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越颖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DSA室,江苏 常州 213000)
脑血管血栓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其主要为患者脑内动脉血管壁在发生病理性改变后,由血液成分改变、血流缓慢以及血液粘稠度增加所导致的血管血栓,可使患者脑血管闭塞[1]。该疾病好发于50岁-60岁中老年群体,临床常予以溶栓治疗及相关介入治疗,且由于患者年龄均较大,故在治疗期间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其机体康复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脑血管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3月1日-2018年10月30日接收并予以介入治疗的脑血管血栓患者45例,按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为研究组(n=23)与对此组(n=22),研究组男18例,女5例,年龄49岁-76岁,平均年龄(62.50±13.50)岁;对比组男18例,女4例,年龄50岁-76岁,平均年龄(61.50±13.50)岁;将两组患者年龄等基线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向其讲解疾病专业知识及相关健康知识,并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方式,确保患者可掌握脑血管血栓介入治疗相关知识与后续不良反应预防知识。(2)术中护理。术前穿刺需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并注重患者保暖,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存在异常反应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作相关干预治疗。针对合并高血压等疾病患者需密切关注其血压变化情况,预防脑血管病变发生,时刻做好抢救准备。此外,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入介入室后,还需对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予以说明,使其做好心理准备,避免手术治疗对其造成过大心理负担。同时保障介入室温度、适度适宜,并辅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四肢束缚,同时将尿袋挂至合适位置。准备条件做好后建立静脉通道,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3)术后护理。待患者机体状态稳定后,将其床头抬高至30°左右,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进而缓解脑组织水肿程度。此外,需对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予以及时清除,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将头偏向一侧,以避免造成误吸。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QLQ-C30)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包含指标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其中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两组治疗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研究组躯体功能(24.56±2.60)分、社会功能(33.33±3.43)分、认知功能(57.89±5.64)分、角色功能(28.96±3.49)分;对比组躯体功能(18.33±2.14)分、社会功能(22.41±2.24)分、认知功能(42.60±5.31)分、角色功能(24.30±2.55)分;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8.754,P=0.000;t=12.582,P=0.000;t=9.354,P=0.000;t=5.095,P=0.000)。
脑血管血栓作为临床高发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具有严重影响。相关报告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等均与脑血管血栓发生具有密切关联。脑血管血栓介入属于微创手术范畴,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开展数字造影及股动脉穿刺等操作,故易导致患者脑出血、皮下血肿以及血管痉挛等并发疾病。脑血管血栓所导致的出血率均较高,进而致残率及致死率也随之提高,予以介入治疗具有痛苦小、微侵袭、完全闭塞等优点。据相关研究显示脑血管血栓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静脉药溶栓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因此针对有房颤病史的患者而言,采用支架取栓效果可靠,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风险。此外,为保障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疾病,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亦具有重要价值[2]。相关研究显示,在脑血管血栓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基于基础护理的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强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对患者各项情况予以深入了解,并充分收集信息,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完全掌握。同时通过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术中良好的配合,并未出现血管痉挛、皮下血肿等严重并发症,保障了患者术后机体顺利康复,使其术后生活质量等到显著提升。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措施相较于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而言更具优势,且最终相关生活质量等数据对比亦存在统计学价值。
综上所述,将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脑血管血栓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达理想效果,同时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故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运用。