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融”为一体

2018-02-09 17:46李洪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李洪玲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二十中学)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育人先达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最关键的应该是师资的培养。他说:“如果说要对我们的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对中小学的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虽然我们大部分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都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不是所有的学科老师都一定是精通于传统文化的,因为即使是出身中文系的语文老师,也有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等很多专业分支,所以说,应该先从培养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做起。如,我县中小学师生共诵每周都有的经典课堂,《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千家诗》等,每学期我校师生举行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汇报演出,不同学科老师采用不同形式来回报自己的学习和教育成果,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场赏心悦目的传统文化演出盛宴。

二、“以文化人”的校园环境

学校在校园布局“精、雅”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书画文化、园林文化、地域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美化方面的作用。国学经典名句、书法篆刻与墙体文化紧密结合,诗词歌赋充溢眼帘,楼道走廊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各个班级也通过诗、书、画及手工制作等手段来营造文化氛围,办传统文化板报、建设管理小书柜是每个班级每学期必须完成的任务。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展示学生艺术水平,每年元旦的联谊活动与六一的素质汇报演出活动中,传统文化板块内容必不可少。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中,我校以“传承经典,放飞梦想”为主题,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落实“三观”“三热爱”“八大习惯”“五讲四美”思想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开展题材多样的文娱活动和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专题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以文化人”的校园环境。

三、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融合研究”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德育活动为载体,我校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是与语文学科融合。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作为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的良性互动。如初一《端午日》,完全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人物相关,是否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是否读过屈原的作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还可以呤诗词、吃粽子,让学生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

二是与道德与法治课融合。如《欢欢喜喜过春节》,紧扣“年文化”,引导学生从“春节风俗活动”和“年夜饭”体验感知年的吉祥,且突出节日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启发学生感受浓浓的年味;教师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有变通地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整合。德育目标明确,坚持人性的养育,积极回归道德与法治的本原。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盛宴。

三是与写字教育融合。写字教育是我校的特色课程,将书法与经典诗文两件中国文化瑰宝加以整合式地开掘,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每次的书写竞赛中,都选择相关的经典诗句为内容,既练习了写字能力又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练习书写的积极性。

四是与音体美等学科融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诗配画;音乐教学中配乐吟唱古诗文;体育教学中将古诗文诵读融入个性课堂之中。

四、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日常化

1.可通过晨颂、暮读等方式,持续开展阅读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各班利用每天晨读时间,由语文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进行20分钟经典诗文诵读,力求字字响亮,全身心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品味经典诗文的情趣和神韵。其二,定期组织班级诗文诵读达标活动,评选班级、年级、校级诗文小状元,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诵读经典的乐趣与继续向前的勇气。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2.通过中国传统文人所习学的琴棋书画等艺术才能,提升学生传统艺术修养。

我校自2000年初就开设民乐队社团,学员由2到5年级学生组成,由二胡、扬琴、笛子、打击乐器若干组成。每周三、四、五下午第二节课后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分组训练。成立学校少年围棋院,弘扬中华围棋文化;成立书法工作室,弘扬中华传统书法文化;开设剪纸选修课,传承传统剪纸艺术等提升学生传统艺术修养。

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让青少年更好地认可、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表示,“可以循循善诱。”在他看来,我们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不只是知识,文化是让我们享受的,特别是好的传统文化。例如,“传统的踏青就是现在的春游,踏一踏春天的草地,告诉他们古人插柳的知识。插柳植树就是绿化,有过这样一次体验,他会跟自然亲近,他会知道我们古人多么讲究和自然的亲和。这样他就有了一个记忆,慢慢大了,一方面有知识,一方面有情结,人的心灵进入了传统,传统也进入了他的心灵。”如让孩子们唱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在清新的旋律中,让孩子与古代圣贤轻松对话,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然,可以引导孩子们观看《经典咏流传》《中古诗词大会》《朗读者》《舌尖上的中国》《大国工匠》等,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

正如在今年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答记者问时说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人精神的根与魂,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才能有根有魂,才真正做到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