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 肖 芳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进一步提出高职教育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理念,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多年过去了,企业不断参与学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多方面、深层次与学校专业建立联系,它们之间形成了互通互融、互惠互利的关系,并形成长效的、有效的合作模式。学校专业进步了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多专业性的人才,企业发展了才能为学校专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但是学校专业和企业对接与融合的路还很长,可形成的模式还在不断的探讨中,但是不管对接模式如何发展,都要基于企业的实际要求,学校专业不能空想更不能妄想,只有在企业的实际要求下,才能探索更多更实际有效的对接模式。
知识为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图画、艺术等形式长期储存。狭义的知识是指个体通过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获取专业知识,例如接受教师课堂教学、课本印象、查阅资料、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把专业知识以文字、图画、语言等形式储存在大脑里,而且在日后学生无论是再学习还是工作中需要时可随意调用,形成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
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是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它是与一定的职业情景或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的,总是通过个体在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时才能表现出来[1]。企业在设置岗位时,会设定每个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需求,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拥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企业才会使用学生,并给予继续升迁的机会。
素质是指通过遗传以及受后天的成长环境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体素质、内在品质和素养[2]。人的全面素质包括了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心理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科学精神和文化修养。它和知识、能力处于不同的层次,知识是属于表层的,是基础。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属于里层。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形成,能力强可以促进知识的进一步获取,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3]。
稳定的素质和心理品质在一定的工作场景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相较而言,知识和能力的位置都要低于素质的位置,也更加决定学生工作的积极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所以企业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人格品质。最重要的是,企业注重的是员工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只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才会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循环。所以企业对学生素质要求比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高、更重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4]。现实证明,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很多特质和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结合传统文化创新出先进管理文化。文化的特性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和特有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最根本保障。
高校在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不同的高校文化。例如,每个高校都有自己具体的校训、教学理念、奋斗目标等。而专业文化还在起始形成阶段,企业和专业对接时,企业就要提出具体的文化要求,在专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不断融入企业文化。
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实现深度融合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了文化上的对接和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而文化对接现在还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只重视经济利益的校企合作形式的现阶段,文化对接将是日后校企合作新的方式和对接点。
学校培养人才是为企业服务的,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需要企业和学校之间形成很好的对接。虽然学校人员不断试图和企业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事实证明,企业和专业在完成对接时还会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企业人员在工作压力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并不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学校和教学,认为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和企业无关,这是企业人员还没有意识到学校专业人才对于企业重要性造成的。二是由于专业人员常年从事教学,只在课堂传授理论知识,很少对企业进行了解,所以对企业的内部运营缺乏认知,使得专业人员在和企业对接时,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无论是专业人员抑或是企业人员必须对对接和融合有足够的重视度,认识到对接与融洽对企业和专业都是互惠互利的,在思想上完全接受,没有抵触才能为对接行动有促进作用;而在行动上,座谈、参观、企业锻炼、参与教学多种形式完全可以完成全方位的对接行动。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培养人才的航标,正确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决定学生的质量,而形成正确、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赖于专业教师的调研。在调研时,企业明确告知专业岗位需求、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企业文化、高素质人才的标准等,专业教师根据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当然企业也可以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体系,例如编写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等,可以把企业生产实践中的优秀案例写入教材或者教案中,真正实现了把企业带入到教学中,把企业要求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实现培养与需求的无缝对接。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好之后,接着就是实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是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二是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企业人员可通过讲授、实习、顶岗实习、评价等不同的教学环节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可讲授某几节课、参与指导某个实验、组织学生文化交流、介入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能以一张卷子的合格与否作为唯一标准,企业人员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企业用人标准和职业技能考评标准对教学进行考评,不仅仅检验了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检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工学结合模式要求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教学理论,更需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而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调研、参观、挂职、进修等方式参与到企业生产中,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岗位素质需求和专业实践技能,把专业教师培养成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同时也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另外,企业人员也需要到教学一线和专业教师共同教学,这样就可以建设一支高素质、技能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文化的对接,也可以说是专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形成。企业在多年的经营中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校园也有自己的校园文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消化到具体专业中,形成专业文化和职业文化。可以通过开办不同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职业文化的形成,例如,专业和企业共同开办社团活动、主体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及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或者企业在搞企业活动时,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通过这些活动企业可以向学生推介企业精神、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措施等,让学生学习到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感受到企业文化,促进专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学校和企业的深层次、多方位的对接和融合在不断的探索当中,没有企业的支持,学校培养的人才就是空中楼阁,在实践中不能和企业很好地对接,而没有学校培养的人才的支持,企业也将会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