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常见类型,发病率较高[1],病情严重时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脑梗死起病急促且病情发展迅速,致残风险较大[2],易导致患者出现失语、偏瘫、局灶性癫痫或感觉障碍等,需积极展开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关于康复护理的时间,目前不同研究人员的观点有所不同[3],很多研究人员[4-5]认为应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展开康复护理。我院近年来为部分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在获取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后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记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5~77岁,平均(64.5±2.8)岁;疾病类型:脑干梗死9例,大面积脑梗死10例,脑栓塞6例,基底节脑梗死8例。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44~78岁,平均(64.6±2.9)岁;疾病类型:脑干梗死10例,大面积脑梗死9例,脑栓塞7例,基底节脑梗死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对照组在病情稳定之后,即恢复期开始实施常规护理,和患者主动沟通,展开健康教育、语言训练指导和功能训练指导。
观察组自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实施早期护理:(1)体位护理:患者入院后到病情稳定的24 h内,协助其将肢体摆放为良肢位;卧位时以软枕垫在患者躯干前后,确保身体稳定并充分前伸上肢,肩关节适当屈曲。仰卧位时将软枕垫在患侧肩部下方,外展上臂为45℃,确保腕关节为背曲位。协助患者2 h翻身一次,为患者穿丁字鞋,避免足部压疮或下垂。(2)早期语言功能锻炼:从第3 d开始,指导家属帮患者展开语言功能锻炼,先练习简单音节,鼓励患者完成一定任务量。发放带拼音卡片,指导患者从音节练习过度为单个汉字发音,再到身边事物的发声练习。逐渐指导患者读书、读报、听广播、看电视,多和患者交流并给予鼓励。(3)肢体功能锻炼:从第3 d开始循序渐进展开功能锻炼,先实施床上被动活动,之后过渡为主动运动,先健侧再患侧,先大关节再小关节。每日运动3~5次,每次运动10~20 min。待恢复肌力后鼓励自主运动,注意循序渐进,逐步过渡为日常生活活动的练习。(4)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倾诉患病后的担心、恐惧等情绪,多给予语言鼓励、目光安抚、非语言支持。适当应用听音乐、转移注意力、和病友聊天、适当参加活动等方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5)饮食指导:结合患者营养状况和饮食喜好制定饮食计划,确保食物钙、维生素含量丰富且易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糖类维持均衡,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且应注意不可过饱。
(1)评价两组治疗效果[6],治愈:经治疗与护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至少90%,无病残;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46%~89%,病程为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不足18%。以治愈、显效、有效人数占比之和统计总有效率。(2)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利用汉语失语检查表评价患者的语言功能,包括复述、自发谈话、理解、书写、阅读、命名、视空间、结构、运用等,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语言功能越佳。(3)以简式FMA法对患者肢体功能展开评价,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越佳。
两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8例、6例、9例、10例、69.7%;观察组12例、8例、10例、3例、90.9%;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两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对照组(49.4±3.7)分、(37.2±3.9)分,观察组(49.5±3.9)分、(37.3±3.8)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对照组(63.8±7.4)分、(52.4±4.0)分,观察组(85.2±8.9)分、(66.8±5.9)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脑梗死患者常会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语言功能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7],使之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
脑梗死的常规护理是于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才介入实施,开始干预的时间相对较晚,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康复,然而这一简单干预具有滞后性[8]。我院近年来为部分脑梗死患者尝试展开早期护理,在入院后帮助患者摆放良肢位,定时帮患者翻身;在入院的第3 d开始指导患者展开语言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功能锻炼从简单开始,循序渐进过度,最后让患者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肢体功能锻炼从被动锻炼开始,逐渐向主动锻炼过度,在全程注意患者的心态与耐受情况,积极调整;为提高患者配合度,我院还积极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护士在充分了解患者营养状况及饮食偏好的基础上,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通过饮食护理帮助患者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各项机能的康复。通过一系列护理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后3个月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护理的实施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可提升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促进语言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
[1]李建平.脑梗塞患者后遗症的康复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57-58.
[2]孙艳辉.健康教育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5): 99-101.
[3]马小玲.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探究[J].医学信息,2016,29(25):202-202.
[4]朱美芹,马丽丽.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2261-2262.
[5]王雪.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5): 118-119.
[6]张俊芳.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3): 274.
[7]左志辉.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 209-210.
[8]葛媚娜.老年脑梗塞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价值评析[J].医学信息,2016,29(25):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