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欢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1147)
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外部环境、心理压力以及遗传因素等引发的临床综合征,药物治疗与护理是对该病状最有效的控制措施[1]。无陪护护理指的是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由医护人员与护理人员在医疗、生活上进行专业性、科学性的护理,家属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陪同、护理,忙或者仅仅是陪同[2]。本次研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有利于缓解病情发展,防止病情反复发作或是病情恶化。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收治86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55-80岁;病程(4-10)年,;个人生活能够自理有44例,不能完全自理有42例。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③患者未伴有其他严重肝、肾、心、肺等实质性脏器功能障碍;④患者未伴有其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一方拒绝参与此次研究,或未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③并发严重肝肾、心肺等实质性脏器功能障碍;④伴有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
对全部患者实施无陪护护理措施,其具体实施方案有:①用药指导。老年患者体质差、身体抵抗力弱,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等都存在着疾病,因此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副作用较大,与精神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容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4]。因此,为了降低老年患者对药物敏感度,尽量选择剂量少又能达到治疗效果的药品。用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药物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处理工作。②生活护理。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病期间,认知力、情感与思维等方面存在着障碍。患者对个人生活自理困难,故而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方面的护理。其中包括了衣食住行,定期更换衣服;完成每日洗漱工作;按时起床与睡觉;个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护理人员还要定期清扫患者房间,使患者身心愉悦;从生活细节上培养,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精神分裂症患者易产生敏感、多疑、妄想、恐惧等现象,在发病时会出现自残或者是伤害别人的做法[5]。首先,医院应设置一系列安全防护系统,例如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禁等;其次,针对护理中所能遇到的一切状况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医院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最后,要加强患者对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主动保护患者,防止患者受到意外伤害[6]。④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因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敏感,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在患者心里都有可能被放大化,做到谨言慎行,避免引起伤害;定期带患者进行户外活动,散心、打太极拳、去田间活动等,不仅可以转移患者注意力,也能活络筋骨。以上四点相关具体措施,对患者发病率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患者内心的孤独感、恐惧感与沮丧感等消极情绪,使病情得到好转。
比较护理前后的实际效果,探讨实施无陪护护理措施效果。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实际对比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前效果为60%,实施无陪护护理效果为3.66%,护理后效果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人体大脑的功能会逐渐的退化,体质差、抵抗力弱,因此患病几率非常大,再加上年迈行动力不便,在生活上、医疗上都需要专业性、科学性、有效性地护理[7]。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需要住院进行治疗,所以对于护理要求更高[8-9]。医院实施无陪护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病情好转。在本次研究中,对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护理前效果为60%,实施无陪护护理效果为3.66%,护理后效果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张玉珊,李华军等[10]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将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早期干预组,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以及常规康复护理。最终结果显示,在康复效果方面,早期干预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在住院时间、费用方面,也显著低于产常规组(P<0.05),在治疗依从性以及精神分裂症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更快恢复,提高自理能力,减轻患者家庭的医疗经济负担。以上学者实验内容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相同,可证明本次研究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长期住院期间中进行无陪护护理措施,具有显著效果,明显降低发病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