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 磊
考场作文中何为议论?非一腔热血的批评指责,非事例堆叠,而是冷静思考、客观说理:剖析其中缘由,推导个中关系。考场议论文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多举例论证,且事例堆砌成文;由事例直接得出观点,且事例间缺乏内在联系,文章缺乏整体性;论证时说假理、说歪理、不讲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偏重关注素材的积累,忽视了说理的内核——分析论据和论点间的关系。剖析其中关系,需要学生对素材的思辨能力。
“思辨”源于《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旨在强调在认知和说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祛除各种遮蔽与魅惑,摆脱各种局限与偏见,拥有“发现力”和“质疑力”,最终以达到智明、公正的境界,进而锻炼思维,形成常态的辩证思考的思维能力。本文就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几则例子谈谈辩证思维的拓展。
卢梅坡的《〈雪梅〉其一》中,骚人对梅和雪的评价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表面看,骚人看到了梅和雪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似乎是给梅和雪的争论作结。那如何辩证看这个评价呢?细读诗歌,骚人评论忽略了争论的前提条件:梅雪“争春”——争相艳于春日。梅比雪香,雪比梅白,各有千秋。然,梅若无雪的映衬,自然会少许多风韵;且雪越大,越能衬显出梅凌寒绽放的傲骨。同时,雪若无梅的点缀,难免单调,少些妙趣。梅放雪天,雪映梅花,才是争春的绝美图画。
骚人片面、孤立地把梅、雪和争春割裂开,未用全面、联系的眼光看出梅、雪报春的和谐之美。卢梅坡《〈雪梅〉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足见梅、雪报春和谐之美;梅、雪、诗缺一不可。
在辩证思考过程中,要论证,就要破除对“不证自明”的迷信,细致解读文本,独立思考,辩证说理,通过具体论证成为“自己的论据”。
世俗普遍认为获利伤品德,义与利是永恒的争议话题。如何辩证地看义、利的关系呢?我们来看孔子的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故事二: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两件事中,子路和子贡都和金钱利益有关系,人们多数认为子路救人得利不仁,因其救人始于义,终于利。且农耕时代,牛乃贵重财产,子路受之,更显不义。而多数人赞成子贡,认为其不计个人利益,舍己利而利他人。那义与利的辩证思维在此该如何探讨呢?
然,孔子评价子路:“鲁人必拯溺者矣”;评价子贡:“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何也?孔子站在了更高的社会建设的角度看两件事,用的是长久、联系、发展的眼光。孔子认为,子路救人命获赠牛,一来人的生命值得牛的价值;二来子路救人获利符合人之付出有回报的常情。此时“利”成了“义”的推动器,孔子认为此举起到了道德教育、宣传、鼓励的作用。而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拔高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把个人的私德当成公德,使其他人对赎人望而却步。子贡忽视了个体与公共,情怀与规则的界线,将自我的情怀凌驾于公共规则之上。
由此观之,获利未必都是不合理,不合道德的,而舍利也未必都是积极的。学生要学会面对具体问题时具体分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事物中对立的矛盾方,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立面转化。经典寓言中亦有体现:小山羊因长颈鹿太高吃不到地上的草而高兴,长颈鹿因小山羊太矮吃不到树上的叶而得意。二者争论各自“高”“矮”而互相攻击。
羊和鹿都只看到了自身的优点,并借助优点攻击他人。长颈鹿的脖子长,果真是“长”吗?小山羊的个子矮,果真是“短”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和短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事物向来不是静止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辩证思考有助于我们发现世界万事万物处于普遍联系的状态,提醒我们摆事实时要有根据,下结论时要有理由,警惕自我情感态度的放纵,不能只考虑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只考虑常规证据,只作证明而不考虑反驳。做推断时要有逻辑,做判断时要有评估。不偏激,不片面,逻辑纵深,紧紧围绕论点思辨,保持理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