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萍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油楼小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国范围内的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发现,由于亲情缺失和监护缺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农村较偏远小学,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如何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是摆在当前儿童教育工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李村镇当前留守儿童的现状。根据李村镇中心校统计,我镇现有13岁以下留守儿童1700余名。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妇联牵头、部门配合、家庭尽责、全社会合作”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镇政府和镇中心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专项经费,打造了14个“留守儿童之家”,广泛推广“爱心家长志愿者”行动,开展培养文体兴趣的活动,全面启动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首先,我们镇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制度。切实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支持力度。结合实际修善实施方案,落实保障措施,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推广先进经验,整改突出问题,严格实行问责制,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我们设立关爱留守儿童专门教师队伍。探索建立全覆盖的关爱队伍建设模式,定期进行专门业务培训,发动和号召更多的有心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专业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队伍当中。定期走访、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对走访过程中留守儿童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登记,及时解决,疏导留守儿童的负面情绪,加大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教育。
第三,探索一整套科学的运行模式,促进“留守儿童之家”长效运行。如何使建立和运行“留守儿童之家”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建议通过开展留守儿童绘画作品展、文艺汇演、棋类比赛、体育竞赛等各类比赛充分展示活动成果;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典型案例”征集、“十佳爱心爸妈”评比、留守儿童讲述与爱心爸妈相处的感人故事专题故事会,激励农村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之家”的长效运行。
第四,在留守儿童的“教”上下功夫。在12个小学和2个中学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各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了各校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均设置了乒乓球室、书法室、音乐室、棋类室和心理咨询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机、亲情电话、图书、报刊、课桌椅、文体活动器材。开设书法特色兴趣班,极大的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各个小学所在班级里,成立帮扶对子,每位教师和学习好的同学对学习成绩一般的留守学生及时“补课”,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第五,在对留守学生的“育”上做好文章。各成员单位广泛开展“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结对帮扶活动。“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对留守儿童实施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帮扶,爱心妈妈爸爸们将为他们提供健康保健、心理辅导、经济扶助等方面的帮助,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开展了班主任结对帮扶活动、老干部结对帮扶、爱心家长结对帮扶等多种帮扶形式。结对帮扶的爱心家长经常与结对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展的爱心家长志愿者行动,在班级为单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家庭,爱心家长与结对帮扶的困难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密切,为留守儿童解决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还利用暑假开展爱心家长陪留守儿童看活动,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丰富了孩子的体验,结对帮扶效果初步显现。
第六,广泛开展咨询培训。为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一方面,学校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室等,及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善进行辅导,回应他们心理诉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纳入教育计划,心理咨询室也在各个学校实行全覆盖,工作效果显著,起到了非常好的正面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等讲座、培训班,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保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还邀请关工委和派出所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国学知识宣讲,传播中华优良传统,彰显国学魅力,用优秀的文化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虽然我们对留守流动儿童给予极大关注,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我们所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积极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