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通过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单纯开展创业就业虽然增强学生技能效果显著,却无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应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高职院校而言,其教育目标为培养管理型、建设型、服务型、生产型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并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创业教育的核心为结合学生专业知识以及社会需求情况,不仅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而且还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因此从教学目标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一致。
从内容上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容截然不同,但是二者却存在相通的地方。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提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均渗透到了职业教育中,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品质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重要思想保障,因此二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政治理论讲得生动、讲得透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纵观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众多,常见的有理论知识灌输法、榜样示范法、实验锻炼法、咨询辅导、比较鉴别等,上述的实践教学法和榜样教学便完全适用于创业教育中,而创业教育中常用的个案比较法、咨询辅导法、调查分析法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1]
早在2004年,我国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便提出了:要将加强并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紧迫且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要积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文件的颁布充分表明了我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并以政策的形式进行了干预,因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是践行教育政策的重要途径。
要想实现我国经济整体健康、稳定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转型,如此便导致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而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恰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近,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本质追求存在一致性,实现二者的结合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是理论指导,这些理论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创业教育的侧重点是实践能力培养,能够让学生具备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协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2]
高职教育重点为培养大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但是忽略了实现高职院校同社会的有效衔接,以至于很多学生基础知识理论扎实,但是实践能力不强,增加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度,从而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压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育方法均发生了改变,因此要想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首先应该树立二者相结合的新型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就业方面的知识;而就业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谈及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聘请专门的人员,主要职责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制度,从而保证二者的结合成功实现、高效运行。该部门还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该制度应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二者的比例,创业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内容以及开展次数,如何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考核机制,考核比例的分配等等,待确定制度后,必须严格按照该制度执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取得实效。[3]
创业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就业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容易忽略学生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等思想的教育,对此可以将二者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消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的现状,还能丰富创业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尝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两课类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内容,效果显著。例如:高职院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时,可以将时事政治内容作为就业指导教育活动主题。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时政,并引导其学会站在政治高度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实现人生价值。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想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结合,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理论课、校内实训以及校外实训三个方面入手,逐渐形成多种综合教育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下,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工作者理顺课外实践与理论教学二者的关系,明确各个教育主体肩负的职责,以便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工作和校内实训的指导工作应该交于理论课专业教师以及一线工作的专职学生辅导员,便于更好地将理论知识渗透到日常实践中。而校外实践的指导教师应该交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理论课和实训教师协同校外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社会投资家、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负责。通过跟校外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企业科研或者生产过程。通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理论课、校内实践以及校外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有助于学生创业意识、创业价值观、创业能力、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社会认知、自我认知的融合,逐渐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必然少不了教师队伍做保障,当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成立相应的教师队伍,在今后还有待高职院校在该方面不断探索。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专业现状,成立一支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的师资团队,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及引进工作。成员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创业教育教师、校外专业人员,组织该团队接受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创业内容,条件许可时还可以派部分成员外出参与创业学习培训活动,也可以组织他们到知名企业中参与锻炼,在提高该团队思想政治的基础上提高其创业教育能力。这样打造的团队,不仅可以较好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业指导,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业活动中,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的教育效果。[4]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以人文本”,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除了应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就业能力,还要保证其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对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中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帮助其逐渐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王馨.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业的有机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98.
[2]张凤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创业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8):154-155.
[3]崔海军,刘荣红.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文教资料,2016(20):136-137.
[4]王健.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亚太教育,2016(1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