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轩,张佑任
(贵州省石阡新华医院骨外科,贵州 石阡 5551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迅速提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我国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高龄患者占比最大[1]。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占全身骨折的4%左右。该疾病患者若早期积极配合检查治疗,可避免致残或病死。临床上多采用DSH、PFNA、钢板内固定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均存在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较多等缺点[2]。为了增加临床治疗安全性,多数骨科医师提倡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既可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又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安全性较高[3]。本次研究,主要对本院196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00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进行研究,均经CT、X线及MRI等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排除精神障碍、肾脏功能不全、髋关节炎及其他病症患者。全部患者中有100例男性、96例女性;年龄在62~88岁,平均(71.65±7.45)岁;按照病因分为42例交通伤、85例高处坠落伤、69例摔伤。
196例患者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配合完成实验室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各项指标已达耐受手术标准后再安排手术治疗。(2)手术操作。患者呈健侧卧位,全麻后在髋关节后外侧做切口,将大粗隆作为中点,朝着臀大肌纤维的方向做切口,再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臀大肌全层,充分暴露患者的骨折部位,松解疤痕组织,取出原有的内固定[4]。然后将关节囊切开,取出股骨头,将髋臼内容物清除干净,打磨髋臼,安装合适的人工髋臼。使用开口器进行开髓处理,使用髓腔挫进行扩髓,之后冲洗髓腔,将试模假体打入其中,并用钢丝结扎固定,利用复位小转子骨折进行复位,再将假体柄取出,冲洗髓腔,将调制好的骨水泥填入其中,放置股骨假体并予以加压固定,缝合关节囊,留置引流管,缝合伤口。(3)术后处理。术后预防性抗凝,肌内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U,1次/d,连用一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3d。
分析196例患者的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及优良率。疗效判定:患者的髋关节无疼痛、活动正常,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可自理,为优;患者的髋关节存在轻微疼痛、活动度为80%左右,生活可自理,为良;患者的髋关节存在中度疼痛,需要拄拐杖行走,活动受限,生活可自理,为可;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难忍,活动严重受限,生活无法自理,为差。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采用t、χ2进行检验,检验标准P<0.05。
19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6.32±3.4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1.35±76.85)mL、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9.86±1.77)个月。全部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间,均无关节脱位、髋臼劈裂、股骨劈裂、坐骨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经随访发现,196例患者中有100例优占51.02%(100/196)、55例良占28.06%(55/196)、32例可占16.33%(32/196)、9例差占4.59%(9/196),其优良率为79.0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手术期间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围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通过有效的呼吸训练可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对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均有着重要意义[5]。(2)术前风险评估。术前需要重点了解患者的病史,带领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凝血机制检测等相关检查,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再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间[6]。(3)围手术期间应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避免栓子脱落,降低肺栓塞发生率[7]。(4)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增加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临床疗效[8]。
本研究中,196例患者均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骨性愈合时间较短。全部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间,均无关节脱位、髋臼劈裂、股骨劈裂、坐骨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优良率为79.08%。该结果提示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与以往的治疗方法相比,手术时间少、骨性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少,临床优势凸显。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成熟的治疗手段,既可有效改善其功能障碍、疼痛,又可增强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9]。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报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治疗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10]。
综上所述,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可加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