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兰 邹榆平 李曼 王宇飞
多媒体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实时地传递了培训信息[1]。实现培训手段现代化,促进培训改革,提高培训效率,为临床教学广泛采用。本文阐述骨科护士分层次培训中运用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形象、直观、实时地传递了培训信息,实现了培训信息无缝对接,有利于对各级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2-3]。
骨科患者多、手术多、周转快,患者手术图片、视频多,且护士学习培训的信息量大。骨科学是当今医学界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学科,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较强,涉及面广,涵盖病理学、解剖学、放射学、生物力学和外科学等学科知识,新的理论知识日益丰富,新的手术方法及层出不穷的内固定材料的发展使骨科这一古老学科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4]。在临床护士培训中,护理老师不仅要注重给护士灌输医学理论知识,教会他们基本技能,还要尤为重视对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大部分护士会觉得理论课程枯燥乏味,往往因为理论知识较难理解,使低年资护士感到无从下手[5]。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床护士培训老师必须要改善培训方法,积极引导护士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积极调动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主动性。传统的培训方式时间冗长且容易混淆描述不准确,护士经常对部分患者的信息必须反复确认,才能够了解,时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利用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手段,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直观,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能充分体现现代医学培训的特点,可以把临床与理论所需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6]。可以将那些不易表述的知识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护士可以接触到丰富的内容。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所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形象、直观、实时地反映患者信息及本学科的最新成果,把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反映到护士培训内容中来,将大量的信息直观的呈现给护士。医院临床骨科护士的分层次培训可节约大量时间,护士也不必死记硬背,还可以拷贝的所学内容,随时复习。自从应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培训后,不仅提高了护士培训质量,而且还形象、直观、实时地传递了培训信息,明显提高临床护士分层次培训的教学效率和质量[7]。
骨科临床护士分层次培训个性化更为突出,不同培训老师的培训效果差距较大。使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开展培训,大量的信息已包含其中。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培训内容要求培训老师按PPT培训模板编写,内容涉及到病室动态、新入院患者、手术患者、危重患者诊断、辅助检查、手术方式和诊疗护理计划等几个方面。培训内容面面俱到,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通过不断完善多媒体的制作,使培训教师更容易从中积累的经验,明显降低培训难度。同时首次将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用于每日的交班,并将PPT作为日常工作内容进行存档,便于进行审查,确保培训过程可审计、可追溯,杜绝了培训死角,更容易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培训。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培训模式,可以及时调取患者病历、辅助检查、影像资料等信息,为疑难病例讨论、护理病例讨论、护理病历书写、高危患者的评估、护理会诊等,提供信息支撑。通过简明扼要的图文概括了知识要点,以生动丰富的图像替代了枯燥乏味的文字描述,使培训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护士的学习兴趣及责任感,培养了护士的实际能力,使护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了培训信息的无缝对接。使护士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并得到充实与提高。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可以通过制作PPT来统一交班模板。其中主要包含护士交班报告和医生交班报告,内容为患者基本信息、辅助检查情况、手术方式以及患者病情变化等。护士或医生在早交班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患者诊疗信息进行查阅,从而降低医疗事故的出现。护士或医生在交班前需要及时了解患者异常表现,通过对检查结果的查阅结果,完善电子病历,便于交接。交接过程中需要对重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汇报,提高沟通效果。电子病历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对患者电子病历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激发其对医学专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措施有效的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了患者信息的传递模式和方法,从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将多媒体和电子病历相结合有利于对电子病历的审查,杜绝传统管理的死角,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8]。
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进行高度整合,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的记忆力,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各存利弊,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存在的优点在于护理人员学习的理论知识较为扎实,教师能够清楚的了解护理人员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其缺点在于因为板书是教学的重点,教师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准备板书,从而降低教学效率。而多媒体教学更加注重对图片和声像的教学,此教学措施能够让护理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所学知识,其缺点在于教师更加注重视觉感,从而忽略教学重点,并且多媒体教学还容易分散护理人员的注意力,对此教师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同时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对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所以教师需要有强大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才能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临床护士分层次培训带教作为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为使教学中的多媒体内容丰富、 表现形式生动多样,离不开对平时教学资源的收集。有的教师所做的课件,内容匮乏,往往仅有课本文字和画面的简单拼合,界面和插件过于单调呆板,缺少动画、图像、视频资料,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这很容易影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但兴趣索然,且易导致注意力分散。教师需要将“典型病例诊断分析”应用到临床教学,并开设病例分析讨论环节。病例选择及符合逻辑的呈现,有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使护理人员能深刻地领会到知识的内涵及转化过程,实现了从理论教学到床边实践的“桥梁”作用,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围绕大纲选用或编写病例,由护理人员自行搜索资料进行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并将各检验项目进行整合。教学课堂上,护理人员可以将自己总结的结论与其他同学讨论,有教师进行点评、归纳、纠错,重点分析疑难问题。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护理人员自发从感性材料中总结、归纳和思考。比如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以往影像学检查中多采用X射线与CT平扫等方式,由于临床表现多为二维图像使得骨折部位的具体状况难以获得准确的表现,护理人员在阅片时缺乏立体空间的认识,教师也很难进行直观的教学。护理人员对此病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采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可以随时调阅MRI、CT及三维重建、DR等信息,可以直观、立体表现病变部位,使护理人员增加对损伤部位的了解程度,护理人员能容易理解,使同学们能生动、形象地掌握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疗过程。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学习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有助于护理人员巩固理论基础知识,还能够锻炼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
现阶段,大部分医院已经将电子病历的建立和完善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管理目标。医院病历的质量能够有效果的反应出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也能够清晰的体现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其能够为科研事业和教学事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医保支付的重要依据,此管理措施能够为医疗纠纷提供客观性的证据,能够有效的维护患者及医院的基本权益。目前可以通过对电子病历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以及规范性进行严格要求来提高医院护士的专业水平,同时对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工作责任心有重要作用,并且在确保患者能够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能够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有效降低医患纠纷的出现。
医学发展迅速,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解决临床疾病的应用脱离,即教学与实践脱节,最终结果导致护理人员进入临床后缺乏对临床问题的处理能力、应对能力,接触到实际病例时无从下手[9]。这一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文字清晰、图形准确,是一种灵活、高效、全面、生动的教学方式,使护理人员理解起来更直观、更容易、更深刻。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教学效果[10]。
参考文献
[1]邹亚萍,倪红红,陈金玲,等.通过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门诊输液患者健康素养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19-1721.
[2]徐薇,吉莉,陆贝.国际护理实践分类在骨科护理记录结构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2(4):157-159.
[3]蔡增林,张永进.多媒体启发式教学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5):121-123.
[4]邓婷.多媒体幻灯片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0):134-135.
[5]史凌云,赵洁,白春莲.骨科护理实习生实践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索与研究 [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5):655-656.
[6]Penninx BW,Beekman AT,Honig A,et al.Depression and cardiac mortality:results from a community-based longitudinal study[J].Arch Gen Psychiatry,2001,58(3):221-227.
[7]尹晓莉.多媒体健康教育与工休座谈会一体化在骨科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6):150-152.
[8]陶爱萍,陈小伊,邵素青.多媒体健康教育在儿童骨科病房的应用 [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8(15):1416.
[9]扎西卓玛,胡跃萍,付培湘,等.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426-428.
[10]吴蒸,徐小群,许多,等.多元化模式在手术室骨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