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因素

2018-02-09 08:33:13刘泽霞
智慧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主治医师检验人员

刘泽霞

(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 261000)

0 引言

临床医学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涉及到了生物学、化学、统计学等多种专业学科的相关知识,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检验为临床医学提供了较多的参考数据和信息[1]。同时,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极其精确性将直接影响临床医学诊断结果,为此,临床医学检验人员需要加大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力度。

1 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因素

1.1 临床医学检验人员忽视质量控制工作

在现阶段的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有部分检验人员存在消极应付的工作心态,导致其比较容易忽视质量控制工作,认为临床医学检验只是为了应对检查,忽视了检验结果对临床医学诊断的重要影响,致使检验结果中容易存在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检验人员由于缺乏对检验操作的系统掌握,导致其对临床医学检验设备的应用水平不高,并未严格遵循正规的检验结果,在对检验质量进行控制方面更是疏于重视[2-3]。

临床医学检验人员忽视质量控制工作除了体现在上述两方面外,还体现在上层领导阶级对检验工作安排不明确上,部分上级领导在安排临床医学检验工作时,过于重视医院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检验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等客观因素,这给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4]。

1.2 临床医学检验机制的执行力较低

大部分临床医学检验科室都设立了专门的检验制度和管理机制,这些检验制度和管理机制也明确的说明了科室各个工作人员需要负责的检验工作,以及具体的检验流程。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部分检验人员却未能按照已定的检验制度进行检验工作,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日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

临床医学检验机制的执行力较低主要体现在检验人员不能严格遵循检验制度上,具体的表现有省略或错乱检验步骤、未按操作说明操作检验设备、未将检验结果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未控制好检验时间等。为了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医院临床医学检验科室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检验制度和管理机制的落实力度,在确保检验流程完善性的同时,提高正规检验制度的执行力度,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奠定制度基础[5-6]。

1.3 临床医学检验人员与主治医师的沟通不足

临床医学检验人员和主治医师平时的工作量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各自忙于各自的工作任务,缺乏应有的沟通与交流。并且,现阶段主治医师需要通过临床医学检验报告来确诊,但是主治医师对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了解较少,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全面分析医学检验报告,这给其诊断患者病情带来了较大影响。

并且,大多数临床医学检验人员将自身的工作仅仅定位为检验者,并没有对主治医师的疑问进行解决,而在实际的检验和治疗过程中,如果检验人员能够及时的将检验结果汇报并分析给主治医师,将会大幅度提高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应用价值。例如,假设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某患者的一次血培养结果呈现阳性,便将这一结果及时汇报给了主治医师,主治医师也以药敏为依据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并组织患者进行了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此患者并未患有败血症或菌血症,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原因是护士在抽血时的消毒操作不合格,导致检验血液中存在皮肤表层细菌。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检验人员缺乏和主治医师的沟通,则会容易出现误诊现象,影响患者的治疗[7-8]。

2 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对策

2.1 强化临床医学检验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①医院需要鼓励并组织检验人员就临床医学检验知识和方式进行学习,在不断提高自身工作素质的同时,切实掌握先进的临床医学检验方式以及检验设备的操作技巧;②医院可以定期召开座谈会,为检验人员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检验人员既可以探讨各自在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讨论和学习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又可以交流各自的检验经验和技巧。

2.2 确保临床医学检验机制能够被高效率执行

为了确保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且其检验结果不会受到过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医院临床医学检验科室需要保证检验机制能够被高效率的执行。为此,科室管理人员可以定期进行对检验人员的业务考察,以此来检查检验人员对检验流程的熟练掌握程度,同时也能督促检验人员自觉遵守检验制度。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可以安排专门的管理监督人员,负责监督检验人员,在规范检验流程的同时还能调节检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确保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9-10]。

2.3 加强临床医学检验人员与主治医师的沟通

现如今,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与明显,其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质量不但和患者的治疗方式息息相关,还直接影响到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为此,检验人员需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积极进行和主治医师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为此,检验人员需要定期和主治医师展开意见交换工作,并且向主治医师介绍检验结果的判断方式以及各项检验数据代表的含义。此外,检验人员还要提高对外界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例如,采集样本的合格程度、样本采集工作的无菌操作、临床用药治疗等,因此,检验人员需要就上述客观因素进行说明,令主治医师明确其诊治行为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力。检验人员还需要对检验报告进行详细说明,并及时收集患者和主治医师对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建议。

3 结论

质量控制是现阶段临床医学检验工作需要提高重视的主要方向,检验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安全程度,为此,检验人员需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质量控制意识,为临床医学诊断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

[1] 田楠楠.浅析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因素[J].临床医学,2017,37(07):107-108.

[2] 李璟.浅析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5):108+110.

[3] 杨松,马龙腾,张菁菁.中国临床医学真实世界研究施行规范[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01:1-6.

[4]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7年第38卷篇名索引[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7,12:89-96.

[5] 罗晓红.有效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针对性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34:134-135.

[6] 徐芳.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7):227-228.

[7] 张海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98-299.

[8] 杨正萼,王雪.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1):89-91.

[9] 鞠建国.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2):155-156.

[10] 罗彩燕.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学,2016,22(30):94.

猜你喜欢
主治医师检验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主治医师三维超声在妇科中的应用
医学前沿(2021年18期)2021-04-14 21:48:52
不以职称论医术
家庭医药(2021年2期)2021-03-09 06:48:09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主治医师对卫生法律认知的比较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7期)2016-10-14 20:38:26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