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瞿 秋,刘 彬,马 蕾,罗景梅,徐玉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2)
教育国际化积极推进,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水平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医学专业。昆明医科大学从2011年开始招收MBBS(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包括印度、尼泊尔、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英语交流能力明显高于我校普通学生。虽然这些学生入学后均参加汉语学习课程,但中文应用能力低,大部分学生无法用中文直接交流,故目前对MBBS学生实行全英文医学教学。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留学生在阅读或书写中文病案存在明显困难,与患者、部分医护人员之间交流存在语言障碍,在教学中尤其是和直接病人交流困难明显阻碍了MBBS学生学习。
情景教学法是英文教学中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教育者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具体生动的一连串有联系的场景,利用具体的形象或根据语言描述使受教育者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从而有效地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热情[1]。角色扮演法教学是属于模拟情境和情境学习,可以使学生从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目的是构建起新的理解和知识并培养学习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会渗透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交流合作,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均有良好的培养[2]。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医患间沟通是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并减少医疗纠纷。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对医学教育中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3-4]。角色扮演法教学具有可以提高医学生操作能力、激起换位思考等优点,是一种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良好教学方法[5-6]。一项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研究[7],选取临床医学专业A、B 两个班医学生各50 人作为教学研究对象,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后发现角色扮演教学法可提高医学生的操作能力、改善建立关系的能力,在我国最先提出角色扮演教学法可适合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观点。自此,南京医科大学于2011年组建了全国第一支由学校教职员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组成的ESP(English Standardized Patients,全英文标准化病人)专业队伍[8]。
老年医学涉及范围广泛,在内科学基础上讲授老年常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健康综合评、压疮,谵妄、体位性低血压等疾病,疾病种类涵盖不同专科疾病。老年病人年龄大,多种疾病共存,部分病人有认知障碍甚至痴呆情况,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听力障碍,且体格检查暴露时间不能过长,另外考虑我国和东南亚国家文化差异较大、国内医患关系不和谐等因素,使得老年医学MBBS教育存在很大障碍。因此对于老年医学MBBS教育来说,在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之间构建过渡载体显得非常需要,全英文标准化病人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正好可以作为一个较为有效、可行的途径。
角色化扮演可充分地模拟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制造特定疾病情境,可考察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医疗处置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医学生沉着冷静的职业品质,避免学生直接和病人接触时无法全面采集病史交流等弊端[8]。
角色扮演的病例原型选择:选取来源于临床工作中真实的常见多发的老年疾病作为病种。设计表演病例时需注意根据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呈现患者信息,如身高、体重等,起病状况,起病诱因,病情转归过程、治疗过程等情况,包括吸烟、饮酒、家族史及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等情况,考虑与老年性疾病相关的诊断及治疗特性特点亦应考虑在病例扮演中。准备完善的病例脚本后可进行统一培训。具体实施方法可采用下述两种方式。
事先将学生们按每3人分为一组,其中1人扮演医生,1人扮演患者,1人为观察者。教学前进行15分钟角色扮演培训 ,教学结束后请观察者汇报所观察到的情况。一轮结束后3 位学生扮演者角色交换,交替轮流扮演患者、观察者及医生,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通过适当的行为和言语表达自己的感觉和观点[9]。
可选定具有良好生好英文沟通能力的学校教职员工和医院从事老年病医生,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进行角色扮演,如何和学生沟通等内容,合格ESP可作为MBBS学生见习课提供“完美病例”[8]。
对于评估效果,可挑选MBBS老年医学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学生角色扮演组、传统教学组,ESP病例教学组,教学过程中和结束进行问卷调查法、出科成绩考核等多种方式评估。也可采用双向评估法,即对教学效果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评估。学生可以通过课后提问、出科考试的情况进行评估,教师可以通过量化的学生评价表和同行评价表进行评估。学生情况评定量表;在见习课全部结束后ESP病人,分别对不同教学组学生见习情况打分,该分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组间差别来定性或者定量评估教学质量。
2016年有印度学者[9]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对122例药理学MBBS医学生在第二年学年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法效果及意见的问卷调查发现,有90%学生完全赞同学生角色扮演教学法,认为可启发MBBS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行为、信念和价值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超过80%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其医疗活动中的交流技能,可以帮助MBBS学生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杨庄青等[10]抽取62名医学生,按不同教学模式分为接受角色扮演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现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沟通问卷评分明显较优,教学满意度分别为77.5% 和96.8%,认为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有显著提升提高教学满意度,存在应用价值。
由于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优势和老年医学的特殊性,我们有理由相信采用这种方式来对老年医学课程进行教学应该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全面提升MBBS学生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对改善老年医学MBBS学生见习教学质量和培养医学人才方面应该有一定作用,具体该方法的效果评估可采用如:问卷调查法、出科成绩考核、双向评估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该法可为提高老年医学MBBS教学质量和培养出优秀的医学生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