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研究

2018-02-09 11:15汤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危重症医护人员人工

汤洁

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技术,其作用机制是把体内的静脉血引出患者的体外,并通过特殊材质的人工心脏旁路氧合后,注入到患者的静脉系统或动脉系统中,使得心肺得到充足的休息[1]。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最主要的部分是血泵与膜肺,其能为患者提供一定的循环血量,进而维持患者重要器官的供氧与供血,促使患者在宝贵的时间内获取有效的治疗[2]。但是,在应用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抢救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现象,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手段预防并发症,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应用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的22例危重症患者。22例危重症患者中,男性为12例,女性为10例,年龄在43~85岁,平均年龄为(67.23±2.18)岁,其中心肌梗死患者为6例,肺梗死患者为4例,脓毒血症患者为4例,呼吸衰竭患者为8例。所有患者均在正压机械通气下出现低氧血症,且患者的平均氧合指数在25.4~76.1 mmHg,并进行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血流速度护理 在开始时需要根据静脉引流情况提高灌流量,促使血流设置在50~75 ml/min。待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根据其心肺功能将低流速降低,在离心泵运转过程中,确保血流速度维持稳定状态,若发现异常时则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对其采取相应处理[3]。同时,密切对血液流动力学进行详细监测,若发现有左房压、有创动脉血压等情况,则需要维持动脉氧分压至70~90 mmHg,将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75%左右。

1.2.2 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机器的管理 注意检查各个环路是否连接稳固,确保电源、输氧管以及氧合器的各个管道街头连接紧密,避免发生受压与打折的现象;观察管道中是否有渗血、气泡、凝固的现象;检查氧合器是否有异常震动的现象,是否有胃泡产生;对氧合器前后的压力进行详细的检测,压力以不超过300 mmHg为原则,若压力超过300 mmHg,则需要检查氧合器中是否存在血凝固现象,必要时需要及时更换氧合器[4]。

1.2.3 并发症的护理 ( 1)感染:在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过程中增加感染的机会,严重感染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首先,将患者安置于单间的病房中,并加强消毒处理;其次,需要严格按照无菌管理的操作,对穿刺的部位进行详细消毒,切口需要及时更换辅料,并密切对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最后加强对患者的气管进行管理,及时将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防止肺部遭到感染[5]。(2)出血: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转流的危重症患者全身各个地方都可能发生出血的现象,因此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伤口、穿刺针眼、皮肤黏膜以及大小便等是否有出血的现象,在穿刺时需要对其部位按压5分钟,并选取创动脉穿刺留置管口,以此避免反复穿刺[6]。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

2 结果

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辅助时间为5~21 d,平均辅助时间为(13.74±2.59)d。22例危重症患者通过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后,成活患者为18例,占81.82%;死亡患者为4例,占18.18%,其中并发症致死为1例(4.55%)、原发病致死为1例(4.55%),感染致死为2例(9.09%)。

3 讨论

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一种急救新技术,该技术是将静脉血从患者的体内引流到体外,并经过氧合器氧合血液再通过静脉注入患者体内中,以此维持机体各器官的氧合与灌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心肺支持,促使心肺能够获取充分的休息,为抢救与治疗提供宝贵的护理与治疗时间,促使危重症患者有了治疗的希望[7]。

危重症患者应用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获取成功的救治,需要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的医护人员予以密切的配合,在救治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专业的协作工作模式,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各种并发症现象,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威胁[8]。因此,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该技术的禁忌证,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解后,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对机械的参数进行严格检查,在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另外,医护人员还需要熟悉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通过针对性的护理与检测,以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9];在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过程中往往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医护人员需要有效承担患者的心理工作,采取各种护理与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保持对患者关心与同情的心理,并积极鼓励患者产生乐观的情绪,促使医护人员与患者能建立良好的关系,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促使患者提高护理与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10];同时,要求医护人员深度学习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通过预见性的方式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使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起到显著的应用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作为辅助性的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使用时间短、费用高、设备大以及需专业人员管理等,并且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技术也尚未成熟,因此还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制定更针对性的护理流程[11-12]。

综上所述,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能够维持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为患者争取治疗与护理的时间,同时加强细化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救治与护理工作,积极的预防与处理各种并发症,对于提高人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更多的危重症患者度过危险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海燕.体外膜氧合治疗危重症患者的监护[J].微创医学,2017,12(4):584-586.

[2]Tramm R,Ilic D,Davies A,et al.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critically ill adults in ICU–A nurse-led multidisciplinary Cochrane Collaboration systematic review[J].Australian Critical Care,2015,1(1):CD010381.

[3]潘红,黄琴红,蔡英华,等.13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5):561-563.

[4]Duan DW,Lu HB,Hu XM,et al.Analysis of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J].Zhonghua Wei Zhong Bing Ji Jiu Yi Xue,2013,25(1):56-58.

[5]Chen H,Yu RG,Yin NN,et al.Combination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and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J].Critical Care,2014,18(6):675.

[6]贺丽君,谢剑锋.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2):37-39.

[7]丁倩,张允. ECMO在救治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6,6(36):79-80.

[8]桑宝珍.体外膜肺氧合术中推行标准化护理程序的效果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4(4):38-41.

[9]刘胜凤,赵如琴,黄金鹏,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联合机械通气在四例肾脏病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2):36-38.

[10]章晓华,庄建.中国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开展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7,15(2):68-71.

[11]郑慧萍,徐敏,张喆,等.体外膜肺氧合在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2):141-146.

[12]李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重症呼吸衰竭病人护理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2017,17(22):32.

猜你喜欢
危重症医护人员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