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新文
一部高扬主旋律的纪录片,成为现象级的电影产品,成了年轻观众追捧的“爆款”作品,刷新中国纪录电影的票房纪录,创造中国纪录片的“奇迹”,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它引出的话题、带来的启示,值得探讨,令人深思。
作为一句网络流行语,“厉害了,我的国”,有着丰富的潜台词:变化了,我的国!强大了,我的国!美丽了,我的国!幸福了,我的国……作为一部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既是一部优秀的“成就展示片”,也是一部生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国情教育片,为国纪事,为国画像,为国点赞,为国歌唱。一部纪录电影用90分钟讲述五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在视听盛宴中传播核心价值观,使大国雄姿跃然银幕。这是该片能够赢得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青睐的关键所在。
一是如诗如歌如画。纪录片的内容可以五花八门,小到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村庄、一家企业,大到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题材越大,越难以驾驭,艺术处理的难度也越大。近年来观众热议的影视纪录片,有不少以“国”为主题,而且在画面拍摄、声音处理上颇见功夫。比如电视纪录片《鸟瞰中国》《航拍中国》《美丽中国》等等,都采用了大量航拍镜头,再配以细腻的解说,悠扬的音乐,让观众从新的视听角度,去欣赏祖国山川的壮丽秀美,其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都受到观众好评。《厉害了,我的国》也是一种宏大题材、宏大叙事,用生动的笔触、感人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把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近年的发展成就讲述给国人听,讲述给世界听,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这部片子找准了角度,定好了基调,遵循纪实美学的规律,对海量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使影片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风貌。
像一幅幅缤纷的画卷徐徐展开,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形象渐渐清晰。且不说富有质感的画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仅仅就声音效果而言也堪称精彩。创作团队对原始声音素材反复打磨,让声音效果更符合影院特点;解说词在语气和情感的处理上颇具匠心,将激昂的斗志与脉脉的温情,都蕴含于娓娓道来的叙述之中。音乐的基调是影片气质的一种反映,《厉害了,我的国》的音乐恢弘大气,尤其是衬托伟大成就的主题音乐,多是蔚为壮观的交响大合唱,奏响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黄钟大吕。“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诗如歌如画,是一部纪录片引人入胜的特质,也是《厉害了,我的国》的鲜明艺术特色。
二是见事见物见人。影片中,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充分展示新时代的复兴气象;精准扶贫、家庭医生、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一个个圆梦计划,一幅幅家国画卷,讲述了身边平凡人的追求与进取。正如网友们所说,这个片子是关于国家成就的故事,也是关于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故事,更是关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故事。
比如,影片讲述了西藏达孜县扎西岗村第一书记洛措的感人故事:为了做好扶贫工作,年轻的洛措一次次深入藏民家庭,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讲解、宣传国家政策、脱贫计划。面对藏民的不明白不理解,洛措有时也感到很困惑,很无助,甚至流下委屈的泪水,但为了群众生活的改善,为了国家的扶贫大计,她意志坚定,没有徘徊,没有退缩。当藏民最终异地搬迁,彻底改善了生活条件、成功脱贫后,洛措感到由衷欣慰,脸上绽放出可爱的笑容……影片在对国家快速发展的全景式描述中,将这些基层劳动者默默奉献的故事融入其中,意在告诉观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书写“最不寻常的故事”的主角是人,是千千万万中国劳动者。我们每一个奋斗者都是主人公。有网友这样评价:“我喜欢电影里把中国形象塑造成一个实干家,把实打实的成就放在你面前,有一种质朴的硬气。”
这部影片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感动了观众,还在于激发了影视艺术家的灵感,引起影视工作者的热议和思考:主旋律纪录片应如何体现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怎样正确把握艺术规律与传播规律,拉近宏大题材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使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
我们都知道,纪录电影真实记录历史,形象直观地展现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不同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人物等社会关注的焦点,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纪录电影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步伐,伴随着几代人的心路历程,已成为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1953年12月,当时的政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指出:“新闻纪录片应更及时地报道我国人民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的成就和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中的贡献,并有计划地拍摄祖国的美丽河山、名胜、古迹、重要物产和文物。”《人民日报》在1954年1月12 日刊载了这个决定并发表社论指出:“新闻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列宁语)、是报纸的兄弟,它应该迅速及时地向人民报道现实中各种事件和现象,表现各种运动和斗争中的先进人物。”
60多年来,我国纪录片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有成就,有曲折,有发展。比如1997年,新影厂推出大型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创下3700万元票房,与同年推出的故事片《甲方乙方》比肩,堪称国产电影票房的翘楚。到了2010年,纪录片《复兴之路》仅获得200万元票房,就已成为当年国产纪录电影的状元。而在2011年,全年十几部上映的纪录电影票房总额才200万元。票房不能说明一切,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纪录电影发展的曲折历程。
刚刚发布的两个《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电视纪录片全年总产量约2万小时,同比增加5.8%;各级电视机构投入电视纪录片制作(不含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用于扶持支持国产纪录片生产的资金,超过38亿元(不包括新媒体、民营机构等其他渠道)。与电视纪录片互为参照、相互映衬的是,2017年,中国纪录电影发展明显提速,获得原广电总局电影局审核的纪录电影一共有44部,同比增长37.5%;进入院线放映的中外纪录片9部,同比增长50%,有79.5%的纪录电影没有进入到院线;纪录电影总票房为2.6 亿元,票房再创新高。报告对中国纪录电影未来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纪录电影必将成为纪录片产业板块的重要一极,“纪录+”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当下一些纪录电影的市场意识和导向不强,产品定位、营销发行、产业链开发等欠缺;缺乏成熟和包容的院线发行放映机制;培育观众对于纪录电影的认知与观赏习惯也很有必要。
影视作品特别是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国家形象,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时代课题。中国不乏有价值的故事,关键是怎样讲述更加生动,怎样传播更加久远。由此想到一个今天妇孺皆知的古老故事——玄奘取经。其实,比玄奘早200多年,东晋就有一位叫法显的老和尚到印度取经,他的故事也非常感人。玄奘出发时29岁,接近而立之年,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而法显在65岁时才踏上西行之路,年老体弱,但他一去14年,回到中国时年近八旬,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信念始终如一,情怀矢志不渝。应当说,法显取经的故事也非常精彩,但是,为什么法显的故事没有玄奘的故事传播得更广?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时代不同。玄奘所处的盛唐国力强盛,文化昌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故事在民间传播广泛,历史记载清晰,因而世代相传,后来小说《西游记》则把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文学化,使故事传播得更广。因此可以说,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时代的力量。
我们正处在一个气势磅礴的时代。正如方志敏烈士当年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所憧憬的那样,“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新时代的中国正是这样的景象。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如何让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等映像平台更好地传播放大主流声音?如何以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如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传播手段为国立传,为国纪事,为国放歌?《厉害了,我的国》引发的话题很多,我们要做的更多。呼唤更多像《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的影视精品,期待更多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