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到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的范式转换

2018-02-09 06:38耿波
枣庄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物质

耿波

(中国传媒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24)

一、“十大集成”与节日研究

“十大集成”的事很多人并不陌生,但也并非尽人皆知。在20世纪70年代,在粉碎“四人帮”后,文化部联合国家民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发起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与《中国民族曲艺集成》。随后,文化部、国家民委又与中国文联协作,发布了关于编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81)、《中国戏曲志》(1983)、《中国民间故事集成》(1984)、《中国歌谣集成》(1984)、《中国谚语集成》(1984)和《中国曲艺志》(1986)的通知。至1986年,由文化部牵头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为组织实施领导机构,在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等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文联有关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全国各地文化厅(局)、艺术研究院所、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各地(州市)、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在全面普查、认真梳理、规范体例、逐级审定、统一出版、资料保存等各个环节展开对民族民间艺术展开整理,学界称之为“十大集成”工程。

“十大集成”被称为中国的“民间文艺的万里长城”。“十大集成”的编撰工作,从1979年开始到2009年结束,前后长达三十年时间。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编撰工作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它是由政府发起的,但却团结了全国近千名的学者①;在这三十年时间里,政府与学者之间的配合非常到位,几乎每一学者都对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有人是毕生为此而努力。因此,“十大集成”是特别的,其难得之处就在于,学者与政府之间的倾情合作。

“十大集成”工作中学者与政府间的倾情合作,主要在于人、事与政府三个方面。首先,从人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学者的中心思想浓厚,他们对政府本身是认可的。按代际年龄算,改革开放后的一代学者,大部分出生于五六十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相对开明的政府为他们提供了较好的生存与工作条件,再加上中国传统士人本身就有爱国传统,因此,这一代学者对政府是向心、认同的。其次,就事而言,这个事(搜集民族民间文化资料)也正对他们心中所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的心态非常复杂,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浮躁的,但由政府发起的搜集民间文化资料这件“事”却让不少人因此有了“事”,从而安定下来,并为之倾情奉献。再次,从政府而言,在从1992年兴起的改革中,经济发展是中心,各地GDP神话居高不下,因此,我们能看到不少地方是“卖文还换钱”,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部分“不能卖钱”的文化乏人问津,这无疑为不少民间文化资料提供了独特的“保护”契机。在政治主流意识形态不是文化而是经济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在关注可以“卖钱”的文化时,民族民间文化其实是得到了保护的,这也为“十大集成”的最终成功提供了条件。

“十大集成”结束于2009年。恰好在这个项目将近完结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特别委托项目的“中国节日志”(项目号:09@ZH013)却立项成立,时间正是在2009年。我们认为,之所以“十大集成”之后有“节日志”,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找。

首先,1992年改革之后,节日文化研究日渐凸显。前期改革专注于经济发展,但在政治体制与文化体制方面却有所忽略。因此,在深化改革启动之时,文化体制改革必从隐没处向中心地带靠拢。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人身在其中而习焉不察的文化形式,就在这时逐渐成为热点。节日文化研究,在1949之后,较长时间内缺乏应有的关注,“节日”一词往往是在比喻意义上得以运用。严格来说,对节日给予正面关注的第一篇文章是武复兴的《唐代诗人笔下的长安节日习俗(上)》(1982)②,此后对“唐代节日”的研究持续进行,并且各朝代断代史的节日研究也渐成节日研究的主流。事实上,从1983年直到2003年,中国的节日研究大体是断代史节日风俗研究和民族节日研究,并没有成为公民公共话题。

但新世纪开始,人们开始较多地思考传统节日的当代性问题。比如,出现了一批像《幼儿园传统民俗节日教育的探讨》(2002年)、《论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2004)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大体都是对传统教育的功能进行探讨。还有像《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http://x.cnki.net/search/common/testlunbodbcode=CJFQ&tablename=CJFD2004&filename=sjxb200408016&filesourcetype=1》(2002年)探讨传统节日作为中西文化载体的文章,以及《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2003)、《民族节日文化的当代变异》(2003)、《淡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节日走势——以春节为例》(2004)、《大众传媒视野中的少数民族节日与生存——以彝族火把节为例》(2005)、《民俗节日的继承和演变》(2006)等③一大批紧密联系需求、进而希望传统节日能够提供传统智慧的研究成果。传统节日从历史学者或文学家的笔下走出来,开始面对当下生活,这个是新世纪以来发生的趋势,愈来愈烈,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学术研究主潮,这是“十大集成”转向“中国节日志”研究的大前提。

其次,“十大集成”关注民族民间艺术时逾三十年,整体性需求内在于其日常工作中。“十大集成”的关注是民族民间文艺,30年来,他们长期沉浸于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民族民间器乐、曲艺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等之中,上通下联,形成了新中国以来罕见的学术共同体。就其编制体制而言,该工程约定每部丛书按行政区划分省立卷(香港、澳门卷在编,台湾卷暂缺),每省(直辖市、自治区)10卷,共计298卷,约4.5亿字。收集相关资料逾50亿字(包括曲谱、图片)。这其中仅以民间文学为例,据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基础资源数据库”中对2012年的统计,就有以数字化方式保存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44万则,谚语36万条,歌谣10万余首,可谓洋洋大观。丰富是足够丰富,但就民族民间艺术而言,它却以支离割裂形式而存在,这本身就是问题。

民族民间艺术本身并非割裂存在,自身即是老百姓的生活。在此意义上,“十大集成”所关注的民族民间艺术门类是以互生的形态存在的,音乐、舞蹈、歌曲与谚语等各种形态是打成一片、囫囵混融的。“十大集成”将其分门别类对其整理,并且按照行政区划来做划分。如果从非物质文化角度来看,“十大集成”立足民间,确实是考虑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但除去“文化多样性”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整体性”却在行政体制的干预下未能达成。

“十大集成”的专门行政部门是文化部下属的民族民间文艺中心。“十大集成”从立项开始到结束,可贵之处在于它的主要领导人物是稳定的。三十年辛苦不容易,因此,“文化整体性”的逻辑,这个本就寓于民族民间文化的逻辑终于得以发生。现在,我们不知道2006年在国内立法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十大集成”领导集体的影响,但“文化整体性”这个观念的确对他们产生了不小影响,并且使人们认识到:从“文化整体性”的角度而言,“十大集成”所关注的各种现象,如果有一个共同载体的话,那就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日在这个意义上,开始进入“十大集成”的必然逻辑中。

再次,“十大集成”转向“中国节日志”与主其事者的知识分子情怀有关。“十大集成”从立项以迄结项,都与周巍峙先生相关,这在中国的官僚体制中颇为特殊。中国官僚体制,是在其任谋其事,缺乏对一项工作较为长远的关注。周巍峙先生在文化部时促生了“十大集成”,以后经历了多个岗位,但“十大集成”这个事情始终与其相关,而且在任中国文联主席时还带动了中国文联与文化部的联系。后来,为完成“十大集成”,文化部专门成立“民族民间文艺中心”,李松主其事。李松长期以来为周巍峙的秘书,与周先生保持工作和私人关系。根据现行资料,周巍峙先生逝世于2014年,而在他殁去的前一年,他仍在为“十大集成”的工作而操心。“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本世纪初,集成工作进入收尾阶段,还没完全结束时,巍峙同志又积极倡导和指导我们适时展开《中国节日志》和《中国史诗》两项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④

“十大集成”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奇迹,它的难得之处在于:横跨三十年,打造成了人数达1500人的学术共同体,再就是三十年主其事没有受到行政本身的冲击。先是周巍峙先生,然后是李松先生,三十年立足民族民间的工作经验,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揣摩、反思自己的工作,从而能够运用“文化整体性”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节日志”就是“十大集成”的延续,它在2009年起步,为200个左右的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著书立志,完成2000余篇田野和专题调查报告,成果方式将以“中国节日数据库”、《中国节日志》大型系列丛书、《中国节日影像志》、重大节日专题研究报告、节日研究论文集等方式呈现。

二、非遗观念影响下的节日研究

正如我们上文指出的,我们不清楚“中国节日志”观念的提出,是否受到非物质遗产观念的影响。但“中国节日志”作为官方立项的学术研究项目,的确是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进入中国的发展历程,兹不赘述。但不可否认,在2006年之后,以“人”为中心的探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已慢慢成为主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形成了迥异于“法国模式”“日本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模式。然而,这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节日研究。

研究数量上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根据中国知网(CNKI),2004年,篇名为节日的文章是420篇,2005年达到742篇,而到了2006年达到了惊人的1516篇。传统节日,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属于“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因此研究数量突然增长是可以理解的。

为何是在2006年?2006年可以看做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节日研究,也开始了自己的爆发期。然而,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是否如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在慢慢形成自己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呢?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在新世纪以前主要属于历史学、民族学研究,进入新世纪以后,传统节日才从历史学、民族学的藩篱中逐渐脱离出来,而成为一个各学科纷纷涉入、具有极强公共性的话题。在2005年,出现了王笛的《中国城市的公共生活与节日庆典——清末民初成都的街道、邻里和社区自治》、徐赣丽的《当代节日传统的保护与政府管理——以贵州台江姊妹节为例》、鞠培霞的《上巳节与少数民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比较研究》等⑤从严肃的学术角度进行思考的传统节日论文。2006年,不仅是数量激增,而且中国节日研究的范式也在悄然转变中。高丙中的《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⑥,是在费孝通“文化自觉”观念指导下而对节日文化进行研究的。该文指出,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大遗产资源,在全球化时代,复兴节日有重大意义。很显然,本文虽没有出现非物质遗产的提法,但知识框架就是非遗框架。吴效群的《高扬春节的文化价值》⑦,同样将中国的春节上升到全球化的角度来讨论。⑧另外,这一年,也出现了王静的《论传统节日在重庆市中学生中的失落及解决对策》、宋嵋的《传统节日文化与山东节庆旅游资源开发》、万建中的《狂欢:节日饮食与节日信仰》⑨等一批有分量的论文。我们看到,在2006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感召下,传统节日研究的数量不仅大幅增长,而且在学术范式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性、整体性观念正逐渐体现。

随后接下来的2007、2008年是节日研究的高潮期。先后有王霄冰的《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和《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张勃的《唐代节日研究》、苑利和顾军的《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钟宗宪的《民俗节日氛围营造与文化空间存续——以台湾民俗节日与商业性文化游乐园为例》、萧放的《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节日走向——以当代中国节日为例》、刘晓峰的《论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体系的内在节奏特征》、舒开智《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李锋的《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黄涛的《开拓传统节日的现代性》等⑩一大批文章问世。而且,2007年,“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研讨会召开。在本年度节日研究中,非遗观念渗透更深。王霄冰的文章从“文化记忆”角度来研究“节日遗产”,将传统节日视为带有社区性记忆的载体,并在此意义上谈到了节日创新问题。张勃的博论仍然沿袭传统节日研究的路数。而在苑利和顾军的研究中,已经直接将传统节日称之为“遗产”。在钟宗宪的文章中,他关注了传统节日对“文化空间”的营造。萧放、黄涛、舒开智以及刘晓峰等人的研究,则是将传统节日放在了全球化语境中给予观照,从而透视中国传统的社区化、整体化的特点,毫无疑问,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启蒙的结果。郑土有的《一个民间信仰组织的“节日”生活》,从社会组织逻辑的本土性角度来谈节日,尤其能体现非遗观念。耿波的《从过节到看节》,提及中国传统节日的“整体性”,指出在所有中国传统节日中,罔顾“整体性”则难以把握节日的特征。刘铁梁在《中国节日志》上的报告为《身体民俗与节日文化主体》,将节日文化主体追及人的身体直觉,在非遗的路上越走越远。赵世瑜呼吁“从本土经验提炼中国传统节日”,则是非物质遗产“社区性”观念的集中体现。

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对传统节日研究的影响在2007、2008年体现得淋漓尽致。2009年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也即是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已成为主流。然而,也是从2009年以来,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统计,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的数量在逐年减少,但所说的“中国特色”在强化。

这期间出现了洪尚郁的《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萧放的《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罗泽荣的《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光映炯和张晓萍的《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周文的《传统节日:文化、仪式与电视传播》、萧放的《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之路》、张勃的《当前语境下传统节日的困境与出路——兼及建构新兴节庆活动的一点思考》、陈勤学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视觉符号研究》、郭讲用的《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重塑》、张丽丽的《中国传统节日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李军全的《民俗节日与革命动员:华北根据地、解放区乡村社会中的春节》、冯骥才的《传统的节日,我们共同的日子》、王加华的《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性与坐标性重建——基于社会时间视角的考察》等。即使没有完全读过这些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题目也可以看出,在2007、2008年之后,传统节日的研究成了各种研究方式的实验田,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传播学、对外汉语、符号学以及社会学等纷纷介入其中。张士闪的《“鬼节”与“鬼节”》一文涉及到了“中元节”,他认为在这个节日中寄托了人们“常在常新的生命情感与生活愿望,并在千百年间凝聚为一种群体意志”,真正做到了“还节日于民”,在民众的历史逻辑中解释节日,的确是非遗观念的典型体现。另外,在2006年后,山东省旅游局在节日的“非遗观念”指导下,开展了为期5年的“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将民众对春节的观念、民俗与符号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2007、2008年后的中国节日研究中,节日作为一种珍稀资源的保护性基本上已鲜有人提及。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观念在传统节日研究从未缺席,传统节日研究这种百花齐放的状态本身就体现着非遗观念的社区性理念。

三、从非遗到传统文化:节日研究往哪儿去

因此,正如以上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对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长远的。就道理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是“外来的”,它产生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什么它能入人至深,对两代学者都能产生深刻影响呢?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虽曰外来,但有根由。当代中国的两桩文化大事其实是相互叠加的,一是开始于1979年并完成于2009年,时间跨越卅年的“十大集成”;另一桩则是开始于新世纪初,至今在中国已走过十余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在前者即将完成的五、六年间,非物质文化运动正在兴起。然而,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较少有人追问这个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班人马缺乏交集(前者以“民族民间文艺中心”为载体,后者则是由文化部非遗司推进),但不少人是感到两者有联系的。祁庆富注意到了这个联系,正如祁先生所言,中国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十大集成”运动,就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如果这一观点是成立的,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就不是外来的问题,它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十大集成”以前,中国传统文化中本就有“振木铎以采风”,它将那些散落在民间不能被古人书写记录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编而来,这无疑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的先河。

因此,作为“外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底是什么身份与位置,是必须解答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具有传统,这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内部获得认同、并广泛流传的原因。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的东西,这就不得不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那部分是否与士人所代表的、书写于纸面的精英文化相应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此意义上,非物质文化似乎意在指向非精英的、口头的以“人”为中心的传统。

既然如此,那么,2017年所发生的事无疑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相关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大事。这个文件的发布是在当代中国正日益步入全球中心、逐渐成为强国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有特殊的意义。这个文件的政治意义超越于文化意义。在这个文件中,令人关注的地方是,“传统文化”前的“优秀”二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注重文化的社区性、整体性以及以“人”为中心,文化无分优劣;但在《意见》中,则在传统文化前面加“优秀”二字,这就将文化区分出了高低优劣,即此一点,我们就可看出《意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

在《意见》的任务实施部分,在六条实施任务中,“保护文化遗产”是任务之一。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否是包含关系?如果非物质文化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容的话,那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落实下去呢?这些问题需深入探讨,而不是简单判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传统文化的落实,而不是其中一部分。我们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因此,从文化归属的角度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性较强,与之相对,“传统文化”则精神意味更浓厚一些。如在《意见》中谈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时,认为“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和“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与“人格修养”在非物质遗产运动中都有所体现。我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传统文化的实践部分,确切而言,指它是一种“活生生”的传统文化,它在人的视、听、言、动中,并且随着具体的形势状况而变动。与之相比,《意见》所说的传统文化,则相对较为空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部分,而《意见》对这一点并未给予考虑,而将之作为一部分。追究原因,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性格相关。《礼记》有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种阶层之间相暌违的情形,中国传统文化却将之长远地保存下来。这导致了所谓民族民间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其话语权;相反,那些能书写下来的传统文化倒是能够流传后世,更具话语权。《意见》作为政治的作品,它对文化的谈论没有办法不是精英文化的,所以在《意见》中,“文化”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文化”是相差甚远的。

然而,在2017年发布《意见》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往何处去?

中国的学术研究与政治是高度同步的。从2007、2008年以来,中国传统节日研究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影响是深刻的,但在《意见》发布后,中国节日往何处去呢?现在《意见》还没有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一样,形成官方的推动机制,但在十九大后,传统文化的推动力度必定会加大,这是可以预料的事。在此情况下,从2007、2008年以来,沐浴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成长的一代学人,他们会不会无法接受呢?

我们的担心并不多余。在《意见》刚刚发布的2017年,1月份在影响较大的《文汇报》上就出现了《让传统节日传播中华美德》,萧放的《文化复兴与传统节日的回归》,王廷信的《节日民俗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以及杨定明的《文化自信视阈下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探析》等文章,将中国传统节日与抽象的传统文化精神相联系的风气渐厚,但将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关系真正说明白的却不多。因此,与前几年传统节日研究向“下”说、较多是考察传统节日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相比,传统节日研究的向“上”说的趋势增强,整个节日研究的质量在降低。

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道理”,这是不言自明的,但这些“道理”是否就是《意见》所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是可以大打折扣的。比如中国的春节,磕头拿红包固然能体现敬老,但守夜又是体现什么呢?在北方的农村中,春节到了,年三十一家人忙完之后,要守夜,面对着红红的炉火,万籁俱寂,长辈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着老年月的事情,小辈则哈欠连天地听着,这里边又有什么样的精神呢?这些年来,电视的普及使得春晚占据了我们守夜的时间,一家人高高兴兴坐在电视机面前看电视,这又能有什么道理呢?因此,传统节日是“活”的,是生态的,而不是抽象概念和精神的筐子。

注释

①李松:《从十大集成到国家文化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国文化报》2014年3月10日.

②武复兴:《唐代诗人笔下的长安节日风俗(上)》,《人文杂志》1982年第10期.

③周巍:《幼儿园传统民俗节日教育的探讨》,《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杨丽霞:《论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张承平万伟珊:《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孙九霞:《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杨淑媛:《民族节日文化的当代变异》,《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王明美:《淡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节日走势——以春节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王萍:《大众传媒视野中的少数民族节日与生存——以彝族火把节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程蔷:《民俗节日的继承和演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④李松:《“打杂”的境界》,中国艺术报2016年7月20日.

⑤王笛:《中国城市的公共生活与节日庆典——清末民初成都的街道、邻里和社区自治》,《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第8月;徐赣丽:《当代节日传统的保护与政府管理——以贵州台江姊妹节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鞠培霞:《上巳节与少数民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⑥高丙中:《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⑦吴效群:《高扬春节的文化价值》,《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⑧刘宗迪:《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2期.

⑨王静:《论传统节日在重庆市中学生中的失落及解决对策》,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宋嵋:《传统节日文化与山东节庆旅游资源开发》,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万建中:《狂欢:节日饮食与节日信仰》,《新视野》2006年第5期.

⑩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王霄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钟宗宪:《民俗节日氛围营造与文化空间存续——以台湾民俗节日与商业性文化游乐园区为例》,《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萧放:《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节日走向——以当代中国节日为例》,《民俗研究》2007年第4期;刘晓峰:《论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体系的内在节奏特征》,《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舒开智:《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天府新论》2008年第2期;李峰:《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黄涛:《开拓传统节日的现代性》,《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