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手术后较易出现的并发症为压疮,其中手术室体位性压疮较为常见,临床上又将其称为难免性压疮,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对于手术患者而言,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率[2]。此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70例,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70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均分为研究和参照组。研究组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24例、11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53.17±8.66)岁。参照组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20例、15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54.22±8.93)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流程包括:(1)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升。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巡回护士需加强术前访视,并将预防工作做好。(2)将术中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3]。评估可能出现压疮风险的患者,告知不得与运送平车接触,确保皮肤处于干燥状态,另外,骨突部位的保护也需加强。(3)手术后的护理。首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之后将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予以建立,依据病情将有效的防护措施予以制定。若患者出现手术室体位性压疮,需做好宣教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同时可以恢复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从而提升配合度[4]。
经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基础护理措施后,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室体位性压疮发生率进行统计,最后在患者出院后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非常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手术室体位性压疮发生率和满意度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35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出现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患者有1例(2.9%),参照组35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出现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患者有8例(22.9%),χ2=6.247 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非常满意23例,较为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7.1%;参照组非常满意18例,较为满意10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80.0%,χ2=5.080 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压疮的引发因素与机体局部长期受压和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会致使机体局部组织营养供应不足,皮肤的正常功能丧失,最终引发组织坏死,且该并发症在术后较易发生[6]。就手术室体位性压疮而言,具有复杂的病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临床护理难度。
从当前的护理过程来看,预防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措施虽然被创建,但是风险评估量表尚未进行规范,临床常依靠手术室护士进行评估,最终致使结果存在诸多的局限性[7]。可见,在手术期间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发生率。综合护理干预贯穿整个护理流程,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可以依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将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予以建立,之后依据患者的病情将有效的防护措施予以制定[8]。对发生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患者,需配合个性化护理,使压疮护理盲目性得以减少,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自信心。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压疮率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对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1]赵春红,牛玉平.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 196-197.
[2]龚旭林.探析手术室体位性压疮的防治及护理[J].现代养生,2016(18): 76.
[3]朱建华.术中压疮的预防和护理[C]//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12.
[4]朱爱华.护理干预在防治手术室体位性压疮中的可行性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3)168,171.
[5]张丽娟.优化体位干预在侧卧位胸科手术患者压疮防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0):226.
[6]张晓霞.手术室急性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 34.
[7]杨高,李民,胡秋芳,等.围手术期压疮发生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及护理措施 [J].河北医药,2015,37(21): 3352-3354.
[8]赵丹.手术室预防压疮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3):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