行战争。
城市早期的军队主要是民兵,由城市中的成年男子组成。民兵平时为民,从事生产,一旦发生战争,就组织起来参战。早期,他们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刀剑、长矛和弓箭,大都是自备的。此时,封建主也拥有自己的军队,主力是骑兵。骑兵装备较好,战斗能力强,适合在开阔地带进行冲锋,但不适合攻取设防的城市。封建主也有步兵,主要由农奴组成,任务是配合骑兵参战,或参加后勤工作。
为了对付封建主的骑兵,城市采取避敌锋芒的策略。他们修建高大的城墙和护城河,抵御骑兵冲锋。面对城墙和护城河,骑兵往往束手无策。不久,城市的战斗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原因是城市开始装备火器。
火药和火器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13、14世纪时,火器通过蒙古人向外扩张传播到西亚。火器的巨大杀伤力,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兴趣,他们开始仿制和使用火器。13世纪后期,欧洲人将阿拉伯书籍中有关火药的记载译成拉丁文,火药知识从此传入欧洲。[11]14世纪时,西欧开始使用火炮。最初火炮发射的是实心石弹和铁弹,用炮弹砸毁敌人的城墙。后来改进为落地爆炸的炮弹,杀伤力很大。后来,步兵也装备了步枪和手枪。那既然火药武器比弓箭和长矛射程远,杀伤力大,为什么只有城市拿来对付封建主,而不是封建主拿来对付城市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火器需要依托工业发展和武器弹药供应系统。步枪和火炮,不仅是一种作战武器,还需要配备一整套制造、供应与保障体系。制造标准口径的步枪和火炮,需要工艺精湛的工程师、化学家和工人来完成,这些人都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市民。炮弹和子弹都是消耗品,需要及时补充,就要建立军工厂进行制造。枪炮弹药需要消耗大量金属,就要建立比较发达的金属冶炼业。火器的持续使用,必须奠基于完善的枪炮制造业、弹药制造业以及金属冶炼业,需要立足于工业和科技进步。很显然,农村地区和封建主无法提供,只有城市才能建立。恩格斯指出,作战方式“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12]。
2. 城市可以承担高昂的火药武器费用。建立用枪支和火炮装备的部队,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火药武器生产体系,更需要大量的投入。城市工商业发达,资本雄厚,可以承担这些费用,但封建主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在采用火器之后,原有的城墙无法抵挡火器的轰击,必须对城墙加高加厚,这也需要耗费很多的资金,封建主也无法承担。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得非常清楚:“要获得火药和火器,就要有工业和金钱,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13]封建主不是意识不到火器的优势,无奈限于缺乏工业实力和工程师,还缺乏资金,只能被装备火器的城市击败。
3. 城市建立了完善的常备军,战斗力增强。封建主的军队由骑兵和步兵构成,骑兵由底层的贵族组成,步兵由农奴组成。无论是底层贵族,还是农奴,当兵参战都带有强迫性,战斗力低,军纪较差。城市军队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民兵——雇佣军——常备军。民兵由市民组成,战斗力弱,只能起辅助作用。雇佣兵虽然有一定战斗力,但军纪很差。鉴于民兵和雇佣军劣势明显,城市投入巨资建立常备军。常备军主要是招募来的职业兵,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配备了长枪、火炮和长矛。常备军军纪严明,被牢牢控制在城市手中。当然,建立常备军同样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城市经济发达,可以负担,封建主就无力负担了。如果农奴都当了常备军,谁来替他们种地呢。
4. 从兵种看,有的沿海城市不仅建立了常备军,还组建了海军。封建主在庄园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需要发展海外贸易,不用建立海军。但沿海的城市则不同,他们依赖海外贸易发财致富,重视发展海军。很多沿海城市设立造船厂,建造战舰,装备火炮。这些军舰可以为商船护航,捍卫城市的海上权益。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城市的海军力量非常强悍,如威尼斯就建立了造船厂,建造军舰和火炮,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厂。[14]海军的建立,有效地捍卫了城市的利益。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封建主和城市的斗争中,封建主并非意识不到火器的优势,导致封建主不能广泛使用火器与城市对抗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水平落后、缺乏专业科技人才,以及缺乏资金。新兴资产阶级在城市中聚拢了大量工程师和熟练工匠,有足够的财力制造和改进火器,并利用火器打败了封建主。火器的使用,标志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热兵器时代的开始。
从教学方面来说,课堂上学生的发问,代表了学生在思考。他们有疑惑,需要教师答疑解惑。教师不应该熄灭学生思考的火光,而是应该因势利导,启迪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问题,教师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查阅专业书籍,找寻答案,这样也有利于拓展自己的学科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注释】
[1]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历史必修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2]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69-70页。
[3](美)杰里•本特利等著,魏凤莲等译:《新全球史(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69页。
[4]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第99页。
[5]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9页。
[6]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第80页。
[7]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第67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第24页。
[9]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第265页。
[10]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第389页。
[1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第89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页。
[13]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年,第164—165页。
[14]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第272-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